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英語課總是走神兒,快高考了,怎麼辦?

煙雲濛濛


大家好,我是賽門大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我最想說的就是英語根本就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英語完全不同於數理化,如果沒有老師的指點的話,你是很難進步和提供的。理科的內容完全靠自己去悟,是效率很低很低的。可是,英語的語法內容都是死的,一本語法書把全部的語法內容就完全講完了。剩下的,更多地是你自己的英語的語感的建立,這就包括你的單詞量,你的發音,你的英文閱讀,英文寫作,英文聽力,其實,這些內容,你只是靠在課上的聽課,是根本無法提高的,這些內容都是你自己練出來的!

所以,英語課上你走不走神,我覺得也不影響你的英語成績。關鍵是,你要知道如何去提高英語成績,和如何去高效的學習英語,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紅鼠標


上課走神兒,還可以下面補回來。因為,多讀課文多刷題,多背單詞,可以彌補上課偶爾沒有聽講。反正英語嘛,多花功夫就可以了。


凱風吹蘭杜


上課總是走神,怎麼學也做不進去,是你的大腦拒絕學習的原因,一起看看吧!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從事教育的櫻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上課走神,是很多同學都會出現的問題,我上學的時候也有過,因為它煩惱不已,我們我為什麼會走神呢?我們應該思考一下,如何解決走神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走神這個問題,不只是你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有,尤其是青春期的學生,比較叛逆煩躁,更是會嚴重一些。

有的同學是有所有的課程都會走神,都聽不進去,一上課就自動進入走神模式,“一會下課要跟別人打籃球的,我要怎麼做才能進球呢?”“昨天看的電視挺吸引人的,感覺不錯,”“老師講的什麼呀?完全聽不懂,好想睡覺啊,別讓老師發現了。”直到下課,才能神魂合一,恢復正常。

有的則是個別科目走神,語文很喜歡,聽的特別認真,到英語課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會覺得自己聽不進去,學不好,老師上課再講一些新的知識點,自己不會的時候,自己早就走神了,抓都抓不回來。說的就是我,我上英文課的時候,完全就大腦放空的時候,有時候想努力聽課,但是聽不懂,我就有走神了,感覺我自己都控制不了。😰

現在我們要分析了,走神的特點是什麼呢?大家是不是都一樣啊?🤔我來告訴你,不一樣的,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種:學習能力弱的同學,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容易走神;老師上課講到“汗滴禾下土”了,有的同學“鋤禾日當午”還沒弄明白了,等反應過來,早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肯定會走神的。

第二種:上課隨著自己的興趣,不喜歡就不聽了,自主走神;喜歡歷史,覺得像聽講故事一樣,就能聽得根入迷。等到數學,就覺得沒意思,這個角那個角,一個三角形整的那麼麻煩,一點意思也沒有,就自動放棄聽課了。

第三種:這是關於學霸的,覺得老師有的地方講的簡單了,也會走神;學霸的世界我不懂,但是肯定是有的,總是趴著睡覺,玩別的,但是考試永遠高分,老師讓回答問題,也能輕而易舉的答對,這是大神,建議大家不要輕易模仿,否則後果自負。

第四種,習慣性走神,現在想好好學習,但是之前沒怎麼好好聽課,也是會容易走神的。

之前走神已經成為習慣了,現在突然轉變也是不容易的,慣性的過程也是不容易改變的,需要一段時間得調整,才能恢復過來。

這裡列舉的是一些代表性的,常見的走神現象,還有一些沒有寫出來,但是也是存在的。

我們為什麼會不由自主的走神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啊?

走神的時候,老師上課,同學討論的聲音,都不能影響自己腦袋裡的美好暢享,你們說你們的,跟我沒關係的狀態。但是,當老師說下課的時候,你能馬上回過神來,準備好出去玩。

這是為什麼呢?上課聲音那麼吵,都不能影響,只說一聲下課就能回過神來?

答案就是,網狀激活系統(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網狀激活系統

網狀激活系統是我們大腦的過濾器 。所有的學習均起始於感官(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信息接受,大腦持續不斷地收到來自身體感官帶來的信息轟炸。這些數據報告持續從專門的感官系統和感覺神經到肌肉、關節和內臟。這些身體感官不負責評估數據,僅僅是持續不斷地發送狀態報告。

在以每秒數百萬計字節獲得的感官信息中,大約僅有1%被大腦接收,意思就是說,儘管學生在⽼師教學過程中沒有集中注意力,卻並不意味著學生的大腦沒有在活躍。其實,學生大腦中的網狀激活系統,仍在集中注意力使感知信息獲准進入,只是進入皮層的信息不是老師當時候講授的知識而已。

怎麼應對孩子的走神情況呢?怎麼樣更有效的解決走神問題。

👍 我們可以這樣做:引導自己,將注意力放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們潛意識引導自己去學習新的知識,告訴自己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主導思想就會開始觀察其它的領域並收集想法。會關注上課的內容,老師有沒有講新的知識點,同學之間討論了什麼有用的話題,大腦保持隨時蒐集重要信息,在把這些聯繫起來。

也可以這麼說,網狀激活系統會摒棄或者忽略與己無關的事情,突出和關鍵問題有一丁點聯繫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就開始學習一些新的重要的東西了。

👍上課的時候,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我這節課要幹什麼,需要怎麼做,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當目標清晰的時候,網狀激活系統引導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所要學習的知識上,並且關注可以實現目標的事情。我們的大腦接收到這些指令的時候,就會變得專注起來,關注一切有關的知識,其它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 在學習的時候,加入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引導自己發現它有趣的地方。我們的大腦像一個小孩子,喜歡新奇有趣.與眾不同的事物。在感官信息發生變化時,大腦最容易接受的信息都有以下特點:新事物、與眾不同的、發⽣改變的、始料未及的。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加進去這些因素,可以讓你的學習更有效率。

👍注意緩解壓力,讓學習更高效。當學習處於⼀種能夠實際感知到的壓力狀態下時,新的信息不能自由地通過杏仁核的過濾器進入前額葉皮質。反而被直接傳入了易反應的低位腦幹,在這裡反應行為有限,可以被總結為感知到威脅時的非自願生存反應。

我們在學習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物時,壓力是很大的,自然信息就不能傳遞到大腦皮層,學習就沒效率,學不進去了。

我們上課時候,通常會很有壓力:

老師提問,你怕答不上來

學到的新知識,你怕接受不了

認為自己做不到,學了也不會

等等,

不要讓這些因素影響到你的學習,讓自己保持好的學習狀態,才能學進去,學好,不走神。

想要學好知識,上課不走神,就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大腦,看看它想吸收什麼樣的知識,怎麼樣能更好的吸收,想出最合適的學習方法,一定不能跟它對著幹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