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體育產業乘著東風奔向輝煌未來

經濟視野網4月20日電(趙竹帛)

2019年,隨著更多高水平賽事的落地和全民健身的火熱開展,哈爾濱的體育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東風。我們開始選取小切口切入,引入冰盤項目填補亞洲空白,成立了中國首家冰盤協會,以2019年10月進行的冰盤中國杯為試點,深入探究冰城特色化體育產業發展新路,為今後哈爾濱體育賽事的市場化運作在深度、廣度和厚度上都提供了成功的範本。在這次比賽的籌備過程中,我提出了“既要‘靠市長’,更要‘靠市場’”的理念,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的辦賽思路。他們從實際出發,突破性地採取了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了辦賽模式上的大膽創新,委託亮悅冰盤運動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賽事承辦、運動員接待等具體事宜,並負責賽事的市場化運作,市體育局提供賽事指導,更多地依靠市場化手段進行。這樣一來,賽事的舉辦打破了體育部門壟斷的壁壘,撬動了社會資本注入到體育賽事中,實現了企業與市場、企業與企業的直接對接。而多方資本的運作,也為賽事承辦的質量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保證。

哈爾濱市體育產業乘著東風奔向輝煌未來

哈爾濱市成為世界輪滑馬拉松舉辦地 朱國棟/攝

2019年7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哈爾濱市支持重大體育賽事活動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為重大體育賽事活動提供專項資金。我們希望通過這項辦法的實施,進一步推動哈爾濱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發展,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並通過資金引導,做大做強體育產業的市場主體,真正實現體育產業結構轉型和提檔升級。並在未來將體育產業打造成為哈爾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在引進和舉辦國際重大賽事時,經請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後,我們也有意將體育和旅遊有機融合。比如芬蘭蒂亞滑雪馬拉松在伏爾加莊園舉辦,有效帶動了冬季旅遊。夏天、秋天,伏爾加莊園不錯,但冬季伏爾加莊園一片沉寂。它在阿城、道外和香坊交界處,是經濟業態最落後地區,城鄉結合部,坑坑窪窪,包括道外華南城,沒有人氣,把這個賽事放在那,經濟業態可以提升。3000人比賽,而且國際來很多人,瞬間大家都關注了,就把伏爾加莊園搞活了。不僅是伏爾加莊園,整個哈爾濱東南地區經濟都會得以提升。我們在哈爾濱太陽島冰雪大世界搞冬季鐵人三項世界盃,因為現在哈爾濱的冰雪旅遊優勢在逐漸被瓦解、被侵蝕。我們在冰雪大世界搞這種世界級大賽,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和官員來哈爾濱賞冰樂雪,宣揚哈爾濱城市的魅力,展示哈爾濱的城市個性,展示哈爾濱的城市文化。

哈爾濱市體育產業乘著東風奔向輝煌未來

哈爾濱松花江帆船賽 朱國棟/攝

除了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三駕馬車”齊頭並進,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市的體育場館和設施也經歷了一輪大翻新。一是廢棄了17年的八區體育場改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已經在10月1日完工並對外開放。同時,我們的冰球館也在籌備改擴建,計劃將八區地區打造成“全民健身大本營”。二是我們在市區內打造了8個冰上運動中心(氣膜館),這在哈爾濱歷史上前所未有,橫向比叫無出其右,這在全國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大工程,沒有一個城市能和哈爾濱相比肩。我們市委、市政府拿出了極大的魄力,全力推動此項惠民工程,2020年要繼續建氣膜館,預計每個區、縣(市)都要有一個,做到9區9縣全覆蓋。另外,在全市757處城關鎮住宅小區和開放式公園安裝健身路徑9111件,澆建了89處公益中心冰場,其中哈爾濱大劇院門前沿江中心冰場是亞洲最大的中心冰場,這些都全部向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體育設施及場館的興建改造,既有我們全市人民對健康的美好需求,也有我們體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為我市體育工作助力加持、保駕護航。這些場館和設施為更多哈爾濱人參與全民健身提供了可能,也讓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真正做到了深度融合。

哈爾濱市體育產業乘著東風奔向輝煌未來

哈爾濱電競爭霸賽取得巨大成功 朱國棟/攝

在一系列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市體育局全體工作人員的凝聚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上任之初,領導班子提出了要帶領市體育局打政治生態翻身仗,也對隊伍建設、環境整治、幹部精氣神提高等方面提了具體要求。因為我們體育工作者不單要會搞體育,我們要內外兼修、兩條腿走路。一個人外表看著健壯、生龍活虎,裡面內臟和精氣神有問題,也不行。這是一個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我上任的一年中,通過“曬單子”(查擺問題及原因)、“開方子”(制定落實整改舉措)、“動刀子”(嚴肅查處突出問題)、“養身子”(厚植思想和工作基礎)、“邁步子”(推動全市體育工作步入新天地)等步驟,市體育局鞏固了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守黨的初心使命,努力將精神狀態、工作質態推向新高度,政治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在這個過程中,市體育局還牽頭舉辦了“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迎八一復轉軍人座談會”、“迎十一文藝匯演”及“關曉東杯”市政府第二辦公區檯球友誼賽等一系列活動,把職工的精氣神提振了起來。

