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問:你認識82年生的金智英嗎?

答:金智英是誰?

在小說和電影裡,她是一個生在類似大部分韓國家庭的普通女孩,家裡有嬌寵的弟弟,學校裡女孩子比男孩子受到更多的束縛,社會上男人的事業地位要遠遠優越於女人,家庭裡妻子永遠要比丈夫對孩子和家務付出更多的心力。

她是金智英,她也是作為女人你我的影子。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童年

金智英的童年時代裡,奶奶當著外婆的面不滿意媽媽只生了一個兒子,認為只有多生兒子才是圓滿,儘管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根本不見她。而金智英的媽媽也為了供哥哥們唸書犧牲了自己當老師的夢想。金智英的爸爸出差回來只給兒子帶回了昂貴的鋼筆,卻給女兒們買了便宜的筆記本。

因為女兒以後是會嫁出去的,所以從出生開始就不配從父母那裡擁有更多更好的資源,一切都得為兒子讓步。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學生

在校園裡,男學生是可以調皮搗蛋的,女孩子必須要謹小慎微的。智英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男學生跟蹤,幸好有位阿姨保護了她,爸爸知道這件事卻責怪智英為什麼裙子穿的這麼短?為什麼選的補習班這麼遠?

這是什麼思維?這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在很多案件中,女性受害者都遭受了這樣不公的對待。可怕的是,連自己身邊的親人都是這樣的思想,更何況社會上的其他人。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職場

畢業後的智英進入自己心儀的公司,充滿激情的她認為自己可以像女上司那樣在工作上做出成績。可是卻看到優秀的女上司,因為是已經結婚生子的女人而被另一個男上司冷嘲熱諷。而自己明明有資格可以晉升更好的崗位,卻因為“女人都要結婚生子”這個理由被組裡唯一的男同事取代了。

女人總是要面臨被陷入家庭和工作能否平衡的質疑聲中,而男人從來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家庭

智英嫁給了愛情,放棄了自己熱愛的工作而選擇全職在家帶孩子,即使有孔侑扮演的鄭大賢這樣的模範丈夫,也沒能避免患上育兒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好丈夫如大賢,智英對丈夫的幫忙很感激,但是正如朋友指出的那樣:這是幫忙嗎?這理所應當的。說白了就是分內之事,說幫忙反而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大賢是愛智英的,為了讓智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休育兒假,但是婆婆的強烈反對以及可能要面臨的經濟壓力,智英還是放棄了抵抗。

更何況那些本就在家庭生活裡缺位的男人,妻子要獨自一人面對並承受育兒和與社會脫節的雙重心理壓力,內心的痛苦和煎熬可想而知。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社會

智英帶著孩子出來,坐在公園椅子上喝咖啡也會被人挖苦說拿著老公賺的錢喝咖啡很悠閒;因為孩子哭鬧把咖啡灑了一地,旁人不滿的嘲諷她是“媽蟲”。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但是在亞洲國家,男權思想仍然佔社會主流,影片中表現出的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苛刻得不近人情。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儘管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中放大了許多家庭和社會矛盾,但是男人們高高在上傲慢的看著女人們理所當然的侍奉自己、為家庭操勞的現象,仍然不經意的充斥在家庭和社會的各個角落中,有時候連男人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潛意識裡這種思想的存在。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這部電影賺足了我這個二胎寶媽的眼淚,每次金智英內心掙扎的時候,我都感同身受。我有家裡的長輩幫忙照看寶寶,上班的時候沒有什麼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可是賦閒在家的這段日子裡,內心很掙扎、很抑鬱,即使有人幫忙帶娃,也覺得很累,所以我完全能夠理解金智英一個人帶娃的辛苦和無助。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很多女人看到片中的金智英,會覺得那就是自己的人生寫照。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現代社會會有許許多多的金智英出現?

