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施行“廢座撤茶”,引發“非茶不交,點湯送客”茶文化

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裡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趙匡胤施行“廢座撤茶”,引發“非茶不交,點湯送客”茶文化

茶始盛於唐,至宋影響力達到頂峰,不僅成待客“必需品”,更發展成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動者恰是宋太祖趙匡胤

960年二月,“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召宰相範質等議政。召見之初設座賜茶,與之“坐而論道”。範質行禮完畢剛要坐下,趙匡胤就說:“朕最近有些眼花,看不清東西,煩請愛卿將奏摺拿到朕面前。 ”範質上前遞摺子的空當,早已受命的內侍便把宰相的座位與茶全部撤走。範質回身欲坐,發現座位與茶都不翼而飛,只好站著搭話。從此,大臣們上殿議政再也不能與皇帝平起平坐。


趙匡胤施行“廢座撤茶”,引發“非茶不交,點湯送客”茶文化

宋太祖這一舉動,對大臣們而言,皇帝賜座賞茶就成了榮耀、就是給面子。如此一來,得到皇帝所賜御茶便成大臣夢寐以求的事。皇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而“賜茶”成了施恩臣子的妙招。

皇帝賜茶、大臣分茶、文人詠茶,喝茶習慣遍行於宋境,由此進化出了一系列與茶有關的習俗,“非茶不交,點湯送客”。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論續集》卷四謂:“迨至我朝,往往與鹽利相等,賓主設禮,非茶不交。 ”賓主對坐,桌案上總會擺著一副茶具、熱著一碗茶。

至於喝茶規矩,宋朱彧《萍州可談》卷一“茶湯俗”條說得明明白白:“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湯取藥材甘草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宋代迎客喝茶,送客喝用甘草香藥熬煎的湯水,即所謂“點湯送客”,這一習俗延續到元末。清朝以後,茶飲取代了甘草藥湯,送客時,端起茶杯就行。


趙匡胤施行“廢座撤茶”,引發“非茶不交,點湯送客”茶文化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最後小甲有話說:首先謝謝你氣質這麼美還來看我的文章~喜歡小甲的親們可以關注一下,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有想吐槽的可以盡情的在下方吐槽,小甲在下方評論區等大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