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我家邦——專訪院士李德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高文新 薛鵬 通訊員 蔣明 阮雪冰/文字 李正穹 尹雪諾/視頻製作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大年初一,得到火神山醫院正式動工的消息,身處武漢的李德仁院士立即佈置展開科研,利用航天遙感手段採集醫院施工前後的衛星照片,開展環境監測評估。

李德仁,湖北省唯一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1939年生於江蘇泰縣,1963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現武漢大學遙感學院)後,一直從事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教學研究和科研攻關。疫情發生以來,李德仁院士指導團隊,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是什麼動力,讓這位年過八旬的院士主動請戰,指導利用地理空間技術手段參與武漢保衛戰?李德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答:“我們家訓中第一句就是‘愛我中華、興我家邦’。國家有難,我不能袖手旁觀,要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現在身處一個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交叉融合的時代

問: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您和您的團隊做了哪些工作?

李德仁: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受到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看到消息後,我就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多做事,用智慧化的手段來應對異常情況。

1月25日起,我聯繫團隊成員,協調合作單位蒐集醫院施工前的照片,並與後面幾天的照片進行比對研究。工作組首先獲取2019年10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拍到的照片,全色多光譜影像顯示,擬建火神山醫院的區域當時無任何建築物。1月26日,醫院建設3天后的衛星圖片顯示,北區箱式板房基礎建築工作基本完成,其他區域也在進行。1月29日的夜間圖片顯示,醫院工地的夜間平均亮度是北側住宅小區的4.3倍、西側道路的9.48倍,說明工地上正在開展極其高強度的建設活動。1月31日的照片可以看出,醫院板房區域場地平整,地基建設已經完成,集裝箱板房已經批量進場。後來又對雷神山醫院進行了監測。我們把衛星照片發出來,既是為醫院建設提供數據支持,也是告訴大家,衛星在天上看,這兩座醫院建得很快。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中,人們關心火神山旁邊的湖水有沒有受到汙染。我提出用珠海一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監測。它有20多個光譜,可以從湖裡對高光譜取樣,把動工之前和動工之後做對比,看看光譜有沒有變化。同時,我們團隊又用中國的高分三號和歐洲的雷達衛星進行遙感監測。評估顯示,地表穩定,對水沒有汙染,醫院建設對周邊環境沒有造成損害。

問:除了這兩座醫院的建設,您所研究的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在抗疫期間還在哪些方面發揮了作用?

李德仁:地理空間信息學分成三塊:遙感、導航和地理信息。監測醫院建設用的是遙感技術。北斗導航定位用於提高精度,指揮交通管理、運輸物資以及醫院裡消殺、送飯、送醫療器材的機器人、4000輛保證醫務人員上下班的城市電動自行車等。還有智慧城市建設,把城市分成16000個100米×100米的網格,由下沉社區的幹部補充採集大量數據,實現網格化精細管理,在“四類人員”的隔離與收治中發揮了作用。這次能夠比較快地控制疫情,與時空數據集中、網格精細化管理有一定關係。

問:通過這次疫情防控實踐,遙感技術和大數據未來如何在應急管理中更好發揮作用?

李德仁:應急管理是國家的重大課題。疫情發生後,作為科技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智慧化手段應對疫情,更好地運用數據和技術手段降低損失。我們現在身處一個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交叉融合的時代,通過測繪、遙感等技術手段獲取各種時空大數據,通過地理空間信息、時空大數據實現自動化管理,比如,讓機器人、無人機更多地參與工作,可以在儘量不影響人們社會活動的情況下防控疫情。

中國的遙感技術這些年進步很大。汶川地震時,我們用了72小時才從外國同行那裡拿到一張遙感圖像。這一次兩座醫院的建設,我們當天8個小時內就獲得了數據。從發展方向看,一個是提高智能化程度,另一個是提高響應速度。我們現在的目標是,空間分辨率達到0.5米,座標的位置精度在亞米級,充分判斷的週期小於5分鐘,從拿到數據到服務用戶小於1分鐘。這種技術將來可以用於很多行業。

讓城市更聰明,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由之路

問:您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學生,我們注意到,您在大學期間曾經到海南畫地圖,後來又下放到水泥廠勞動,這些經歷對您今天的成就有什麼影響?

