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考:備考申論的3個必備技巧!

為了方便大家備考2020省考申論,北京華圖特整理了有關申論備考的3個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能力之融合,題型之交叉

大部分考生在複習時會存在一個誤區,以為每一種能力只考察一種題型,但是從目前的考試趨勢來看,能力的交叉考察越發凸顯。比如“請分析導致這種改變發生的主要原因”,這道題可以發現在問法上是與普通歸納概括是有所區別的。普通歸納概括一般問法為“概括、總結、簡述……”,但是這道題問的是“分析原因”,也就意味著這道題不僅考察考生用閱讀理解能力來概括原因,還考察了考生的分析能力,要去材料中分析這些改變的原因,即哪些內容使得發生了這些改變,並非可以直接通過原因詞在材料中找到原因的,加大了難度。除此之外,也可能出現貫徹執行能力同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結合,比如寫一份建議書,但是材料中沒有一個直接建議,都是問題表達,那麼在做這道題時不僅得按照建議書的行文邏輯、格式書寫該題,裡邊的建議還涉及通過問題推導建議。所以考生在複習時一定要靈活面對題型的變化,突出自己的能力,這是複習“第一條新路”。

二、找點之容易,概括之複雜

在目前的考試中,尋找要點實質是不難的,但在要點的提取、概括上逐漸增加了難度,也就是慢慢的閱讀理解能力中出現了一種新的能力考查——綜合概括能力。以往的材料裡邊運用的詞彙或者語言都是比較規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具有總結性、書面性的語言,考生在去提取材料要點時直接抄是比較簡單的,但現在很多材料在語言上非常的通俗,比如有這樣一段材料“‘早上吃白麵饅頭,下午吃白麵麵條,招待親戚客人再也不用問鄰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過年的奢侈品。’老趙回想著過往脫口而出。”,這個時候直接把這一段作為要點抄上去的話,不僅表達不精練,不書面,還可能會超字數,擠佔其他要點。就需要我們日常積累一些具有高度總結性質或者高檔詞彙來概括一些現象、話語,更加考察考生的積累和文字修養,這是複習“第二條新路”。

三、文字之表達,思想之深刻

在目前的省考中來看,作文重點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但部分考生所寫的作文像是對於文字的“堆砌”,或者更像是一個1000字左右的大型材料歸納,只是盲目的去湊夠字數書寫,非常容易出現例子俗套或者內容無特色的問題。

我們不難發現得高分的作文,不論是運用材料內的或材料外的內容,都是具有對於總論點、分論點的思考體悟的。比如“不忘初心,能夠實現人生價值”,大部分考生可能在論證時缺乏對於“人生價值”的體悟,理解較為淺層,在分析時只是簡單在內容中提到“價值”二字。實質深入理解的話,可以想到: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實現的人生價值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師不忘初心,實現的人生價值就是教書育人、答疑解惑……這些都是對於論點的體悟和思考。

而要想把這個做好,靠的就是在日常複習之中對於理論政策、國家時事政治、社會現象的積累、理解、思考,更是一種修養。所以考生在複習時要多讀報、多讀新聞、多看十九大、多瞭解省情,多以政府角度思考問題,才能更上一層樓。此為“複習的第三條新路子”。


2020省考:備考申論的3個必備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