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不少的家長經常會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有很多壞習慣,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習慣愛好都挺好的,但是自己家的孩子卻那麼讓人頭疼呢?事實上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這個問題,真的有很多家長放大的說法,畢竟別人家孩子在自己面前是不可能暴露缺點的,而同樣別人的家長看自己的孩子也同樣很優秀。真的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難以改掉的壞習慣,那麼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是這個孩子缺少了一些心理養分,家長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改變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懲罰,這樣的話對孩子會有傷害。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首先一定要了解,為什麼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關鍵原因就是先天因素影響,由於孩子年紀還小,所以並不太懂事,他們養成的壞習慣自己並不會察覺。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對自己都是較為鬆懈的,所以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壞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相對舒服的一種生活方式。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在生活中,也喜歡用一種舒適的方式生活,所以對於小朋友來講就更是如此了。每一個人都擁有一種天性,會有優點也有缺點,所以此時他們的缺點和優點一定是相互對立的。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家長在此刻應該做的是適當放大孩子的優點,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另外一方面一定要適當的讓他們受到一些壓制。但是此刻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壓制是最好的呢?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把教育放在第二位。也許有很多家長說,如果是這種教育方法的話,那麼不就是讓孩子放任自流嗎?對於孩子來說,這正是他們想要的,事實上此時如果能夠更加關注親子教育,可以用一種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改變壞習慣才是最佳的選擇,也是家長情商的體現。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我們要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缺點,畢竟孩子的監護人是家長,有責任和義務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這種無條件的接納是給孩子一個信任,讓孩子在信任當中成長,可以告訴他們:如果你告訴我能改好,那麼我就相信你。當這種心理養分得到一定的滋養過後,很多小朋友在行為上確實會收斂一些。另外一方面是家長要學會正視孩子的小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此時也一定要適當的接納他們的情緒,會看到孩子背後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思。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想讓孩子改變壞習慣,就是要成為孩子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人,給孩子提供最獨特的安全感。一定要先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完全被信任和接納的關係,然後孩子的一切行為就能夠適當得到調整。對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則主要來自於家長對他的肯定以及信任,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在孩子養成壞習慣的時候大喊大叫,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正確面對孩子的問題。也許會有很多家長表示,如果孩子的錯誤實在過分嚴重,難道一點懲罰都不應該給他嗎?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家長在生活當中需要適當給孩子一些懲罰,但是這些懲罰則完全是應該出自於孩子知道自己錯了的前提之下。很多家長常說孩子只要勇於認錯,那麼就一定要原諒他們,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但事實上孩子的認錯態度再好,也一定要給他們適當的懲罰。要讓孩子明白此時的懲罰並不是讓他們難過,而是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要能夠考慮到這些方面,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壞習慣得以改正的幾率是很高的,畢竟教育孩子從來都是綜合性很強的話題。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掉,因為缺少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嘗試改變方法

最後一定要讓孩子有自信心,家長在生活中要學會讚美和認同孩子,一定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榜樣在他們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偶像,但是不管怎麼樣,孩子的第一個榜樣一定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所以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自己也有可進步的前提和空間。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同樣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或者出現不好的情緒,這一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極大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