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世間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此。從呱呱墜地到讀書識字、再到結婚生子,每一步都少不了父母的辛苦付出。子女長大的同時,父母也隨之老去,晚年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與呵護。

“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自從出嫁以後,湯韻就很少回孃家了,與母親也只是偶爾通個電話。前些日子,母親生病,她也沒能在身邊照顧。嫂子突然打來的一通電話,讓湯韻很是氣憤,與此同時,也深深意識到了自己這些年做的糊塗事。

湯韻和哥哥湯森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三歲那年,湯韻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為了姐弟倆,一直不願改嫁。在湯韻的腦海裡,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是比常人特殊一些。

沒有父親,讓湯韻一直很自卑,即便是母親給了她更多的疼愛,依舊無濟於事。而且,湯韻對母親是有怨氣的,她恨母親生了自己,卻又不能給自己一個完整的家。一貧如洗的日子,她實在是忍受不了。

“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但事實上,母親對她比哥哥要好。因為是一個女孩子,母親會省錢買漂亮的衣服給她,還會給她梳好看的馬尾。但湯韻心中所想,是如何儘快逃離這個家。為了供妹妹上學,湯森只念到了初中,就外出打工掙錢了。

上了大學,換了新環境,湯韻像是變了一個人,她開始打扮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化精緻的妝容,還偷偷談起了戀愛。畢業以後,湯韻留在了外地工作,沒多久就嫁了人。這段婚姻遭到了哥哥和母親的反對,特別是母親,不願意她遠嫁,可是湯韻才不會顧及母親的態度。

好在湯森娶了一位賢內助,老婆十分孝順能幹,家裡根本不存在婆媳矛盾。結婚三年間,湯韻只帶著老公回來過三次。春節是母親最開心也最盼望的節日,也只有在這一天,女兒會回來看望自己。老人要的是什麼?無非是子女的陪伴罷了。

“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但湯韻根本意識不到這些,她每月按時給母親寄來一千塊錢,權當自己盡孝了。湯森也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到頭來回家的次數也很少,家裡全靠妻子忙活。湯森特地給母親備了一部手機,以便於及時溝通聯繫。

湯韻也時常收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手機那頭絮絮叨叨的母親,讓湯韻很不耐煩,每次都以忙著工作為由著急掛斷。湯韻的老公是城裡人,在她的心裡,能夠嫁給老公是門不當戶不對,她不願跟孃家有太多的牽扯,以至於婆婆和老公看不起自己。

前幾日,母親生病住院了,湯韻收到了哥哥的通知,但她覺得應該不是大問題,所以就沒趕回來。湯韻和嫂子的關係也一直冷冰冰的,但嫂子突然給自己打電話,讓她很是詫異。“妹,你給我轉20萬!”“嫂子,為什麼問我要二十萬?”

“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你母親生病住院,整整三個月,一直是我在照顧!媽一直說想你,還好手術很成功,你還有個做女兒的樣子嗎?”湯韻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對母親一直以來的忽略,但是嫂子問自己要錢,實在也是不該。

“妹,媽住院的錢都是我們出的,我們一點也不心疼,你嫂子的初衷不是問你要錢,她只是想要提醒你多關心一下咱媽!”哥哥的一番話,讓湯韻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如果地上有一道裂縫,她會毫不猶豫地鑽進去。

小編看點: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需要子女窮盡一生難以償還的親情債。特別是單親家庭,所受的苦楚更是辛酸。有時候,父母索要的真的不多,子女的一句關懷,空閒時間的片刻陪伴,這些都不難滿足。

“嫂子,為什麼問俺要20萬?”,“你母親生病住院,俺照顧的”

作為子女,理應盡孝。贍養老人是義務也是責任。但所謂的贍養絕對不是給父母些許金錢就行了,而是要清楚老人想要的是什麼。像湯韻這樣的女兒,實在是不孝。每個月一千塊的生活費,就能還清母親20多年來的養育之情嗎?

簡簡單單的陪伴,比鉅額生活費更有孝心。我們做不到“父母在,不遠遊”,但能做到一星期至少打一通電話,節假日抽出時間、帶上妻子和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奉勸廣大子女們,及時行孝,免得抱憾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