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首先,對於量子力學部分,本科生可以看的資料:

看量子力學先從高數看起吧《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複變函數》《場論》《電磁學》《電動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學》《量子力學》

對於佛教理論,還是看看比較經典的 (本人非佛教徒,歡迎老師們推薦)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一,物質和意識測量.

在量子力學裡,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表明,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與動量的不確定性遵守不等式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

思考:公式的適用範圍?

量子化意味著我們在觀察宇宙時必然會影響它,這反過來限制了我們以任意精度進行測量的能力。

佛教裡面講的是:意識的本體是“一念不生”的境界,處於這種境界的人,面對素有事物都對境無心,這時意識處於不確定狀態,不住相。如來的法身其實不在任何具體的空間,不住相,又存在於任何地方;人的意念也是不住相,沒有任何具體的色相。

《華嚴經疏》卷二雲 ︰‘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二. 薛定諤的貓

有一種流行的觀點是說,這種沒有確定的狀態,一被觀察,就是人的意識一參與,基本粒子的波函數就開始坍縮了,電子就會出現在某個確定的位置,佛學派主要認為的意識一參與,基本粒子的波函數就開始坍縮了,就出現某種客觀實在。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薛定諤貓”佯謬假設了這樣一種情況: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

顯然,既死又活的貓是荒謬的,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薛定諤想要藉此闡述的物理問題: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從適用於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

“薛定諤貓”佯謬巧妙地把微觀放射源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旨在否定宏觀世界存在量子疊加態。

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已先後通過各種方案獲得了宏觀量子疊加態。

薛定諤的貓在哲學上的含義就是多重世界理論,即當一個事件發生時,可能有一種以上的結果發生。波函數塌陷是測量確定了疊加態中的一種狀態(概率的宏觀表現)。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三.牛頓第三定律.

因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所以意識能改變客觀世界.

大家想過沒有,牛頓第三定律說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我們的意識能夠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改變,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對吧?人的意識就是受外界客觀世界的影響改變了,隨時都在變化。那為什麼客觀世界就能改變意識,意識就不能改變客觀世界呢?

他就說意識是能夠改變客觀世界的,意識改變客觀世界就是通過波函數坍縮,就是使不確定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這樣來影響的。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因為我喜歡你,所以你也喜歡我....

四.量子意識和量子糾纏態.

“I would not call that one but rather THE characteristic trait of quantummechanics”----薛定諤

“我不想說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的一個獨有特性,而是在說,它是量子力學的終極特性。”-–- 薛定諤。

以兩顆向相反方向移動但速率相同的電子為例,即使一顆行至太陽邊,一顆行至冥王星邊,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它們仍保有關聯性(correlation);亦即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時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注意:適用條件?

量子意識就是將意識解釋為量子狀態。

佛學派認為:“大腦中有海量的電子,它們處於複雜的糾纏狀態,意識就是大腦中這些處於糾纏狀態的電子在週期性的塌縮中間產生出來的。這些電子不斷塌縮又不斷被大腦以某種方式使之重新處於糾纏態。這就是現在量子意識的一種基本觀念。這樣,意識就不光存在於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細胞之中,不只是大腦神經細胞的交互,而且也形成在宇宙之中,因為宇宙中不同地方的電子可能是糾纏在一起的。人在死亡的時候,意識就可能離開你的身體,完全進入到宇宙中去。”

佛法的修行,一直強調如何與佛菩薩“相應”。觀世音菩薩的32種應化身(可以化顯為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這三聖,梵王身、帝釋身等六天,小王身、長者身等五人,比丘身、居士身等四眾……),其實歸根結底,32種應化身,代表著法界眾生眾多不同的心願。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四.雲計算和阿賴耶識

雲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原文:Cloud computing is a style of computing in which dynamically scalable and often virtualized resources are provided as a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大乘密嚴經》卷2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

佛學派認為:“每個終端每時每刻都會產生無數的信息,這些信息原封不動的全部會被存在雲裡,即使這些終端壞了,給毀掉了,這些信息還是在原封不動的保存在雲裡面。你不知道他在雲的哪裡。雲也沒有一個實體的存在,但是這些信息永遠會被存在那裡,不管這個終端發生了什麼。"


量子佛學的基本觀點

特別說明:本人認得很多佛教朋友,為人特別贊,我對佛教也是保留尊敬,科學在不斷質疑中成長,聽說宗教一般不能否定,佛教理論最能自圓其說,歡迎大家發表看法和觀點,有感於某日看到某人討論,今天找了些資料,看到一點點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