今天我不談男權女權思想,也不會批判社會不公,只是想客觀的看待這種現象,來探討一下“金智英現象”背後的意義。

在封建社會及以前,男主外女主內是被社會普遍認可的,所有人也都心甘情願的遵守著這條規則,男人在外打拼賺錢,女人負責持家育兒,彼此相安無事,相夫教子,歲月靜好。社會的資源,文化的傳承都只對男人開放,女人似乎只負責傳宗接代,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因為大家認可社會普遍的認知,所以便不會心生不甘和疑慮,我想古代女人即使會患有抑鬱症,更多的是因為生存問題而產生的憂鬱。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因為古時候大部分的女性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經商、仕途也都沒有女人的位置,社會普遍灌輸類似於“女子無才便是德,將來嫁個好人家”、“男子讀書考學光耀門楣”的思想,已經明明白白的把男人和女人的人生道路規劃好了。女人便也不會有“金智英”式的迷茫和困惑,因為她們已經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什麼樣子的,雖然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因為文化和思想的封閉,她也不會想到其他的出路,只好本本分分的過完一生。沒有看到過希望便也不會有絕望。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大自然中總會有另類的存在,基因突變、環境變遷會改變自然界發展的方向;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則取決於教育的開放和思想的進步。封建社會,只有少數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兒唸書識字;到了民國時期,社會開辦女子學校,知識女性漸漸多了起來;再到現代社會,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接受初級教育,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導致了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社會價值,各行各業都有了女性的身影,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


金智英作為一個知識女性所遭遇的困境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改變總會帶來陣痛。社會文明的進步使女性獲得了教育資源,也和男性一樣成為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了社會的發展中。男性已經習慣了從祖輩那裡繼承下來的性別優越感,而面對與自己一樣優秀甚至是更優秀的女性,很多男人不願承認現實,便找來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貶損身邊的女性,給女性帶來更多的社會壓力,使她們能夠放棄與男性的競爭。


從某種角度來說,女性承受的外界壓力越多正說明男性的危機感越強,優秀的女性觸動了男人們原本應該擁有的社會地位和利益。影片裡金智英的女上司能力非常優秀,為了更好發展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外婆帶,就被另一位男上司百般刁難和挖苦,最後也只能一笑置之。那位男上司說的一番話背後的意思就是:你是女人就應該在家裡相夫教子,孩子教不好是做母親最大的罪過,為什麼要來職場和男人競爭,做的再好有什麼用?我覺得這就是那個男人的心裡話。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人類社會文明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金智英們也不會一直痛苦下去。影片裡最大的救贖便是金智英母親的存在,那一聲對丈夫的怒斥:有病的是女兒,為什麼要給兒子買藥!就是因為你一直這樣,所以女兒才病了!丈夫一言不發,又給女兒買了藥;弟弟也開始關心起姐姐來,安慰她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生病。

這讓我看到了金智英們的希望,只有優秀的母親才能拯救女兒們。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兒女們長大了,我會跟女兒說:媽媽不會催你結婚生子,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去過自己想要的有意義的人生就好;我會跟兒子說:要尊重所有的女性,尤其是你的妻子(如果結婚的話)。如果每個母親都可以以身作則,去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女,隨著一代一代人思想觀念的改變,我想這個社會是不是就會逐漸變成一個對女性更友好的社會。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其實,這樣的社會已經在慢慢的顯現出來,只是還需要些時間,畢竟文化和觀念的改變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影片中金智英的姐姐金恩英和金智英的女上司作為優秀女性的代表,有著堅韌的個性和強大的內心,她們的出現也在使社會加速成為於女性更友好的環境。

與亞洲國家相比,西方國家的思想更開放,女性所處的社會環境更寬容,受到的輿論壓力也會小一些,而此時女性沒能更多的參與社會的發展則是受限於自身性別的思想慣性。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向前一步》的書中認為,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是出於內在的恐懼與不自信。她鼓勵所有女性,要大膽地“往桌前坐”,主動參與對話與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懷著開放的心態,勇於接受挑戰,滿懷熱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去年年底,芬蘭議會投票選舉34歲的桑娜·馬林為總理,馬林政府內閣中19名部長有12名為女性。我想這足以說明,對女性友好的社會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了,以後這樣的社會(國家)也會越來越多。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影片的最後,金智英在親人和丈夫的幫助下,病情好轉,也開啟了自己的作家之路。我想這不是編劇為了想給觀眾一個滿意的交待而創作的完美大結局。作者是相信這個美好結局是可以實現的,社會始終在進步,金智英們也終究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我救贖的出路。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會有那麼一天,社會文明發展到新的高度,金智英們不再需要救贖,而是可以坦然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金智英式的迷茫與困惑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