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春天來了,周圍的景物漸漸明朗,鳥兒也歡快了起來,貌似一切都在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但美好也伴隨著無常——積攢了一個冬天的鬱悶情緒,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最容易爆發。

文 | Tintin

本文首發於微刊看天下(ID:weikanapp1)

你想死嗎?

可是有人想死。

根據日本政府的調查顯示,整個3月是日本自殺人數最多的時間,因此每年3月是日本的自殺對策強化月。3月22日,日本眾議院通過《自殺對策基本法》修正案,促使各地應對自殺者所面臨問題。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日本政府邀請女子偶像團體AKB48來做“自殺對策強化月”活動的形象大使

在春天自殺率會上升,並不僅是由季節引發的心理疾病,更深的原因是,日本的社會文化對自殺而死有一種浪漫的想象。

影視中的武士切腹自殺時,常有絢爛的櫻花從枝頭飄落,象徵著短暫消逝的悲劇主角。路上堆積的花瓣被鮮血染紅,這景象像一幅畫。自殺者在這一刻也具有正面的意義,是美好和永恆的。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電影《櫻田門之變》

日本文學中悽美的描寫也絕對一流的。

渡邊淳一的《失樂園》中,兩個人在愛情最熾烈的時候雙雙殉情,許多人讀了都為之觸動。在愛情最高漲的時候選擇結束,日本人把這視作定格美好的一種方式。

久木已無迷惘,伸出的五指緊緊握住酒杯,端到嘴邊,望著跳動如火焰的鮮紅的酒汁,一氣含在口中。

不苦也不酸,或許感覺到了味道,但是久木腦子裡只想著要把它吞下去。

他嚥下一口,感知酒汁落喉的那一瞬間,把剩下的酒汁注入表情滿足安詳的凜子紅唇中。

仰臥在久木身下的凜子沒有抗拒,乖乖地像嬰兒吸乳般拼命吸咽酒汁。

嘴對嘴灌進去的鮮紅酒汁溢流出來,從凜子嘴唇兩端沿著白嫩的臉頰流下。

感覺無限幸福、凝望著凜子的久木,突然全身像倒海翻江般難受、憋悶,他瘋狂地搖著脖子,擠出最後的力氣叫著:“凜子……”

“親愛的……”

那猶如霧笛般曳著尾音的短促吶喊,是兩人留在這世上的最後呼喚、絕唱。

1960年,松本清張出版了的小說《蕭瑟樹海》,其中一對戀人在青木原的樹下自殺而亡。自殺者們受到啟發,紛紛選擇在這裡結束生命,從此,這個本來景色怡人的天然樹海成了“自殺森林”。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過去三十多年裡,日本人每年秋季都會有進入林中搜尋自殺者。1994年發現57具屍體; 1999年發現70多具屍體;2010年有247人試圖在此自殺,成功的有54人。

樹海前,當地警察署的警告標誌清晰可見,“生命寶貴!請三思而後行!”、“為你的家人想一想!”、“如果在此自殺,熊會將你的身體咬得稀巴爛。”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樹海里,經常發現散落的遺留物。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而另一本曾在十幾年前賣得火爆的《完全自殺手冊》,也向讀者建議到這裡自殺。

這本書對於各種自殺手法進行總結,以痛苦度、麻煩度、死狀、牽連程度、衝擊與致死度等方面闡釋自殺種種。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創作者鶴見濟談到寫這本書的理由:

寫這本書的最初理由,只是因為厭倦了「不可以自殺」這個怎麼想都想不出有任何根據的觀念,小學老師用「生命的重要」做題目請學生寫作文的情形到處可見;自殺的人隨隨便便被說是意志力薄弱等等。


「要活得堅強」這種話輕易就能說出口的社會,不僅封閉得令人喘不過氣來,而且也令人活得痛苦。因此,讓這本書流通,創出「萬不得已時,也可以尋死」的選擇,希望在封閉且走到末路的社會開闢一個通風口,使空氣流通,使生活更容易些,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大致就是“生命可以選擇自在地死亡”的意思。

網絡是自殺者的另一個聚集地。

日本有很多自殺網站,詳細張貼著“自殺時應該選用的死法”,他們將死亡時長、注意事項、痛苦程度、自殺未遂的應對措施等內容輕描淡寫地表述出來。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日本自殺研究所網站,在醒目位置實時更新“今日自殺人數”

一部分自殺者進入這些網站,和其他有相同感受經驗的人交流自己的煩惱,希望獲得幫助和慰藉。

也有一部分年輕人在這裡尋找同伴,相約赴死。

從古至今,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生命應如同櫻花“剎那芳華更為絢爛”。日本人讚賞櫻花的剎那芳華瞬間的寂滅使其短暫的繽紛更為絢爛,人的生命亦如是。在日本文化和歷史的核心,存在一種追尋自我毀滅、自我昇華的傳統。日本人歷來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便是與此息息相關。

“自殺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完全自殺手冊》的作者鶴見濟如是說。

微刊推薦 | 櫻花落,“痴子”忙

點擊“閱讀原文”看微刊專題“春·花記”,願美如春日,生如夏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