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我国常常以礼仪之邦自居,对于居华的外国人常常较为照顾。网上常常有外国友人在中国备受“关爱”的正面报道。草草的外语不好,平时很少接触到外国人,也很少关注这个话题。但是今天看到一个关于尼日利亚约谈中国大使的新闻,实在感觉什么震惊?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过去我们一直常说,黑人兄弟和我们感情可好。遥想当年可是亚非拉兄弟一票一票的将我们投进联合国的,想想还有点感到。但是看到尼日利亚约谈我国大使新闻后,先是五雷轰顶,后又被黑叔叔的是非观带的三观碎一地。事情大概是因为三个有点黑的友人,本来入境后,应该按照配合地方防疫部门,做好集中隔离观察,结果尼方领事直接将三位友人的护照抢了回去。后面又发生尼方约见我国大使自称受到不公平对待。具体各位客官有何感受,可以评论区留言,因为有辱国体,草草就不再谈论此事了。不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草草认为广州的防疫部门处理还是很克制规范的。具体后面处理大家看官方报道吧。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作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我们今天来谈谈曾经的外国人在中国的那点事。简单一点,既然要开心点,草草通过《长安十二时辰》扒一扒唐朝的外国人,拿出来给各位大人瞅瞅。

唐朝,公元从681年至907年,别名:天朝,大当家:李某某,段位:天可汗。唐朝时万国来朝达到鼎盛,《唐六典·卷四》中记载:“凡四蕃之国,经朝贡已后,自相诛绝及有罪见灭者,盖三百余国。今所在者,有七十余蕃。”大概意思是说有三百多个国家向唐朝朝贡。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因为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疆少数民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依然可以看到唐玄宗李隆基依然被人尊称为“天可汗”。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开元盛世”时期,唐朝首都长安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朝代,长安城有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比如日本人、黑人、阿拉伯人、吐蕃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外国人,让草草印象较深的主要有三个人。

晁分,身份:日本国遣唐使,爱好:沙盘匠人,人生目标:让我们扶桑国也能有长安这样了不起的城市。此人乃是标准的工匠人。当得知靖安司的长安城沙盘被损毁后,晁分愤怒道:“那沙盘是我借给靖安司的,以后我还要带着它返回扶桑,依样建造,让我们扶桑国也能有长安这样了不起的城市。”比较现实的反映日本人对于唐文化的推崇。如果各位看官想看古代唐朝样子,可以坐飞机去日本京都体验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仿建我们唐朝建筑的。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伊斯,搞笑与颜值担当,身份:波斯王子,职业:景僧,历史功绩:唐代著名景教领袖之一,在唐肃宗、代宗和德宗三朝效力朝廷,亦为景教之柱石。他曾担任名将郭子仪的副使,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卓著。传世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是伊斯所立。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葛老,身份:僧祇奴,祖籍:非洲东岸,职业:长安地下城城主,特长:因为最会猜人心思,知道人想要什么,害怕什么。长安城的昆仑奴大部分来自东南亚的棕色人种,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剧中交代,葛老本是海外僧祇奴,所以其是非洲裔。大约神龙年间葛老被卖入长安,先在一个姓葛的侍郎家为奴,后来被卖入青楼做仆役。因其能说会道,竟说动主人脱其奴籍。脱去奴籍后,他专为三曲青楼调教抓捕姑娘。时间一长,葛老凭着心狠手辣,成了平康里最大的人贩子,隐然成了坊中一霸。一个被别人从家乡拐卖到大唐,身陷奴隶身份,摆脱奴籍后,对经历的社会黑暗恨之入骨,选择此生融入黑暗的悲剧人物。

黑人朋友不要太豪横,礼仪之邦不仅有礼还讲理


晁分、伊斯、葛老,三个性格特点鲜明的外国人,展示了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繁荣,也揭示出了民族大融合时期不同种族的不同命运。我们欢迎遵纪守法的伊斯、晁分,但是对于葛老的生活,草草是不敢苟同的。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张小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