那些無錫崇安寺裡的小祕密,你知道多少?

清明時節過後,江南錫城裡鶯飛草長,又是一片春意盎然景象。疫情過後,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午後散步,又成為錫城人民熱衷的一種休閒方式。

今天草草就帶著各位客官偶遇下市中心的崇安寺,扒一扒崇安寺裡的幾個小秘密。

一、經常被忽視的無錫原點

“城市原點”,是指在城市主城區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設置的城市地理地標。在地理含義上,它代表城市核心區域所在的精確位置(以經緯度標示),並以此為起點計算該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位置關係的重要測量標誌。在文化含義上,它反映一個城市地域特點和歷史文脈,是城市重要的標誌性景觀,也是體現城市歷史與發展的縮影符號。

那些無錫崇安寺裡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


無錫原點位於無錫市崇安寺二泉映月廣場的鐘樓圖書館前。原點用的是井蓋造型,通體使用紫銅鍛造,井蓋上圖案中心設計融合了無錫太湖、運河文化、市花梅花、泥人阿福阿喜、石拱橋等元素,外圍結合了具有測繪意義的經緯度、四方位標誌,既體現了江南水鄉的地域特色又展示了城市原點的測量意義。

那些無錫崇安寺裡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


二、中國第一個公園

華夏第一公園又叫城中公園,佔地3.6公頃,被整個崇安寺街區包圍著。最初修建於1905年,距今已有114年的歷史。最初是由無錫民眾籌資修建而成的,並且給它一個名字叫做“公花園”。它是中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公園,現在公園裡還有一塊岩石上醒目地刻著“華夏第一公園”的字眼。更為難得的是,該公園從建成之日起,便一直對公眾免費開放。

那些無錫崇安寺裡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


三、瞎子阿炳原是正一派道士

雷尊殿道館現阿炳的故居,位於無錫市崇安寺二泉映月廣場東側。盲人阿炳,不僅出生於此、逝世於此,而且其傳世名曲也大都創作於此。晚年,阿炳窮困潦倒、貧病交加,屈居在道館最東面的一間小平房內。阿炳從小隨父親華清和就在雷尊殿當道士,入正一派,法名華彥鈞。窮困潦倒時的阿炳上街賣藝,擔心被誤認為乞丐,就留著髮髻一直到他死後入殮,用來告訴自己和別人,自己是個道士不是乞丐。


那些無錫崇安寺裡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