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兩口子那點事

先說這個標題夠刺激吧?其實今天要說的,雖然確實是兩口子的事,但可不是這個標題容易叫人想到的那些事兒,如果你想了,那你就是想多了。這就是標題黨。

今天要說的是夫妻之間的稱呼。

漢語詞彙語義豐富,同樣一件事,表達方式有多種多樣,常常搞得歪果仁頭大,就說這夫妻之間的稱呼吧,那是五花八門,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甚至於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情緒狀態,不同的環境場合,不同的談話對象,不同的年齡身份,叫起來也是大不一樣,但是亙古不變的恐怕就是“丈夫”和“妻子”了。

“夫”這個字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從一從大,“擎天承大之人也”,用於專指男人,如農夫、漁夫、車伕、縴夫等等。還有一種解字法叫二人為夫,二人說的是夫妻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所以丈夫稱呼自己的妻子叫“內人”“內子”,謙虛的說法叫“賤內”,帶點鼓勵的說法叫“內助”,“賢內助”那是對好妻子的美稱。而妻子則稱呼自己的丈夫“外子”。

“丈夫”這個詞的由來,一種說法是說在遠古時代,無論耕種狩獵還是戰爭,全靠男人秀肌肉,真正的實力為王,所以都希望男人高大強壯,按那時候的標準一般需要達到一丈,當時的一丈約為七尺,這就是“七尺男兒”的由來。身高一丈的男人,則為“丈夫”,久而久之,就這麼叫開了,一直到今天。因此,“丈夫”並不是女人配偶的專屬稱呼,還是男人的泛指,《穀梁傳》裡說“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是說男人二十就可以稱之為丈夫了。還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話叫“無毒不丈夫”,那可不是說做丈夫的都心黑手辣,否則哪個女人還敢把自己嫁出去?那是指一般男人而言。其實這句話也是以訛傳訛,人家關漢卿最初說的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那是說做人要有肚量,有胸懷,小肚雞腸的那不配是個男人,有作為敢擔當的男人才能稱之為丈夫,“男子漢大丈夫”是也。不過作為女人的擇偶標準,身高這一條倒是歷經千年都沒有改變,直到今天,似乎還是很多女孩選擇男朋友的必要條件。

關於“丈夫”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古時候男女授受不親,普通的男女關係走在路上,兩個人的距離必須保持在一丈開外,否則就會有要耍流氓的嫌疑,只有夫妻才可以在一丈以內,所以叫做“丈夫”。原本我還覺得這種說法有點不靠譜,但是寫到這倒讓我想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會兒,談戀愛的青年男女,據說走到馬路上,就是要保持這麼個距離,否則真就叫小腳偵緝隊當流氓給抓起來。想到這我還真就信了。

“妻”最早見於《易經》“入於其官,不見其妻。”這是解釋卦象時說的,倒黴男人要是走了背字,連老婆都能給搞跑了。還有《詩經•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也有了“妻”這個說法,但是那個時候“妻”是有使用範圍的,《禮記》講“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就是說平民百姓才能叫“妻”,“妻”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那還是後來的事。

《詩經》那個時候,人們感情還很淳樸,特別是男人還沒有那麼多權力慾和佔有慾,也沒有太多的優越感,因此男女地位還算平等,夫妻之間互相稱為“良人”,比如“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個“良”有好的意思,美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好人兒、美人兒,這算是夫妻之間一種愛稱吧?有點像今天的“親愛的”。據說到了唐朝夫妻之間仍然保留著這種稱呼。

良人的“良”字,加一個右耳旁就成了“郎”,代表男生,也可以看做是對丈夫的暱稱,所謂情郎,剛結婚的那叫“新郎”;加一個女子旁就成了“娘”,代表女生,剛結婚的就叫“新娘”。郎啊郎地叫有點太肉麻,所以後來在郎後面加一個君字成為“郎君”,就顯得文雅了很多,不那麼起膩了,還有與“郎君”的意思差不多的“夫君”。娘後面加一個子字就成了“娘子”。“君”這個字本來是隻有君王才可以用的,以夫為君,裡面就有了男尊女卑的意思。

西漢時期出現了儒學歷史上一個重要人物叫做董仲舒的,他不遺餘力鼓吹儒學,奠定了在封建社會統治階層獨尊儒術的歷史地位。就是他提出“三綱五常”的概念,成為儒學的核心價值觀。他認為,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關係是老天爺決定的、與生俱來的、永恆不變的。什麼關係呢?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有了三綱這道緊箍咒,算是徹底坐實了女人對於男人的附屬地位,從此以後,妻子對丈夫的稱呼越來越高大上,比如宋朝開始出現的“官人”,讀過《水滸傳》的都知道,裡面那些女子們就是這麼稱呼自己丈夫的。官人,為官之人,不管是不是真的在朝為官,在家裡總是可以過一把官癮的,對老婆耍起官威來,那是一點也不含糊。除了“官人”,還有叫“相公”的,那就更不得了,因為“相公”一詞在宋朝那是對宰相的稱呼,後來發展為婦女對自己丈夫的敬稱,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是一般的官員,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達到極盛,而這時候做妻子的,也只配叫做“賤內”“拙荊”。都說做父母的望子成龍,又有哪一個妻子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個成功人士呢?官本位的封建時代叫“官人”“相公”,市場經濟時代自然就有了“老闆”“老闆娘”。