李德仁:1959年,國家決定在海南島種天然橡膠。因為橡膠長在坡度小於3度、水土不流失的地方,就把我們300名大學生拉去搞測繪。在海南島幹了10個月,做出300多幅地圖,這段難得的經歷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這批人不僅有理論也有實踐,後來很多人都到全國各地測繪局成為了骨幹。

“文革”期間,我被下放到石家莊水泥廠。第一年下車間當工人,學會了如何生產水泥電線杆。後來廠長認為我是知識分子,就把我調到化驗室當負責人。工作中,通過自學和實踐,與北京建設院水泥所的同志一起研製“新型硫鋁酸鹽水泥系列”產品,這種水泥凝固後很快產生應力,強度很高,後來被用在唐山大地震搶險中,還獲得了國家發明二等獎。

問:您真正開始全身心搞科研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時的情況怎樣?

李德仁:1985年,我結束國外學習後回國,申請的第一個項目經費4萬塊錢,第二個項目也只用了8萬塊錢,一切都是幹起來的。成功在於堅持不懈的努力,讀書要努力,思索要努力,創新要努力,實踐也要努力。讀書、思索、創新、實踐,達成目標不會一蹴而就,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問:許多搞科研的人,都要面對個人興趣和國家需要之間的關係,您是如何處理的?

李德仁:人的一生要活出個人的價值,就必須為社會、國家作貢獻。貢獻或大或小,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能夠把自己的興趣、長處和國家的需求結合在一起,那是我們追求的,但首先要做一個有教育、有素質、有利於時代的人,這個很重要。國家要發揮人才作用,個人研究也要圍繞國家的大目標進行。就像在這次抗疫中,很多醫生護士衝在前線,他們的興趣愛好可能不盡相同,但都選擇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問:3月2日,您進行公益直播,講授“讓未來城市更智慧”課程,為什麼要專門做這樣一個網絡直播?

李德仁:這次主題為“智慧城市”的網絡公益直播,最多有18萬人同時在線,累計有36萬多人聽了這節課。在我看來,智慧城市是通過城市二維、三維的空間信息框架,利用物聯網、雲計算、5G等技術,實時採集人、車、物在空間中的動態數據,再通過城市的智慧大腦產生正確反饋,進而指揮城市運營。

地球是一個物理空間,把地球上的東西數字化後放在網上去,就是數字地球。智慧地球則是數字地球加上物聯網,它支持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參與和溝通,提供面向IP的新服務。智能交通、遠程醫療、戶外流媒體、數字家庭、車載娛樂信息及遠程信息服務實現後,人類的智慧地球時代也就到來了。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從現實城市、現實地球到數字城市、數字地球,再到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20多年的發展中,中國趕上了這個機會,有超越的速度和可能。進行直播,就是要告訴更多人,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可以讓城市變得更“聰明”。

家訓:愛我中華、興我家邦

問:您在德國攻讀博士,只用兩年半就完成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學業,什麼原因促使您畢業後立即回國?

李德仁:我是1982年前往原聯邦德國波恩大學進修的,1983年轉入斯圖加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後回國。我還記得,當時是2月份答辯,2月25日回國,3月5日回到武漢測繪學院開始授課,我在海外就把教案寫好了。

在我看來,國家送我去留學,我一畢業就回來很正常。祖國是母親,我們不能和母親講條件,這就像你不能回家看媽媽前先問,你給我吃什麼、住什麼房間,條件不好我不回家。我出國的時候是講師,回來還是講師,出國前住在哪個房子,回來還住那個房子。現在條件好了,但是千萬不要把它作為一個回國的條件,回國就是要報效祖國的。而且國家也有渠道資助科學研究,各種基金項目、重大專項計劃,只要有本事就可以申請項目,可以有多種渠道成就自己。

問:您後來有機會到瑞士任教,當時一年就可以賺夠“這輩子的工資”,為什麼放棄了?

李德仁:1991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向我發出了擔任客座教授的邀請,並提供給我6500瑞士法郎的月工資,那時候我在國內的工資只有幾百塊錢,但我只去了四個月就回來了。主要是擔心國內的研究離開我沒法繼續進行。

問:您的弟弟李德毅、堂弟李德群都是院士,“一門三院士”的原因是什麼?

