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前 言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萬物互聯”不再是一句空話。在以國家與各地政府的主導、市場的配合的環境下,我國物聯網產業在近幾年得到高速發展。而在這強勁的發展勢態下,物聯網已經逐漸應用在各行各業。

而在以下十大領域中,物聯網早已佈局多年,可以說,隨著物聯網的普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感受到物聯網所帶來的各種便捷。

那麼,物聯網在哪十大領域中,逐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賽百君為您一一道來!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能製造

工業作為社會經濟的一大主體,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而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有三次革命:第一次是以機器取代了手工;第二次是流水線大批量生產;而第三次則是“工業數字化”,即“智能工業”。

智能工業是將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各類終端、基於泛在技術的計算模式和移動通信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而提升製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

賽百君點評

工業智能化發展的趨勢眾多周知,但在我國,卻面臨著眾多問題:市場需求總體不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國內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新舊動能同步疲軟、國內外競爭雙重擠壓等問題。

這些問題如果無法解決,那麼我國工業智能化的道路必然更加艱辛。



如何讓工業智能化實現普惠,讓每一家工業型企業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捷,那麼我國工業必然會再次實現突破。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慧物流

物流快遞過程中,從物品交付到快遞員手中開始,就必須對物品進行實時跟蹤並反饋給用戶。而物聯網的進入,並非單一的物品跟蹤,更多的是在運作模式的改變,而在物流方面,則涉及三個方向:

1、倉庫工作效率提升:通過採用AGV,從而實現7*24小時不間斷工作。由於AGV配置了視頻及雷達等傳感器,從而能讓AGV實現對物品的快速檢測,並把物品穩定、準確的放置在對應的平臺中;

2、道路運輸:通過到物流車輛的監控,從而實時瞭解車輛的運行狀態、司機個人狀態、道路狀態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檢測,從而實現道路、人員、車輛的最佳搭配。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有效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

3、配送:在配送環節,通過GPS定位及電話號碼,從而讓用戶可以及時瞭解並聯系快遞員。同時,對於放置在快遞櫃中的物品,用戶會自動收到附有驗證碼的短信,或通過人臉識別進行拿取。



賽百君點評:

在以往的“雙十一”購物節中,傳統的人工處理需要至少半個月,而隨著物聯網各項技術的成熟應用,在短短數天內就完成了大量貨物的配送。可以說物聯網在物流中的應用,已經對物流產業造成了變革。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慧能源


物聯網應用於能源領域,可用於水、電、燃氣等表計以及路燈的遠程控制上。智慧能源屬於智慧城市的一個部分,當前,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能源領域,主要用於水,電,燃氣等智能終端,以及根據外界天氣對路燈的遠程控制等,基於環境和設備進行物體感知,通過監測,提升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損耗。

賽百君點評

由於能源類企業建設的特點,物聯網在其中的建設主要以數據收集為核心,在此條件下,基於智慧能源前端感知的物聯網設備具有數量多、數據小、傳輸距離遠等特點,同時,大量數據採集點由於數據量少,從而導致關注度極低。而在後端則是各類數據的統計與展示。

在這一過程中,數據的穩定傳輸成為當前最為核心的重點。而隨著5G和NB-IoT的應用,這一問題或將被解決。


智慧交通


交通被認為是物聯網所有應用場景中最有前景的應用之一,而其具體表現在智能交通。

在智能交通中,要聯動處理人、車、路三個問題,通過對各類數據的統計、分析、反饋,從而緩解各方面的出行需求,改善交通運輸環境、保障交通安全以及提高資源利用率。

就目前智能交通而言,目前已經在以下幾個領域得到發展:

1、車輛自動化:基於視頻檢測、雷達和高精度GPS的應用,車輛可以在道路上實現自動行駛;

2、車聯網:通過對車輛狀態的檢測,從而實時瞭解車輛位置、行駛狀態、駕駛員狀態檢測,從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3、智慧停車:通過地圖或第三方程序,駕駛員可以快速找到停車位。而在停車場內部,相關設備可以引導駕駛員停車;

4、智慧紅綠燈:通過對道路車輛、周邊人員數量等檢測,自動對紅綠燈進行調整,從而控制車流及人流, 提高道路承載力。



5、道路監控:可對通過的車輛及駕駛員進行檢測,從而確保駕駛員是否違規操作,或是對可疑車輛進行跟蹤。

賽百君點評

智慧交通的發展離不開各項物聯網設備及時有效的傳輸,以往智能交通發展主要在道路和公共出行為主,而隨著5G和各項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未來的交通將實現人、車、路一體化發展。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數字孿生工業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推進,數字孿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工業互聯網延伸了數字孿生的價值鏈條和生命週期,凸顯出數字孿生基於模型、數據、服務方面的的優勢和能力,打通了數字孿生應用和迭代優化的現實路徑,正成為數字孿生的孵化床。

