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看圖寫話就不會動筆,要怎麼幫助他理解?

perfect好運來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家長。因為有很多家長遇到這個問題只會一味埋怨孩子,沒想過家長該怎麼幫助他。作為有十幾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我來談談我的想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一二年級的學生說話、寫話的濃厚興趣。您的孩子一看到看圖寫話就不會動筆,可能是他既無寫話興趣,也無寫話的方法。建議你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看圖寫話的能力,乃至以後寫作文的能力。

首先,引導孩子用心觀察、體驗生活。大自然和生活是無聲的老師,也是我們學習靈感的來源。春天來了,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變化,小草鑽出來了、樹葉慢慢長大了、身邊的顏色多起來了、空氣中有了🌸兒的芬芬、小鳥開始唱歌比賽了、風兒變得溫柔了……引導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聽一聽、想一想的方法來感知身邊的一草一木。看:看顏色、形狀、大小…… 聞:聞氣味…… 摸:觸手的感覺,甚至是打個滾、踩幾腳…… 聽:聽聲音…… 想:想可以在以上的每個環節進行。比如:寶寶看這個形狀像什麼?這種感覺像什麼?曾經我一年級的學生就可以寫的日記就有:今天我和媽媽去拔蘿蔔,蘿蔔挺個大肚子;我們家的玉米衣服變黃了,還長著長長的鬍子……這些都和觀察生活密切相關。

有了生活的素材就等於廚師有了材料了,然後就是關鍵的一步一一怎麼加工了?看圖寫話關鍵的環節就是看圖說話。引導孩子觀察那幅圖。建議給孩子一些有用的問題,幫助孩子把圖上的內容變成口頭語言。如果是寫景的圖畫,您要指導孩子按一定的方位順序去觀察圖畫。順序可以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近到遠等等。如果是寫事情的圖畫您可以用這些問題去啟發孩子觀察並思考: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結果怎麼樣?你喜歡誰?為什麼?引導孩子依次答出這些問題,並把他們變成一段話說給你聽。口頭作文就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寫話了。鼓勵孩子將剛才說的那段話寫下來。寫不來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寫完後家長引導孩對照圖畫再把內容修改得更優美。

堅持這樣做,您的孩子對看圖寫話就既有興趣又有方法了!掌握好這些方法,孩子三年級接觸作文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另外,我還給您推薦一套書,這樣可以事半功倍的。放心,我不是在推銷,是有孩子買了,我看挺好。


用手機碼了這麼多字,希望能幫到您!我是詩橙園丁,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鼓勵一下,歡迎關注我!


詩橙園丁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吳剛作文,資深教育領域的耕耘者和踐行者。關於你的孩子看圖說話不會寫,家長要做到三個方面的努力。

一、一定要引領孩子,理解圖的意思,並且要起到引導方向的作用。

這個引導作用不是說 ,你就告訴孩子具體是什麼內容?而是通過你的語言引領孩子的思維方向。

讓孩子知道該怎麼樣去思考,該有怎樣的思路,該有怎樣的想法。切不可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包辦一切,那就不是指導了,而是代辦,是代理寫作,是不可以的。

二讓孩子學會觀察。

觀察圖,一共有幾幅圖?一幅大圖可分幾幅小圖,有幾幅小圖就是幾句話。每一句話說的是一個場面,一個內容。每一個內容說的就是一件事情,或者是一個動作。

按照場面的先後一一敘述。就會把你觀察的內容基本完整的寫下來。也就貼近的主題。觀察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提高。

三、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所有能力力中最重要的。因為有想象才有內容,有想象才有寫作的語言,才有寫作的空間感。

沒有想象力的孩子是無法寫出看圖寫話的。因為看圖寫話就是作文的基礎和鋪墊,沒有看圖寫話的功底就沒有作文的功底,將來命題作文的時候,他就非常非常的頭痛,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寫作文。

想象力是圖裡有什麼想到什麼?想到的要和圖有關聯。千千萬萬不要跟圖沒有關聯。如果跟圖沒有關聯,那就是明顯的天馬行空,跑題了。

以上是我的原創經驗。希望對你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能解決看圖寫話出現的問題。祝你的孩子看圖寫話早日成功。

關注 資深教育耕耘者與實踐者。


吳剛作文


小時候家長應該沒怎麼帶孩子讀過繪本

家長需要做的是

1心態要平和,如果用很激烈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會緊張,更不利於看圖說話

2家長可以在親子互動的時候,拿一些圖畫給小朋友講,重點要有邏輯,基本上是時間地點人物在幹什麼。家長講幾個,然後引導小朋友,這是誰,他在哪,什麼時間了,他要幹什麼去.一點點的不斷增加難度

3生活中也可以去引導,生活就是豐富多彩的畫面組成,任何一個場景都可以讓孩子去猜測,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