李德仁:我認為這與從小接受的家風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們出生在江蘇泰州一個書香門第,曾祖父李貞發曾寫過一個80字的家訓,掛在老家的廳堂上。其中第一句就是“愛我中華、興我家邦”,就是說一箇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是第一位的。還有一句是“孝德永彰”,一個家庭要對內講究孝,對外講究德。

不僅如此,家訓還告訴我們要勤學苦讀、修身養德、奉獻社會等,包含了求學之道、為人之道和處世之道。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對人誠懇、關心鄰里、助人為樂、忠厚守紀、努力學習、勤儉治家。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作為一個小學生,要找一個文盲家庭幫助掃盲。我母親花錢買好掃盲教材,送到人家家裡去,我下了學就去教一兩個小時。1963年我畢業,母親跟我說,你工作了,要養上大學的弟弟妹妹。當時每月掙55塊錢,妹妹在南京大學,弟弟在南京工學院,我每月都要給他倆每人寄15塊,自己留25塊錢過日子。這些都留在了成長的記憶之中。

問:如何看待家風與整個社會風氣的關係?

李德仁:家庭是最能塑造一個人精神的地方,家風是培養人的第一關。有什麼樣的家教家風,就有什麼樣的作風做派,也就有什麼樣的事業成就。人從一出生就要接受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極為重要。家風家教可能隨著時代變化要做一些補充和擴展,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其重要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這種優良傳統必須傳承下去。

好的家風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社會風氣的好轉正是由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來的。我們國家現在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國際地位越來越高,這個時候,更要從新的高度來認識家風教育,守好家庭教育這一關。

問:新時代傳承良好家風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李德仁:我個人理解,首先應當教育孩子從小學會自力更生,靠奮鬥創造未來,取得人生價值。要告訴他們儘管現在條件很好,但是為了讓未來更好,要有動力、奮發圖強,啟發他們的能動性,給他們打氣。我在德國留學,觀察到德國年輕夫妻都是自力更生,不跟家裡要錢,兩個人一起去建設家庭。我們中國人更應當如此,要堅持自信自強、自力更生。

其次,要教育孩子堅持讀書。無論環境如何都要堅持讀書,帶著思索讀書,在思索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實踐。從小加強這種家風教育,中國年輕人就會一代強於一代,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就有希望。

中國人要自信,讓科學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問:您的老師王之卓和學生龔健雅都是院士,您認為你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李德仁:1978年,我在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的奠基人王之卓教授門下攻讀碩士,從事解析攝影測量研究。後來留校任教,從王之卓院士到我,再到我的學生龔健雅,我們都是留學後直接回來任教。我們的共同點是有一條從理論到實踐的路線,就是要堅持自力更生,開展團隊合作。人多力量大,大家團結協作,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看準世界學科前沿,組織老中青集中攻關。能出點子,能領著大家乾的時候,就是要幹。這也是武漢大學測繪學科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好傳統。

問:20多年來您堅持給本科生上測繪學概論,為什麼?

李德仁:這麼做的原因,一是源於自己的經歷,我在進入大學前,對專業是朦朦朧朧的,當時聽說做導彈火箭是最好的專業,數學就是研發導彈的基礎,所以報考了北京大學數學系,但沒有被錄取。我不想學生也像我一樣懵懵懂懂。二是讓學生一入學就知道到這裡來要學什麼,學科發展到什麼程度,該怎樣進行專業學習。三是由院士講這門課,有經驗有權威,會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專業,對這個專業產生更大的興趣,聽了後就安心學習,樹立更長遠的目標。

問:您一生從事科研,您認為做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德仁:一是自信,幾十年來中國的巨大變化證明中國道路是正確的。中國人要自信,要更加努力,自強不息,讓我們的科學技術和學科走在世界前列。我們不能只滿足於是一個大國,還要做一個強國,把我們這個民族振興起來。

二是科學研究一定要謙虛,實事求是。我們跟先進國家還有差距,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差距。看到差距去努力,就可能在這個點上會超越過去。

三是要自強,要從學科前沿和國家需求出發,敢於超越前賢,開拓和引領新的研究方向。我們正在推進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一體化,實現空天信息實時智能服務,就是我和我的團隊正在努力攻關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