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來!我們該如何接招?

在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以來,“人工智能”一直居於熱詞榜前列,科技行業代表們紛紛在提案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國家出臺政策鼓勵人工智能的開放平臺、建議在國家層面進行人工智能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專項規劃等等。可以預知,在未來幾年,很多科技企業都將加大力度佈局人工智能領域。

在宏觀層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到2025年,人工智能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不難看出,在“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日新月異的今天,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如何加快創新技術的具體實施和落地成為了重要課題。

Facebook 方面稱,創建聊天機器人的第一步是大規模培訓,也就是AI投餵。簡單的理解就是要給AI投餵各種數據讓其能借助於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學習。投餵的數據越多,出來的結果就越理想,當然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投餵的數據內容不要跑偏,要不然也同樣會把AI帶到溝裡去。


AI已來!我們該如何接招?

目前根據Facebook公司方面提供的測試結果顯示,67% 的評估者表示 Blender 聽起來更人性化,75% 的評審者表示,他們寧願與 Blender 進行長時間的對話。

當然Facebook 也表示,Blender 聊天機器人相對於人類仍然有許多弱點,找到一種可以更好地暴露這些弱點的評估方法是一個公開的問題,也是其未來研究議程的一部分。


AI已來!我們該如何接招?

至於AI“威脅論”,正如:清朝抵制鐵路的原因,是擔心影響社會穩定。鐵路修好後,挑夫失業了,但新增的200萬就業機會,讓更多人找到了發展空間,也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了深遠和結構化的影響。事實證明,科技的進步會讓創新者,更具價值,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至今仍然無法做到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情商方面還是無法比擬人類的。最後就是人工智能無法做到擁有自我意識,它是不會考慮自己是誰,從哪裡來,但哪裡去,也不會追求尊嚴和自由。適者生存,與其擔憂,不如修煉自我,與世界同行。


公司網站 :http://www.boofei.com

商務:[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