哈爾濱有著全國皆嚮往之的冰雪資源,而冰雪也賦予了哈爾濱這座城市時尚、包容、風情、運動、活力的城市品位。如今,哈爾濱冰雪體育的壯麗畫卷已初具規模,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三駕馬車”的齊頭並進,也讓哈爾濱體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哈爾濱體育的“掌門人”,我倍感驕傲。同樣值得驕傲的是,我身邊有很多好朋友、好幫手。比如和我一起策劃各種職工活動,改善政治生態環境的楊薇、房耀文和辦公室的李越、楊曙光、楊楊、郭丹;比如監督指導我局牌打正章的楊柏林和駐體育局紀檢組的王振東、徐恩永、趙娟、李楊、紀博雯;比如幫我把“四個起來”的理念變成成果的王世軒和群眾體育處;比如多年主抓競技體育工作、經驗豐富的佘選新和競技體育處;被借調到創城辦的邵韻聲;大膽探索、努力實現體育產業破題的景曉峰和體育產業處。帶隊深入幫扶村扶貧的王東昇、周雁南,尤其是後期因特殊情況參與扶貧的韓秋偉、於洋、王喆能夠主動擔當,不辱使命,負責政務工作的由偉強、朱慧穎、楊婷婷、鄧琳、遇文丹,負責後勤工作的康大為、關曉東、潘瑞鑫,負責法治工作的李樹國、解放,以及呂蘊光、高豔領導下的冬訓中心,畢廣天、張綵鳳領導下的夏訓中心,付來斌領導下的體育運動學校、八區體育中心管理處,薛永鋒領導下的體彩中心,張劍琦領導下的體總秘書處,趙文娟領導下的游泳中心,白明領導下的體科所,李春雷領導下的冰球館,冉祥文領導下的人民館,劉魯安領導下的人民場,趙亮領導下的射擊中心,孫鳳春領導下的三體校,劉巖領導下的江上中心等廣大幹部職工。還有在本次疫情中,積極參與市委督查巡邏隊的11名黨員幹部和下沉至社區卡口擔任封閉管控工作的60名黨員幹部,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動下,我們才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但還是那句話,成績面前,我們不能安於現狀,我們有更長遠的發展目標。

哈爾濱市體育產業乘著東風奔向輝煌未來

中國(哈爾濱)滑雪馬拉松吸引了大批人士參加 朱國棟/攝

創建國際(冰雪)體育賽事之都,逢時遇運,勢當有為。通觀中外,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推動城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許多城市紛紛選擇以體育為突破口,創新性打造“體育城市”、“世界體育城市”和“國際體育名城”。國際上因體育賽事聞名世界,進而成為體育賽事之都的城市大有前例,“舉辦一次國際賽事,搞活一座城”的例子比比皆是。擁有知名體育賽事的城市,猶如擁有著名景點,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比如美國的尤金(田徑),英國的溫布爾登(網球),日本的東京(馬拉松),塞內加爾的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網球)。

創建國際(冰雪)體育賽事之都,諸事俱備,理應可為。哈爾濱是國內唯一享有“冰雪運動之城”(簡稱“冰城”)美譽的著名冰雪城市,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世界聞名的三大冰雪節慶活動之一。1953年舉辦首屆全國冰上運動會,之後舉辦過全國冬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等大型綜合冰雪體育賽事和一系列國際單項冰雪體育賽事。2019年至今,舉辦了冬季鐵人三項世界盃、中芬滑雪馬拉松、中國冰盤國際公開賽等一系列賽事譽滿國內外。今年,在9個區投資建設了8個室內(氣膜)冰上活動中心,閒置17年的體育場改造成全民健身中心,啟動了哈爾濱市冰球館改擴建工程。

創建國際(冰雪)體育賽事之都,上下同欲,謀勢善為。近年來,國內先進城市創建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基本做法均是全域(省市)共建。哈爾濱創建國際(冰雪)體育賽事之都,這不僅僅是體育部門的事,它需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省市一盤棋,共推共建。哈爾濱要突出抓好首創設計,著重在引進培育冰雪賽事下功夫;要在冰雪場館建設上下功夫;要在冰雪人才培養上下功夫;要在城市冰雪文化宣傳上下功夫;要在“體育+、+體育”上下功夫,發揮賽事流量效應、引爆效應、集聚效應、乘數效應,實現多領域、全方位、立體式的融合發展。

希望未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省、市相向而行,形成合力,以國際視野,對標國際賽事名城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等國內外一線城市,立足於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有利機遇,擇機承辦全運會、冬青奧會和冬奧會,將哈爾濱打造成為國際(冰雪)體育賽事之都。通過“體育+”“+體育”傳承哈爾濱城市文化的魅力,修復、滋長、提升、張揚哈爾濱的文化個性,提升城市品質和國際化程度,加持哈爾濱的文化旅遊發展及城市品位提升,讓其成為哈爾濱新的“城市名片”,讓全世界看到哈爾濱是一座洋氣之城、文化之城、運動之城、時尚之城、風情之城。

版權聲明: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