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有讀者問我:

“你說那些原本活潑開朗的人,後來為什麼會變得鬱鬱寡歡和小心翼翼呀?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我說:

我們不能定義一個人經歷了什麼,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因為事情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心情,影響一個人的心情,

關鍵是看“他如何對待這件事”

有人摔了一跤起來後抱怨自己為什麼會那麼倒黴,然後破壞了他一天的心情。

有人摔了一跤起來後一句話不說,拍拍身子就走了,當做沒發生一樣。

這就是每個人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你敢說他因為經歷這些事情就不開心了嗎?不一定吧。

但我們也不能完全說與這件事無關,畢竟這件事真的讓他很不開心。

我相信每個人心情不好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是以往經歷帶來的潛意識反應。

NO.1

我有一個讀者,小時候被媽媽關在一個小黑屋裡,一關就是半天。

她一直破開喉嚨喊媽媽,讓她開門,但媽媽就是不給她開。

她待在裡面非常恐懼,非常無助,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從那天以後,她不敢關燈睡覺,只有房間亮起來她才能睡著。

因為她害怕再一次嘗試小時候那種無助、恐懼的感受。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她也不敢走夜路。

因為她害怕有人會像她媽媽一樣,強迫她去做那些讓她害怕的事情。

經歷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也影響了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

而這位讀者的膽怯性格,就是以為經歷帶來的結果。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她對黑暗的恐懼,就是她以往經歷造成了她怕黑這件事。

所以,決定一個人性格的原因,是以往經歷帶來的潛意識反應,而不是經歷本身。

但有一點我很清晰和確定,那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從前非常活潑開朗,而後來變得鬱鬱寡歡的原因。

因為他正處於一種糟糕的人際關係中。

NO.2

我們會發現活潑開朗的人,都處在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氛圍中。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這些活潑開朗的人,身邊都有好朋友在,或者說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況且一個人的時候,很難做到活潑開朗吧。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而那些鬱鬱寡歡,總是不開心的人,他們都處在一段糟糕的關係之中。

我們會發現這些人總是很孤獨,因為沒有朋友陪他。

或者說他跟這些人玩得根本就不開心,經常鬧矛盾,所以才會讓他產生糟糕情緒。

沒有人能夠提供快樂的條件,長期以往,不開心是必然的事情,甚至抑鬱。

人的快樂,一定是源於良好的人際關係。

而不快樂,恰恰是因為處在糟糕的人際關係中。

每一種糟糕的人際關係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狀態,甚至經歷過某種糟糕人際關係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狀態。

這些人際關係包括父母、朋友、戀人、工作同事等。

所以我判斷,不開心的人,一定是有過某段糟糕的人際關係經歷。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後來跟這位讀者聊了一會後,答案浮出水面,完全符合我的設想。

她豁然開朗的說:

“對的就是這樣,自從我與這個人出現矛盾以後,所有的糟糕事情都出現了,

感覺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對。”

我早就知道,他提問的問題一定是關於自己,畢竟人對自己最敏感。

但壞事情為什麼總是都是一件接一件的來?

因為他遇到所有的事情,都用消極的心態去解決,煩心事當然會越來越多,你當然會越來越不開心。

“踢貓效應”說的就是這些事情。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那解決方法,理所當然的就是改善跟周圍人的關係,或去建立一段新的良好關係。

最少,不要陷入兩難的境地,讓彼此都難堪。

但這偏偏是一個又深又廣的學問,無法通過一篇文章去解決這個問題。


但我有幾個好的建議推薦給你。

NO.3

改善人際關係的4個建議:

1.學會道歉

為什麼要學會道歉?因為大多數的關係破裂都源於拉不下臉面。

《前任3》韓庚和於文文的結束,就是因為兩個人都好面子。

沒有人肯去讓步,肯去承認自己的不足,從而變成陌路人。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很多事情明明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問題,因為拉不下臉面,而變得魚死網破。

理智地想想,真的沒多大必要。

2.學會理解

這個建議我本來想寫成“學會原諒”,但我又覺得人沒必要誰都要原諒,畢竟每個人的底線都不同。

所以我改成“學會理解”,不管是理解他人經歷,還是理解他人的情緒,都應該去學會理解他人。

如果他傷害過你,那你可以想象他為什麼要這樣對你,是不是你曾經傷害過他,或者是你觸及到了他的傷口?

再或者說是不是他以前被別人傷害過,所以他以這種傷害你的方式去保護自己?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裡說過:人會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自卑,從而獲取優越感。

當你對他人產生理解以後,便會給予他人寬容和善意,從而原諒他的過錯,達到跟自己和解。

還有就是,當他人感受到你理解他的時候,他一定會會變得開心,並且非常樂意與你做朋友。

畢竟,人喜歡跟理解自己的人交往。

3.學會讚美

一個人自卑是因為遭受了他人的打擊,一個人自信是因為收到他人的讚美。

人對他人的讚美是天然的渴望,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認可,因為讚美是一種力量。

當你讚美他笑起來好看時,他臉上的笑容會更多。

當你嘲笑他笑起來很醜時,他今後便不敢輕易笑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對他人讚美即是對他人的認可,對他讚美,他會更加樂意與你做朋友,兩人的關係會越來越友好。

人只喜歡給自己帶來陽光的人,而不是讓自己陷入黑暗。

3.學會傾聽

“多傾聽,少說話”在人際關係中,永遠是一句至上箴言。

要想讓一個人信任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掌握他的秘密。

而想要獲得秘密的關鍵,就是聽他說話,引導他把心裡話說出來。

這些東西或許太有心機,但換一種說法來說,

“多傾聽,少說話”即為尊重。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人在傾訴的時候,總是會滔滔不絕,一個接一個的心事跟你傾訴。

如果你從中打斷他,或者反駁他的觀點,那麼在別人看來就是不尊人的表現。

很多人不受歡迎的原因,就是總是反駁別人說的話,就偏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

這樣的人,能受人歡迎嗎?

打斷和反駁不僅很不禮貌,而且很討人厭。

所以要讓別人喜歡上你,就要多傾聽,少說話。

這是我給大家提出4個建議。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其實不開心是常態,開心也是常態。

許多人生氣並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自己需要一個情緒發洩的窗口。

要想讓開心成為常態,就不要被情緒控制,要做情緒的主人。

書籍《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中提出:

“當你情緒升起的時候,只要死死地盯著情緒看,你就不會被情緒帶走,

因為此刻,你就是情緒的主人”

不要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更不要因情緒讓你不開心。

雖然以往的經歷並不讓人歡喜,它總是帶有許多傷痕,但它也算是一種讓人成長的經歷。

當你把所有不開心,當成使自己成長的契機時,情況會大不相同,開心也會成為常態。

願你的不開心能夠被治癒,願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被關進小黑屋那晚,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木霖大叔:一個溫暖、有趣、三觀極正的大叔,陪伴你度過所有不開心的時光。

(你發的私信,大叔都會回覆)

#情感# #不開心#

#情感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