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在我們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語“吃虧是福”,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在今後走上人生道路的時候,似乎也比一般人走得更遠更順暢一些。這是在教育成人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忍讓,不要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而虧掉後面更大的利益,或者是不要處處都爭強好勝,以免將來讓自己吃更大的虧。那麼,這種為人處世的理念到底該不該教給那些還處在對世事懵懂階段的孩子呢?

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的愛護更加是無微不至,哪裡肯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虧。雖然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但是作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灌輸對與錯的概念;教會孩子要學會與人謙讓,不要處處逞強以至最後走上犯罪的道路。

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如果我們不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話,凡事都順著孩子的意思去做,無論對與錯,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一點錯誤;這樣一來就會在孩子的腦子裡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無論他闖多大的禍,最後家人都會出面幫自己擺平的。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給孩子學會與人謙讓。但也有的父母會擔心,讓孩子懂得吃虧是福,是不是要讓孩子學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以至於誰都可以欺負他,最後變得很軟弱。

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其實,家長們也不必過於憂慮,這是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經歷的過程。家長應該理解這是孩子之間正常交往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出於惡意,只是一時的衝動,或者說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跟朋友打交道,不要輕易定義他們是打人、欺負人、被人欺負、膽小怕事等。家長應儘可能地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體會感受、解決問題,因為這是成長所必需的,不用大驚小怪。家長不要輕易介入其中,必要時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當孩子哭哭啼啼的告訴你被人欺負時,家長們不要再給孩子灌輸以牙還牙的思想,也不要呵斥孩子的“無能”,應該接納孩子的情緒,把孩子摟進懷裡,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等孩子情緒平靜後,你可以試著跟孩子交談,瞭解原因,並和孩子一起分析起因結果。還要試著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怎麼解決問題,孩子一時沒有主意或是說出的方法不合適的時候,家長要適時引導,幫助孩子分析每種做法可能會產生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到底該不該教育孩子“吃虧是福”的理念

當然,吃虧是福,並不是讓孩子一味地忍受別人的欺負;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只是教會孩子如何與人謙讓,不主動去攻擊別人或者是用語言傷害別人,這樣孩子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