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養就寫在你的尊重裡

《01》

近日,一段老人佩戴自制 “勿需讓座” LED顯示牌做地鐵的視頻爆紅網絡,溫暖了無數人。

你的教養就寫在你的尊重裡

老人名叫劉增盛,大連人,今年已經是76歲高齡了,退休後他堅持工作,是旅順太陽溝膠片電影工作室的放映員。

劉增盛老人每天乘坐地鐵往返於大連和旅順之間,單程坐車時間超過1個半小時!

高齡、遠程、工作這些無一不能成為被人讓座的理由。

但劉大爺卻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易”, “我自制顯示牌就是為了不給年輕人添麻煩”“自己身體好,站著完全沒問題”為了避免年輕人為他讓座,他還故意挺起腰板。

老人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尊重的意義,網友們也尊稱他為“硬核老人”。大連地鐵為了表揚他的行為,贈送他週年紀念卡一套。

很多時候,別人對你的尊重只是源於你對他們是否尊重,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就是最好的教養。

《02》

越是有教養的人越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

美國前總統哈里斯有一次和孫子一起乘坐馬車出行,路上遇到了一個黑人奴隸,奴隸看到總統過來就站在路邊,向他們脫帽致敬。哈里斯總統見到也向他脫帽還禮。

你的教養就寫在你的尊重裡

孫子看到後大為不解,說爺爺你怎麼能向一個奴隸致意?哈里斯笑著回答:“孩子,你怎麼能讓一個奴隸都比你有禮貌”。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一次招待印度客人,餐後印度客人把用來洗手的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的也喝了,大臣們紛紛效仿,成為美談。

馬雲說過:權威是你把權給別人的時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權利,你懂得傾聽,懂得尊重,承擔責任的時候,別人一定會聽你的,你才會有權威。

無論是美國前總統還是英國女王都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他們懂得教養的重要。更懂得如何去做,才是最好。於是他們的故事被大家傳頌和效仿。

《03》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住在城市裡面,城市裡面多是高層,條件好的一梯兩戶,條件差的一梯甚至十幾戶。這時候每家垃圾的處理就成了大事。

我親眼見過有的住戶直接把垃圾從幾十米高的樓上趁人不備扔下去;

也有的人是把垃圾統統扔到過道里,即使它發出了不好的味道,也不肯下電梯時拿下去,只等著清潔人員替他拿下去並清理那些地上的湯漬;

我內心很鄙視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對別人的生命、別人的財產、別人的勞動都不夠尊重。

高層拋物,砸到人或者物品都是對別人的一種傷害,自己的垃圾不親自處置,要清潔人員收尾,是藐視他們的勞動。

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曾說過: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同樣是垃圾處理,我的一位表姐就處理的很好。

她家住在23樓,有兩個活潑好動的小孩,並且他和她的先生都很熱衷於廚藝,這樣就造成她家每天都有不少的垃圾要清理。

表姐每次都不厭其煩的把它們分類放好:

如果是紙盒之類,她就把它們拆開後襬放整齊;

如果是剩的主食饅頭、燒餅之類,她也會用垃圾袋放好;

如果是湯水類,她會專門找一個空餐盒或罐子承裝起來,如果實在沒有,她就會多包上一層垃圾袋,最後把它們帶下樓去,放到垃圾桶裡。

有的鄰居笑她傻,說:“咱們交著物業費,那些清潔工就是給咱們服務的,你幹什麼替她們做這些?表姐不想申辯,只說自己習慣了。

過了一個月,有一天上午忽然下起大雨。表姐在單位想起公公送來新買的蒜就放在露天陽臺的小角落,這麼大雨淋下來,蒜怕是要被大雨淋溼了。

其實蒜溼了、壞了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公公是個節儉的人,知道後肯定是要生氣的。

下班後,表姐急急忙忙的上樓,卻看見陽臺角落乾乾淨淨。正心下納悶,轉頭卻看見,一頭頭的大蒜已經被人摘了下來,剝去了破損的表皮,整整齊齊的放在袋子裡,掛在自家的門把手上。

裡面還有一張小紙條:下雨了,我怕蒜會壞,替你收了。

字不漂亮,但很整齊。

表姐在那一刻,開心的笑了。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其實,教養離我們很近。

教養就在老人“勿需讓座”的指示牌上;教養就在一國之尊的“致敬”、“喝水”上;教養就在普通人的“處置垃圾”上…

教養就像吃飯穿衣那樣簡單,又那樣重要。想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不難,從尊重開始就好。

老愛幼、幼尊老;上敬下、下尊上;你尊我、我饋你。

因此,不要輕視尊重的力量,它體現了你的教養。

你的教養就寫在你的尊重裡。

你的教養就寫在你的尊重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