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網癮學校的第二種選擇

如果說當今孩子的什麼問題讓家長最頭疼,網癮絕對排在第一位。

從科學上來說,成癮有很複雜的生物機理,很多醫生都在研究,比如戒除毒癮、戒除煙癮、戒除酒癮,這些總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的。有的人戒了一次永遠都不會再犯,有的人缺反反覆覆復發,怎麼都戒不掉。

最早的戒除網癮大師,可能非楊永信莫屬,他的電擊療法曾經風靡一時。後來又有各種各樣戒除網癮學校,不斷有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花大把銀子送自己的小孩到這種學校,接受類似楊永信大師的電擊療法。最後的結果卻是人才兩失。

可憐天下父母心,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戒除網癮學校裡受苦,但是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網絡耽誤了前程,成為了一個廢人。

除了受苦還有什麼辦法麼?

我曾經幫助過一個孩子戒除了99%的網癮,大家可以借鑑一下。我當時在一個輔導機構做老師,小孩送到我這裡的時候,基本上廢人一個。15歲、初三,白天在學校睡覺、晚上逃課上網,學校要開除他。

為什麼要玩電腦,其實就是無聊,換句話來說就是閒的蛋疼。小孩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經常幾個月不回家。小孩回到家裡,只能自己一個人吃快餐,錢很多,但是沒有玩伴,非常的孤獨。

孤獨總是要找寄託的,所以網絡就是最大寄託,一來二去就陷進去了。

為了幫助這個孩子,我先和家長進行了很充分的溝通,我告訴他們,無論多忙,一定要在家陪孩子吃晚飯,錢可以少賺,孩子培養不好,一切都是零。

要先和孩子說得上話,才能讓孩子聽你的。

我玩遍了那個孩子玩過的所有遊戲,和他一起研究遊戲攻略,我甚至和他一起通宵。

終於讓我成了他的朋友。

因為孤獨所以上癮,就是在通宵之後他才對我說的真話。

青少年時期其實是很容易對其他的東西感興趣的。

後來我就真正和他談心,人生不是隻有網絡,虛擬世界的虛榮和快樂終究是不長久的。人生雖然苦,但就是酸甜苦辣才是人生的真諦。

我還刺激他,要像個男人一樣敢於忍受孤獨,同時要用學習成績樹立自己的尊嚴。

我陪他一起看書、一起打球,帶他到父母的工廠打工。

回到學校的時候,老師都驚訝於他的改變,不再睡覺,不再逃課,雖然聽不懂,但是還是很認真。

最後這個小孩依然沒有考上公立高中,但是後來他學了美術,當然還是很愛玩,不過高考居然考上了一個本科院校的美術專業。

戒除網癮最關鍵的是要先破後立,破就是破掉孩子對父母的防備心理,什麼也不說的狀態是最可怕的。

立就是要找到新的信仰和寄託。給孩子一個追求的目標,比如學習成績很好,哪怕打球很好都可以,都比玩遊戲很好要好很多,因為這都是現實裡榮譽。

只要拉回現實世界,一切都好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