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鹽,中國最早的調味品竟是一種“水果”,做的菜“酸味十足”

中國傳統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美食離不開色、香、味。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先秦時期開始流行“酸味”。

除了鹽,中國最早的調味品竟是一種“水果”,做的菜“酸味十足”

垂涎欲滴的中國美食

鹽,是人類最早發現的調味品。是菜就離不開鹽,鹽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稱。但鹽作為基礎通用調味品並不是萬能的,如遇到腥羶味食材,鹽便起不了多大作用。從史料記載來看,除鹽之外,中國人最早使用的一種調味品是“梅子”。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是“酸味十足”。

除了鹽,中國最早的調味品竟是一種“水果”,做的菜“酸味十足”

梅子

從先秦時普遍使用梅子這種調味品來看,“酸味”應該是其時的流行味道,人們喜歡喝酸味湯羹便是證明。

《尚書·商書·說命下》有這樣的說法:"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這是商王武丁對賢臣傅說所說的話,意思是,如果我做湯羹,你就是少不了的鹽和梅。

《尚書》所記的事實已為現代考古發掘證實,如今在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發現了梅核。

除了鹽,中國最早的調味品竟是一種“水果”,做的菜“酸味十足”

中國美食地圖

而梅子作為調味品使用時,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湯羹調味品外,做魚、肉時也需用梅來去除異味。《晏子春秋·重而異者》所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說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當調味品烹飪魚肉製品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