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的文章分享,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最近,遼寧葫蘆島有位母親,因為女兒不認真上課,不好好做作業,帶著女兒往海里走。

市民看見後以為她們要跳海輕生,趕緊報警。

民警趕到現場的時候,母女倆已經走到離海岸邊30米遠了,海上風浪不小,4位民警小哥哥手拉著手下水走到母女身旁,驚慌害怕的小女孩趕緊伸手往民警這邊夠,最終民警將母女拉回岸邊。

民警瞭解到,這位媽媽是因為一時想不開“嚇唬嚇唬”孩子,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

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最近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前久還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認真做作業,自己一時激動跳進河裡,被救上來的時候她崩潰大哭,說希望孩子能聽話好好學習。

極端行為,往往是源於全身心的愛

媽媽的極端行為固然是不理性也絕不應該的,但事出必有因,這些對孩子做出失控行為的母親,不是因為本性兇狠對孩子缺少關愛才這樣的。

恰恰相反,這樣的母親更多地是過於關注孩子,甚至是全身心撲到孩子的教育上,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愛好,生活裡只有孩子,從而給自己和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在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才導致過激行為。

然而,讓這些媽媽瘋狂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更多地反映出家庭層面上的複雜因素。

而首當其衝被眾多女性網友討論的,就是喪偶式育兒,在這些失控媽媽的身邊並沒有爸爸的身影。

可以說每一個瘋狂媽媽的背後,都能看到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


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喪偶式育兒,一個人的戰鬥痛苦不堪

日劇《坡道上的家》以一位母親殺女案作為線索展現了一部真實的家庭"恐怖片"。沒有家人特別是丈夫支持和理解,本應該幸福溫暖的家就好像是建在斜坡上的房屋,搖搖欲墜, 可能坍塌。

每天加班甚至不回家的丈夫,回到家就只知道躺在沙發上抱怨,妻子忙碌了一天卻得不到任何幫助,連認同都是一種奢望。


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甚至被認為:帶孩子就應該是媽媽的責任,做不好就是你的問題,是你沒有盡職盡責。

這一切是否很常見。

讓人印象深刻是劇中一對夫婦的對話,丈夫也是“喪偶式”育兒,他把對孩子的一點照顧,就說是對妻子的幫助。妻子說:“(養育孩子)是我們共同協作,而不是你在幫我。”

真實生活中,這樣的悲劇不是個例。

去年,福建漳州一位28歲的年輕媽媽石某梅帶著兩個兒子離家出走,最後找到的是母子三人的遺體。

她臨走前留下了一份“絕筆”信,裡面的內容更像是一份控訴。

不作為的丈夫、刁難的公婆、讓她和兩個孩子痛苦不堪。

每個瘋狂媽媽背後,都有一個袖手旁觀的爸爸,喪偶式育兒你痛嗎?


決絕的背後,是多少個日夜的無助和脆弱

為母則剛,在世俗觀念裡母親似乎被賦予了一個“萬能的角色”,擁有無限的能量。

但誰不是一邊摸索一邊成長,從一個被父母寵愛的女孩到成為母親,這是一門全新的功課。

媽媽們沒有開外掛,職場媽媽既要面對職場上的壓力,回家還要面對家務和孩子。孩子生病時的徹夜難眠,孩子上學後每天的輔導,孩子入睡後的等待的家務,你是否是一個人在默默承受。

即便是全職媽媽也絕不是看起來不用工作那麼簡單容易,她們全身心的投入在家和孩子上,沒有自己的生活、愛好,甚至連喘口氣休息一下的時間都沒有。

不要一味的譴責那些媽媽,請不要要求媽媽們既要賺錢養家,還要獨自育子長大。

其實大部分媽媽所求的只是在累的時候,有人能幫幫她,給她安慰和支持。

小結

《奇葩說》曾經有一道辯題:媽媽是超人真的是一句讚美嗎?

詹青雲在節目中說:“她們為什麼要變成超人?(因為)社會賦予了她們超乎男性的壓力,(所以)她們要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去承擔。”

馬東甚至調侃說,兩檔親子綜藝節目的名字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對啊,如果媽媽是超人,爸爸去哪兒了?

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我@遇見蘇西,歡迎轉發、留言、點贊,你的每一個互動對我都是鼓勵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