數字孿生基於物理實體的基本狀態,以動態實時的方式將建立的模型、收集的數據做出高度寫實的分析,用於物理實體的監測、預測和優化。另外,數字孿生作為邊緣側技術,可以有效連接設備層和網絡層,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知識萃取工具,不斷將工業系統中的碎片化知識傳輸到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不同成熟度的數字孿生體,將不同顆粒度的工業知識重新組裝,通過工業APP進行調用。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數字孿生的孵化床,數字孿生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場景。

賽百君點評

沒有工業物聯網的建設,數字孿生工業將無法建設。因為在數字孿生工業的建設中,需要大量獲取前端數據,而這一數據並非“靜態”數據,而是“動態”數據。在這一要求下,前端感知設備智能化、網絡傳輸、雲端處理等問題將逐漸凸顯。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國家及政府的大力配合下,5G網絡得到快速建設,企業不斷加強與當地政府的無縫合作,從而加快數字孿生工業的建設。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慧安防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從而使得城市安防從過去簡單的安全防護系統向城市綜合一體化系統演變。城市的安防項目涵蓋眾多的領域,有出租屋管理、樓宇建築、機動車輛、警務人員管理、法庭等多個方面及領域。而在一些重點場所,例如碼頭、機場、橋樑、地鐵等場所,通過安防智能化,可以有效節省人力資源、降低成本開支,並建立全方位的立體化防護。



賽百君點評

在安防智能化的道路,眾多企業紛紛佈局安防,不管是傳統安防,還是AI企業,安防作為物聯網市場最大的“蛋糕”之一,任何一家企業都能在此獲得利益。

但從2016年開始,安防產業逐漸提出“去安防化”,安防不再只是基於安全防護,同時還涉及到其他領域,例如物品識別、管理等方面。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能醫療

智能醫療結合無線網技術、條碼RFID、物聯網技術、移動計算技術、數據融合技術等,將進一步提升醫療診療流程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醫院綜合管理水平,實現監護工作無線化,全面改變和解決現代化數字醫療模式、智能醫療及健康管理、醫院信息系統等的問題和困難,並大幅度提體現醫療資源高度共享,降低公眾醫療成本。

目前我國智能醫療主要著重於三個領域: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和家庭健康系統。

賽百君點評

雖然物聯網在醫療產業可以起到較大的作用,但對於醫療機構而言,其並未完全實現全方位的物聯網,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公立醫院由國家或地方政府財政統一撥款,大量費用用於醫院基礎建設及患者補助,而大規模採用物聯網相關技術,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而在近幾年,隨著各地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基礎建設的完善,國家及各地政府開始把醫療作為當前城市的發展重心,從而加快醫療建設。而在企業端,則是大力佈局大健康平臺,爭奪市場。


智能建築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從而使得城市安防從過去簡單的安全防護系統向城市綜合一體化系統演變。城市的安防項目涵蓋眾多的領域,有出租屋管理、樓宇建築、機動車輛、警務人員管理、法庭等多個方面及領域。而在一些重點場所,例如碼頭、機場、橋樑、地鐵等場所,通過安防智能化,可以有效節省人力資源、降低成本開支,並建立全方位的立體化防護。

賽百君點評

在安防智能化的道路,眾多企業紛紛佈局安防,不管是傳統安防,還是AI企業,安防作為物聯網市場最大的“蛋糕”之一,任何一家企業都能在此獲得利益。

但從2016年開始,安防產業逐漸提出“去安防化”,安防不再只是基於安全防護,同時還涉及到其他領域,例如物品識別、管理等方面。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佈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 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賽百君點評

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智能家居從一開始的DIY逐漸走入解決方案、“後裝”走向“前裝”,而隨著AI相關技術的進入,智能家居也走向了智慧化的道路。

特別是在華為、小米等企業的推動下,智能家居逐步從家走到戶外,實現家內與戶外的無縫連接。

物聯網正在改變你身邊的十大場景

智慧零售

當前,中國零售業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革,前兩次分別是實體零售和虛擬零售,而第三次零售變革是中國在主導,就是我們當前正在經歷的虛實融合的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是指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 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他認為實 體零售和傳統電商都需要變革,都需要線上線下融合。

智慧零售發展在於三大方面,一是要擁抱時代技術,創新零售業態,變革流通渠道;二是要從B2C轉向C2B,實現大數據牽引零售;三是要運用社交化客服,實現個性服務和精準營銷。

賽百君點評

雖然智慧零售能有效提升各類數據的轉化率,提升零售企業的工作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零售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前端感知設備獲取數據的準確率較低。如果採用RFID的方式對產品進行管理,則會導致成本增加,同時對客戶的消費習慣無法收集。如何擇取平衡點,成為當前物聯網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而隨著3D結構光或3D視頻感知設備的應用,這一問題或許可以得到解決,但目前市場反響並不大。

總結:

綜上所述,物聯網技術由於自身的優勢,在多個領域中都有重要應用。我國的物聯網技術發展相對於國外還有較大差距,加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在今後的發展中應該加強政府部門的扶持力度,通過完善相關制度,促進我國物聯網技術的長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