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明天下了夜班的空姐們怎麼保證自己的安全?

“女孩子最好還是不要晚上出門。”

“女孩子最好還是不要晚上自己打車。”

“如果一定要在晚上打車,記得和家人朋友保持信息溝通。”

但凡經常需要工作到深夜的小姐姐聽了都會想要罵人,這些話幾乎跟“多喝熱水”一樣無用

確切地說,今天晚上,在我認識的女性朋友當中,至少有 5 個以上怕是沒辦法在十點以前回家的,包括我自己。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我們必須想辦法消滅強姦犯,而不是一味地聽著流量媒體教育自己,因此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為了這篇文章,我看了相關課程,盡力找了能找到的資料,還久違地在大學畢業後給知網充了錢。

以下是我認為對我們有用,且適宜對這一問題初步瞭解的內容。

不論你有沒有興趣看下去,請把這篇文章放到你的朋友圈,哪怕只有一句話被記住了,也許在某天就可以幫助到某位女性

問題一:如何識別潛在強姦犯?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紀錄片《監獄生死鬥——性犯罪者的地獄,變態集中地帶》

下面是一個強姦犯的忠告:


  • 1.操縱情感

“強姦犯是你見過最會操控、玩弄別人的人。”

有些強姦犯會長時間觀察你的需求,你缺愛他就假裝愛你,你很自卑需要被關注,他們就會假裝關心你、給你鼓勵。

當他們獲得你的信任之後,就會伺機對你實施性侵。


  • 2.伺機行動

“他們永遠在觀察周圍的人,尋找獵物,同時也在觀察誰在觀察自己,以確保強姦的念頭不被人發現。

“他們會非常謹慎,但是一有機會就會獵捕。”

強姦犯不是獨立在社會之外的“變態”,大部分強姦犯都有一個“好人”的人設。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電影《黑色大麗花》

幾乎所有的強姦犯在犯案之前都認真評估了作案的風險和後果,只有在他們確認“作案過程中不會有人來打擾”,“受害人不會報警”,“屍體不會被找到”,“警察抓不住自己”等條件後,他們才會動手。

因此我們需要營造一種社會氛圍,

讓潛在強姦犯意識到作案成本很高


  • 3.物化高手

“他們很會物化女性/兒童,但是會試圖隱藏這一點。”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在我們的文化中,女性經常是被物化的,滴滴車友會中“泡女乘客”就是如此,這種物化一直被貼上“直男癌”的標籤,而後合理地存在著。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強姦犯們不用隱藏自己,因為根本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強姦犯把女性物化後,在實施強姦時,會產生“我在傷害一個人”的罪惡感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請格外小心那些特別喜歡物化女性、經常會流露出輕視女性思想的人。


  • 4.隱藏大師

“他們很會將自己隱藏在受害者旁邊。”

戀童癖會讓自己身邊充滿孩子,針對女性的強姦犯自然就會選擇有機會單獨接觸女性的工作,因此相關企業和機構更應該有防範監管意識,這需要各行各業的努力。

思考一下,你的行業是否經常有男性與女性(強姦犯不一定是男性,受害者也不一定是女性,但是由於目前女性受害案件佔絕大多數,因此進行此類表述)單獨相處的機會?

這並不意味著你得沒來由地懷疑每個人,但是現在是時候思考,我們能為消滅強姦犯做些什麼——為了保護你自己,為了保護你愛的女性。


  • 5.無明顯區別

“大部分強姦犯看上去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甚至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很好的工作。”

不要妖魔化強姦犯。當強姦犯變成一個扁平的人設之後,我們是很難在生活中辨別和防範他們的。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電影《黑色大麗花》

請想象你有一個朋友,你們一起工作或是週末一起聚餐,你認識他的媽媽,你每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他都在場,然後有一天他被發現是一個強姦犯。

是不是光是想象都覺得無法接受?

然而,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事實

強姦犯有朋友家人,他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也許穿著精幹,也許看著很有禮貌,總之,大多數強姦犯都不是月黑風高夜頭套黑布袋的怪物。

  • 6.關注問題青少年

“請不要無視有盜竊、虐待動物、控制同學等反社會的行為的青少年。”

幾乎所有的系列強姦殺人犯,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有赤身露體、打騷擾電話以及與動物發生性行為等舉動。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也開始通過一系列反社會行為來處理本身的壓力,如搶劫、縱火、盜竊、虐待動物或兒童等,再往後發展,60% 以上的行為人會有戀物癖及錯亂舉動。

隨著行為人越來越清楚什麼事物會讓他滿足,就有可能由戀物發展成偷窺、偷拍,進而開始偷搶所窺視婦女的個人物品,或開始勒索不會抱怨的配合者。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電影《黑色大麗花》

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就可能進一步轉化成強姦。這時,為了避免被受害人指認、被捉,就可能採取其他行動甚至殺人來解決問題。

如果他發現殺人的快感更大,滿足感更明顯,就進入了另一種層次的控制感,這種殺人行為就會延續下去。

研究表明,並不是所有有反社會行為的孩子,都註定會成為系列強姦殺人犯。但是,如果孩子先天傾向如此,再被放在極度不正常的環境中而又不加任何補救的話,就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成人。

