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高中的時候這本書就在書架上了,一直以為這是一本講愛情的小說,所以沒有打開它。這本書的內容也很應景,本來我應該到學校整理宿舍了。結果因為武漢發生的災難,在家裡留到現在,所以才有時間看一看1986發生在蘇聯的災難。


切爾諾貝利的哀鳴|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01序幕

看序幕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本講去切爾諾貝利滅火的消防員和他妻子的愛情故事的小說。這的確是生與死磨礪出來的愛情,在知道丈夫相當於核子反應器的情況下,在被醫生和護士勸阻無數次的情況下,發了瘋似的要和丈夫在一起,寸步不離地照顧他。


在看到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文章,我才發現這不是一本小說,而是紀實文學。作者採訪的那些在切爾諾貝利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而記錄下來的文字成了這本書。



02災難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這場災難。人民的敘述過於鮮活而有力度,讀者只能抱以沉默

。誰也不知道災難是怎麼發生的,知道的人已經死在災難裡了。


消防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幾乎沒有多少裝備就衝進火場滅火了。隨後是從各地召集的士兵、建築工人、共產黨員,他們有些知道自己要去什麼地方,有些不知道;有些樂於成為英雄,有些不願意。

一些士兵去填埋廢棄物,一些士兵維持地方秩序,一些士兵清理反應爐。

但是不論是幹什麼的,他們大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即使這是一場戰爭,他們也不知道敵人是誰。他們也不被允許透露信息給民眾。他們中有些有輻射測量器,有些沒有。


切爾諾貝利的哀鳴|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不過不管有沒有,測量器的數據和報紙上的數據都相差甚遠。因為如果有士兵受到超過25倫琴的輻射,他的長官會因令部屬中毒一事去坐牢,所以沒有士兵接受到超過25倫琴的輻射。


國家規定的補償金比較高,但是幾乎沒有多少人是為了錢去的。大部分人出於軍人的職責,蘇聯人的榮譽,共產黨員的信仰以及對國家的信任。



03不知道

當地的民眾更是什麼都不知道,有些流言在當地傳說,但很快就成為了西方國家的陰謀。民眾不太能理解核輻射是什麼,它看不見摸不著,讓人無法對它警惕。


部分地區的民眾被政府強行帶離了汙染區,有些地區則被劃分為乾淨區。儘管它們之間沒有隔多遠。輻射區的所有物品都應該被處理,但是還是有大量物品被偷偷帶出去流入市場了,不僅包括器具,還有食物,未離開的原住民依然使用著這裡的一切。在這裡待久了的士兵也拋去了開始的恐懼,變得不在乎起來。


切爾諾貝利的哀鳴|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04知道

當時的人們大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總有少數人知道,有人選擇了閉口不言,有人想讓民眾知道真相。民眾最相信的就是政府,於是物理學家希望政府能夠讓民眾重視起來。


而政府拒絕了物理學家的建議,僅僅是因為這樣會造成恐慌。政府既沒有告誡疏散民眾,也沒有把準備好的物資發放給民眾抵抗輻射。一切僅僅是為了不要恐慌,為了自己的官位。

“這是何等的權力!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這已經不僅僅是欺詐和謊言,這是對無辜人民的戰爭!”物理學家感嘆道


05尾聲

閱讀到這本書的尾聲時,腦海裡有一個問題若隱若現:民眾的知情權到底多麼渺小?當災難發生時,人民的生命安全竟然不是最重要的。穩定高於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白俄羅斯政府為此傷害了多少人民?白俄羅斯政府真的有權利決定人民該知道什麼,不該知道什麼嗎? 政府才是應該被監督的那一個,我們要努力做到把“權力關進籠子裡”



06背景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一連串爆炸震碎了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存放燃料棒的四號反應爐,切爾諾貝利核災成為二十世紀最嚴重的科技浩劫。


對於ー千萬人口的小國白俄羅斯來說,那是國家級的災難。……切爾諾貝利災変則讓該國失去四百八十五座村莊和居住地,其中的七十座永遠埋在了地下。……今天,每五個白俄羅斯人中就有一個住在受輻射汙染的地區,總數為二百一十萬人,其中七十萬是兒童。


切爾諾貝利的哀鳴|一個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作者:閒書樂,一個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支持性別平等,正在克服懶惰與怯懦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