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注意了:2019典型網絡詐騙案大彙總

新疆人注意了:2019典型網絡詐騙案大彙總


為深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升廣大群眾防騙識騙能力,12月17日,新疆公安機關整理公佈了2019年發生的典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例。

新疆人注意了:2019典型網絡詐騙案大彙總

1:冒充公檢法詐騙


3月7日,市民張某接到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電話,說他之前購買過的保健品和收藏品都是假冒偽劣產品,現在案子破了,要給其退款,但要收取手續費5800元,張某給對方打款後發現被騙,遂報案。


警方提醒: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電話要求轉賬匯款,遇到這種情況可撥打110報警。


2:投資理財詐騙


2019年3月,烏魯木齊市民馮某被微友拉入一個股票群,群裡“老師”推薦了一個交易平臺,馮某從4月15日至26日陸續向該平臺投入108.16萬元購買了兩種理財產品。6月10日,提現操作時,發現平臺打不開,客服也聯繫不上,遂報案。警方提醒:理財時,要注意甄別理財信息真偽,對各種投資理財信息,應通過諮詢信息涉及的相關主管部門進行確認。


3:釣魚網站詐騙

6月13日,李女士收到“銀行客服”短信說網銀系統升級,需要提供相關信息。於是,李女士向對方提供了銀行卡卡號、銀行短信驗證碼等信息。等李女士意識到被騙時,銀行卡內的10萬元錢已被轉走。


警方提醒:一般情況下,銀行是不會主動要求客戶提供密碼等信息。一旦收到要求提供客戶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的短信或者電話,一定要警惕,如有疑問可直接到銀行營業網點或者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進行諮詢。

4:冒充領導詐騙

6月11日,博湖縣一公司員工李某收到“總經理張某”發送的郵件,要求李某通知公司財務人員加入其提供的QQ群。QQ上,“張某”以同深圳一公司簽訂合同條款有誤為由,要求財務人員向深圳公司銀行賬戶退還62.8萬元的合同款。財務人員按要求轉款。6月12日,李某向領導張某彙報情況時發現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醒:財務人員切勿輕信QQ、微信、郵件中涉及公司轉賬匯款的信息,尤其是在社交軟件中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與公司負責人當面核實或另行通過電話確認。


5:購物退款詐騙

4月15日,烏魯木齊市民崔某報案稱,有一名自稱快遞公司的理賠客服打電話告知其購買的物品丟失,要進行賠償。“客服”隨後發送二維碼要求崔某掃碼進入網站填寫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卡號、支付寶賬號及密碼、短信驗證碼,隨後,崔某銀行卡賬戶被轉走14300元。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所謂的“售後客服”電話或短信,特別是當其通知訂單異樣需要退款,必須先向購買的商家進行核實,千萬不要按照短信上或電話中的退款步驟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