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小孩的生活怎樣規劃?

年少不識


嗨,大家好,我是梅媽媽育兒有方。歡迎關注。下面來談一下1歲小孩的生活怎麼規劃。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

生活規劃其實就是教養中的教的規劃。在這個年齡段,我們如何教孩子?教孩子什麼以及如何教?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要樹立一個目標,然後積極的努力朝著那個目標前進,目標有大目標,小目標之分。1歲的孩子就想到要給他做一個規劃,父母親很明智啊,我要為這個問題點贊。

0~3歲是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最關鍵的階段。如果能延續的話,最好持續到0~6歲。0~6歲這個年齡段基本上一生的發育、發展敏感期都在這個時間段內。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在1歲的時候智力就可以達到成人的50%,到三歲的時候,智力就可以達到成人的65%~70%。所以0~3歲是孩子大腦潛能發展最關鍵的時期,也是黃金期。8歲的時候孩子的智力發展會達到80%,但8歲以後智力發展趨於放緩。

有沒有發現年齡越小,智力發展的越快,年齡越大反而越慢。這就是我們必須要抓住嬰幼兒的早期教育。

0~6個月是嬰兒視覺、聽覺發展的關鍵期,0~9個月是語言感知能力的敏感時期。1~2歲是大運動發展、肌肉協調能力訓練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是建立時間和空間感覺的重要時期。

2.5~3.5歲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關鍵期,3歲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此外孩子的學習能力、情商的發展、好的性格習慣的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都和這個重要的時間段有關係。

根據這個時間段的發展,就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套符合他生長規律的計劃。如何聽,聽什麼?如何教孩子說話,說什麼?怎麼說?大運動如何訓練?精細動作如何發展?數學思維如何建立?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何好好的給孩子利用起來,多讀書是一個很好的,絕不能忽視的方法。

其實從孩子出生以後,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東西了,孩子吸收的非常快,雖然他不會說話,但都是以積累的方式存在於腦中,等到爆發期到來的時候,就等著孩子妙語連珠吧。強烈的思維邏輯和語言組織能力一定讓你刮目相看。

在3~6歲這個階段,會有更多的敏感期出現。繪畫敏感期,音樂敏感期,書寫閱讀敏感期,建立規則意識敏感期等等,都會在這個階段表現出強大的能量和勃勃的生命力。

希望父母親都能給孩子提供好的鍛鍊的機會。敏感期只在生長髮育的早期出現,一旦錯過了敏感期,學習東西將變得困難,而且敏感期過去後不會再回來了。

所以孩子從小就給他做規劃,這是非常明智的、也非常科學的。這個規劃把它形容為人生的規劃一點都不為過。

在0~6歲這個階段,父母親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付出非凡的耐心愛心。但是基礎打好了,未來就會很輕鬆。孩子會在競爭中表現得出類拔萃,我們想要的不就是這樣的結果嗎?

非常高興回答一歲孩子的生活,怎樣規劃這個問題?這也只是粗略的談一談框框。以後有機會還會詳細的談一些具體的問題。


梅媽媽育兒有方


一歲孩子的生活不必太刻意規劃,只需要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可以,因為年紀太小,就算你教他們學習東西也沒有任何記憶,體質好少生病增強免疫力,為將來能擁有一個積極向上,聰明健康的體魄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一歲這個年齡媽媽爸爸給寶寶們最好的規劃!

那麼,對於大多數不太懂得科學育兒的寶媽來說,怎麼樣才能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呢?

今天,我為大家分享一些能使孩子增強體質,健康成長的方法,讓更多在育兒道路上困惑的寶媽學習和掌握!

下面我們從兩個大的方面來講解科學的育兒方法:

1、日常飲食

1)、飲食不節

“節”就是節制,飲食沒有節制,不停地吃東西,頻率非常高,這是導致大多數兒童免疫力下降,體質變差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呢?不是吃的多身體就好嗎?

大錯特錯!

小孩子的身體機能在三歲以後才逐漸成熟,三歲之前都是非常嫩稚的,而且胃的容量也非常有限,好多寶媽除了每天給寶寶喝1000多毫升的奶,還要吃輔食、水果、零食等,在經過一段時間沒有節制的飲食之後,孩子開始不愛吃飯了,趴著睡覺,大便酸臭,有口臭,這時候,還在變著花樣不停的喂。

慢慢地孩子開始經常生病,愛感冒了,還經常發燒,這都是因為吃的太多導致的。吃進去的食物沒有被消化掉,日積月累,在胃中腐爛變質,這時拉出來的大便和口氣都是很臭的。

因此,要科學的餵養孩子,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一歲的孩子每天的奶量不要超過600毫升,分為3-4次餵給,每次150-200毫升,輔食以易消化的粥類或者軟飯為主,一頓可以吃半碗或者多一點,水果在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吃,按一個蘋果分,最多1/4份,零食偶爾吃一點,不能每天吃。

這裡要強調一下,輔食最好是租細搭配,就是大米、麵食、玉米、燕麥等輪換著吃,魚肉海鮮食物少一些,蔬菜瓜果多一些,按照2:8的比例搭配即可,因為魚肉類食物不太容易消化。

2)、飲食不潔

“潔”是清潔的意思,這裡指乾淨的,沒有被汙染過的。

現在有很多不良商家,售賣一些劣質食品,沒有正規廠家商標等,這個千萬要注意,在購買時仔細檢查,一旦給孩子食用後果不堪設想,會直接致病。

2、家庭護理

1)、定時推拿

每天給孩子做保健按摩,以健脾和胃為主,左手的板門穴和肚子上的中脘穴可以經常按揉,每天一次,每次5分鐘即可,是消食健脾的重要穴位。

後背的捏脊提背也可以經常做,既可以消積食也可以提升陽氣,是一個非常好的兒童保健方法。

具體方法在我主頁的《家庭兒童強身健體方案》一文中有詳細介紹。

2)、充足睡眠

一歲的寶寶一天至少要保證12-16個小時的睡眠,只有睡眠好了機體才能正常吸收營養物質,保證能量供給。

3)、適當運動

為了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機體正常工作,還可以提升人體的陽氣,有很多人不懂,其實中醫所說的陽氣就是常說的抵抗力,做適當戶外運動可以調節身體的平衡,以順應自然。


兒童健康調理師


不宜規劃太長,順其自然,不過還是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的,其他如果孩子想玩就讓他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