到了近代,開始流行“先生”“老公”和“太太”“夫人”“老婆”的稱呼,一直到今天還是如此。“先生”最早是指年長的人,對應的是“後生”。年長自然閱歷豐富,見多識廣,後生有什麼不懂的就會去討教,所以“先生”就成了對老師和有學問人的尊稱,這在《禮記》裡就有了記載。有的地方把醫生也叫先生,恐怕也是這個意思。到了今天,對有學問的人和德高望重的人,以及比自己年齡大或者職位高的人,還是要尊稱先生,包括特別有建樹的女性,比如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以及當今詩詞大家葉嘉瑩,大家都是以先生相稱。“太太”的稱呼最早見於西漢,開始的時候是對皇太后的尊稱,後來逐步在貴族婦女中流行,明朝的時候,只有一定官職以上人的妻子才能稱“太太”,到了清朝才開始普遍使用,一直到今天。“夫人”者夫之人也,這個稱謂比“太太”產生的要早,在《禮記》裡面就規定了,只有諸侯的妻子才可以叫夫人,漢代以後沒有了諸侯,就規定王公大臣的妻子才能叫夫人,唐朝以後的朝代,皇帝表彰官員,加封官員的母親或者妻子叫做誥命夫人,本人是一品官就叫一品誥命夫人。

相對來說,“老公”和“老婆”的稱呼歷史要短很多。“老公”最早是指的是太監,所謂公公,所以我懷疑女人叫自己丈夫老公,是不是有一種報復心理在起作用。而“老婆”是指上了年紀的女性。這裡還流傳著一段佳話呢,說的是唐貞元年間,有個叫麥愛新的人,看自己妻子年老色衰,就想棄舊納新,不好意思明說,於是寫了一副對聯的上聯故意放在案頭,叫做“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他妻子看到後,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麥愛新讀了,被妻子的才氣打動,便放棄了再娶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非常高興,揮筆寫下“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看後回了一句“老婆一片婆心。”從此夫妻之間便有了“老公”和“老婆”的稱呼。

“愛人”這個叫法最有時代感,歷史也最短,據考證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出現的,最早見於新文學作品之中,郭沫若有本詩劇《湘累》,其中寫到:“九嶷山的白雲喲,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喲,有汐有潮。我的愛人喲,你什麼時候回來喲。”但在那個時候,“愛人”一詞只是用於自己喜歡的異性,更多的時候是指情人關係。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大批受新文化運動薰陶的青年知識分子奔赴延安,給延安帶去了一股清新的文化氛圍,夫妻之間開始流行用“愛人”這個稱呼。由於叫“愛人”沒有性別歧視,最能體現男女平等,所以新中國成立後,“愛人”的叫法迅速遍及全國,成為我國的特色,此時“愛人”沒有了“情人”的含意,只是“妻子”或“丈夫”的專指,而且剛解放的時候稱呼“愛人”,不僅是革命和進步的表現,還成為一種時尚流行,有點像現在說“親愛的”。

說到“親愛的”,這個詞還是源於英語“darling”(達令),算是舶來品,不過在中國古漢語裡,其實早就有“親愛的”一詞的替代語,那就是“卿”字,在用於男女之間的時候,顯然就是“親愛的”之意,而且比“親愛的”感覺似乎更加纏綿,有一個成語叫“卿卿我我”,所反映出的情感溫度,絲毫不亞於“親愛的”。在《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他妻子總是不喊他相公、夫君,而是“卿”,其實就是喊“親愛的”,這讓王戎覺得有點肉麻,便拿禮教作幌子,說這樣喊不合禮制,要她改口(“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而王夫人卻振振有辭,說:我是因為愛你,才喊你親愛的,如果我不能喊你親愛的,那該喊誰?或者你又想叫誰喊你親愛的?(“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一句話說的王戎再沒有話說。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不同時期常用的夫妻稱呼,古時候稱呼夫妻,還有許多雅緻的表達,不僅給人以無限遐想,也寄予了對夫妻情深的美好祝願。

首先是我們常說“伉儷情深”,這個“伉儷”指的就是夫妻,這個成語我們今天用的很普遍,但是古代卻是不能隨便用的。“伉”指匹敵,相當;“儷”指配偶。身份不匹配、能力不想當、情趣不相投的男女,是不能稱為“伉儷”的。《左傳》記載了一件事,說是晉平公的寵妾少姜死了,魯昭公前往晉國弔唁,到了黃河邊,晉平公派人去給攔下了,說:“非伉儷也。請君無辱。”意思是少姜不是我的正室,我們不算伉儷,按照禮節不需要您親自前來弔唁,她沒這個資格,您來了就辱沒了您了。

古時候夫妻關係還有一個稱呼即“秦晉”,兩家聯姻男女結合叫結下“秦晉之好”。這個成語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為了實現霸業,主動與晉國結好,於是晉獻公將女兒嫁給了秦穆公,這就是“秦晉之好”的開端。後來秦穆公為了籠絡晉國,將女兒嫁給了在秦國做人質的晉國太子,再後來晉國太子偷偷甩下秦穆公的女兒,跑回國去做了國君,秦穆公大怒,將女兒改嫁晉公子重耳,並幫助重耳殺回晉國,推翻自己的侄子做了國君。三次“秦晉之好”,劇情越來越狗血,但是可見秦穆公是個精於算計不肯吃虧的人。所以這個詞起初就是用來指秦晉兩國的政治聯姻,後來被人引用。

“琴瑟”也常用來比喻夫妻關係。琴和瑟本來是兩種樂器,合奏起來聲音悠揚悅耳,所以古人就用“琴瑟”比喻夫妻關係和諧融洽,《詩經》就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後來逐漸成了夫妻的一種美稱,分外雅緻。

至於民間很多通俗的說法,所謂“他爹他娘”“當家的掌櫃的”“那口子”等等凡此種種,還有“心肝寶貝”這些私底下的悄悄話,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