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新型“海上牧場”整齊壯觀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4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通訊員 陳清 文)福建省霞浦縣持續推進海上綜合治理整治,

直至4月16日,全縣海上可養區漁排逐步改造344650口,藻類逐步改造357090畝,禁養區漁排逐漸清退47217口,藻類逐步清退29139畝。在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整治示範點,乾淨清澈的海面上,成片的深水大網箱、小網箱漁排規整有序。目前,七星海域下水深水網箱252口,改造傳統小網箱漁排8000餘口,成為寧德市最大的一個集中連片漁排改造示範點,有力帶動了霞浦縣小網箱漁排升級改造。

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新型“海上牧場”整齊壯觀

成片的新型深水大網箱、小網箱漁排規整有序

乾淨清澈的海面上,成片的深水大網箱、小網箱漁排規整有序,一改往日擁堵、髒亂的場面。這就是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示範點的美麗變化之一。

溪南鎮海上整治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溪南鎮在七星海域試點,按照1:100的比例,以深水大網箱的項目審批撬動小網箱的升級改造。目前,七星海域下水深水網箱252口,改造傳統小網箱漁排8000餘口,成為全市最大的一個集中連片漁排改造示範點。

七星海域的做法是霞浦縣實施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和推動海上傳統養殖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典型示範。該縣下滸鎮三洲、上沃和小雷江海域也建設了深水大網箱示範區,同步帶動小網箱漁排升級改造。

一艘快艇在霞浦新型海上養殖場的航道上行駛

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海上牧場”整齊壯觀

隨著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進入決戰階段,霞浦縣以航道建設、轉型升級、清理整治為攻堅重點,掛圖作戰、倒排進度,推動建立海上養殖新秩序,為海洋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七星海域“海上牧場”整齊壯觀

為確保6月底前圓滿完成整治任務,霞浦通過驗收帶動,下水新排與清退舊排齊頭並進。創新“漁排驗收八步法”,一方面儘快完成漁排改造、提升下水速度,另一方面加大對老式木質漁排的清退工作力度,形成新排下水、舊排切割、回收處理的高效閉環工作模式,阻斷了白色浮球或老式木質漁排再次流入海域。截至3月底,全縣禁養區清退漁排61745口,禁養區藻類清退26303畝,均完成市裡下達的任務;漁排改造累計278648口;藻類改造累計307090 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