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貢獻率達60%,將建成全球最大種子資源庫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的貢獻率達到了60%。中國農業科學院不斷創新農業科學理論和方法、突破高新技術、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成為承擔農業高新技術的國家隊,未來將堅持面向生產,解決生產問題,圍繞重大科學問題,聚焦品質改良,實現產量與品質兼併。”在近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農業科技成就回顧與展望”主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給出這一觀點。


我國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貢獻率達60%,將建成全球最大種子資源庫


當天,包括萬建民在內的院士專家圍繞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農業科技成就進行研討,探究中國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背後的科技力量。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表示,該院在探索科技前沿、突破核心技術、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產業安全、守護舌尖安全、引領綠色發展、服務農民增收、助力產業升級、推動區域發展、支撐戰略決策方面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就。


我國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貢獻率達60%,將建成全球最大種子資源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萬建民)


在他看來,農業技術的挑戰猶在,且任務艱鉅,“應對科技競爭需佔有一席之地,核心關鍵技術不再受制於人,實現自主可控。從支撐農業科技發展到引領鄉村創新,進行全方位創新,實現角色轉變。”


我國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貢獻率達60%,將建成全球最大種子資源庫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 劉春明)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當天表示,國家作物種質庫為新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核心支持,關係著國家糧食現階段的安全,更關係著未來的安全。據他透露,目前國家作物種質庫已經儲存了50萬份種質資源,並建立了完善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未來,新的作物種質庫保存容量將擴充到150萬份,躍居世界第一。


(注:本文章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中國青年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權方面的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