問題二:強姦犯能被消滅嗎?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紀錄片《監獄生死鬥——性犯罪者的地獄,變態集中地帶》

弗利蒙州立監獄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所監獄,這裡有 1400 多名性犯罪者。在科羅拉多,性犯罪者佔到全部犯人的 20 %,全科羅拉多的性犯罪者幾乎都關在這裡。

性犯罪者,尤其是性侵兒童的罪犯在美國的監獄是非常慘的,因此在弗利蒙州立監獄,沒有性犯罪者願意說出自己的罪行,但其他罪犯會盡量搞清這一點,因為沒有人願意和性犯罪者同處一室。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紀錄片《監獄生死鬥——性犯罪者的地獄,變態集中地帶》

弗利蒙州立監獄有一項消滅性犯罪者的心理干預計劃。

具體方法是由心理醫生,社工等專業人士組成治療小組,以治療小組的方式對性犯罪者進行心理干預。

首先就是讓性犯罪者從心理上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非常可怕、非常嚴重的一件事,自己是錯誤的一方(很多性犯罪者在被關進監獄後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覺得自己的行為根本不足以被關進監獄)。

重建“受害者同理心”,是改造強姦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對應前文提到的強姦犯物化受害者的特質,可以看出“物化受害者➞無法產生同理心➞實施強姦”是幾乎所有強姦犯的犯罪心理路徑。

因此,改變社會中物化女性的風氣,對於發現、提防性侵犯有重要作用。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在經歷漫長的治療和嚴格的評估後,表現較好的性犯罪者有機會進入心理干預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只有 96 個席位,治療和審核都將更加嚴格。如果性犯罪者能通過審核,他們將會獲得保釋的機會。

性犯罪通常再犯的幾率非常高,即便是通過弗利蒙州立監獄兩階段干預治療計劃的犯人,保釋後再犯幾率仍然有 1/6。如果沒有經過心理干預,那麼性侵犯者有很大機率再次實施性犯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對強姦罪的規定如下:


【強姦罪】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姦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姦論,從重處罰。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姦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姦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姦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如果一個性侵犯者沒有經過有效的改造和心理干預,那麼幾年之後他回到社會,又會有新的受害者產生。

問題三:我們為受害者做了些什麼?


許多強姦受害者在案發當天沒有任何異常,幾周後開始爆發出憤怒、悲傷等情緒,心理陰影伴隨一生;還有很多受害者經受著抑鬱症、厭食症等心理疾病的長期折磨。

受害者沒有能力第一時間取證,案發後沒有清醒的意識告訴自己該怎麼做,是再正常不過的重大創傷後的反應

這種“能力喪失”,卻常常被指責為沒有相應知識、沒有盡力保存證據,這對受害者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更意味著反覆的傷害。

關於性侵案件,幾乎所有國家都面對著犯案率高,定罪率低的問題。性侵案件一旦發生,只有不到 10 %的受害者選擇報案,這當中還有許多案件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定罪。

嚴重性侵罪案調查組 (SSOU) 是英國曼徹斯特警署第一支專門負責強姦案的隊伍,所有的警探會經過一系列針對性侵案件的專業培訓,並且只負責性侵案件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紀錄片《監獄生死鬥——性犯罪者的地獄,變態集中地帶》

克莉絲汀是嚴重性侵罪案調查組 (SSOU) 的一名警探

SSOU 成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的警探們會按照專長不同分類,有些負責銀行詐騙,有些擅長破搶劫案,但是這些人可能都不擅長性侵案件——有些警探心理上無法承受不斷地聽陌生人講述被強姦的細節。

而 SSOU 的警探們接受的一項訓練是回憶自己最尷尬的一次性行為,並且要當眾講出來所有細節,通過這種訓練體會受害者在向自己講述性侵經歷時的心理狀態。

我相信在我們國家一定也有很多處理性侵案件的專家,但是恐怕這些專家只佔非常小的一部分。

大部分一線警察恐怕很難對性侵受害者產生同理心,更有甚者如這次空姐受害案件中的幾名輔警,竟然將案發現場空姐裸露的下體和身份證的照片私傳上網,這對受害者和家屬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為了保護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強姦犯,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紀錄片《監獄生死鬥——性犯罪者的地獄,變態集中地帶》

對待強姦案受害者態度與普通案件不同,“這份工作需要專業培訓”。

記得大學時老師曾經說過:“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只有整個社會對於性侵問題有了“零容忍”的共識,相關的法律法規才有可能進一步的提高。

作為女性,我沒有辦法不在晚上出門,自由地出門是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

曾經有別國的朋友羨慕中國的安全,羨慕中國的女性可以在任何時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如果我們聽從某些媒體的建議,把夜晚的街道留給壞人,這樣只會讓這個國家倒退,而不是更加安全文明。

參考文獻:

陳欽. 未成年犯性犯罪的矯治[A].中國性學會、杭州上醫門診部、北京點擊成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4:2.

石學志,吳德清,於曉軍,唐谷,李猛,章學棟,徐小虎.性傾向損傷的犯罪行為刻畫及其心理模式分類的探討[J].中國司法鑑定,2012(06):59-63.

作者:dada

科班出身的女權主義者,超級看片小達人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獲得原平臺的授權,“環球女性”作為唯一賬號在頭條平臺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