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道“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詞人曰“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確,充滿了生機、閃動著靈氣的湖泊,點綴於大地之上,真的彷彿大地之眼;而“平湖萬頃碧,峰影水面浮”的太湖,也就是嫵媚溫柔的江南之眼了。這江南之眼,在久遠的歲月裡,是那樣的美麗純淨。
從容淡泊;然而近幾十年來,卻逐漸地在渾濁、在萎縮,被汙染、被蠶食。直視這明眸不再、布著血絲的江南之眼,我們或者會有興趣去探尋她的開眼時刻——太湖的誕生究竟是怎樣的情形?直到今天,似乎還是雲遮霧罩般地尚未清晰。
眾說紛紜
現代的太湖,是座典型的平原淺水型淡水湖泊。這樣的巨浸從何而來?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太湖原本是塊平原,在這塊平原的西南部,群山逶迤,樹木蔥蘢,常有神龍出沒其間。一天,神龍們一時興起,下山嬉戲,吐水成湖,於是平陸遂成湖澤。又有傳說,這塊平原上置有一縣,後為滔天洪水淹沒,縣沉湖底,湖的北面則湧出了一塊陸地,就是今天的無錫城。諸如此類的傳說,收集起來還有不少。傳說雖非真實,卻也反映了“包孕吳越”的太湖在先民心目中神秘甚至神聖的地位。而自20世紀初以來,不同專業立場的學者們依據各自的理解與各類資料,開始科學地解說太湖的成因,並提出了眾多饒有趣味的觀點。
其一,瀉湖說認為:長江、錢塘江兩條大河不斷地輸送泥沙,使得河口逐漸東延,而處於長江與錢塘江河口之間的太湖原本是與海相通的大海灣,後來,長江南岸沙嘴與錢塘江北岸沙嘴相接,海灣就被圍成了瀉湖。再後來,隨著入湖的陸上水流經年累月地注入,鹹鹹的海水變成了淡淡的湖水,太湖就這樣形成了。
其二,壅塞說認為:發源於天目山和宜溧丘陵、自西向東流淌的若干河流,由於海面和長江河口段水位的不斷上升以及沿海沙堤的發育,河口逐漸被淤塞。也就是說,東、北、南3面為相對較高的沙岡和沙嘴包圍的太湖平原,出水不暢,導致了太湖窪地的壅水為湖與湖而得不斷擴大。
其三,構造說認為:世界上大湖的湖盆幾乎都是由內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太湖也不例外。太湖湖盆區域屬於構造沉降帶,而其西高東低的傾斜式下沉方式又決定了湖區的邊框形態。換言之,構造下沉造成了地勢低窪,地勢低窪又產生了匯水效應,終於積水成湖。
其四,隕擊說認為:在無法想象得出的年代以前,曾有一顆隕石從天外飛來,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於是原本平坦的地層被砸出了一個形如馬蹄的大坑。簡言之,太湖湖盆根本就是個大隕石坑。
除了以上四說之外,還有外洪內澇(平原淹沒)說、地震陷落說、風暴流渦動說等等。這眾多的說法自然各有其依據,以最新出現的、也頗有趣的隕石衝擊成湖說為例,其證據是這樣的:
第一,太湖的東北部向內凹進,湖岸破碎;西南部則向外凸出,湖岸整齊,略呈平滑的圓弧形。這樣的外部輪廓屬於典型的隕石坑形態。
第二,野外調查發現,太湖周圍的岩層斷裂有其規律性。太湖東北部的岩層有不少被拉開的斷裂,太湖西南部的岩層斷裂則多為擠壓所形成。這樣異常的岩層斷裂情況,應該是在受到一種來自東北方向的巨大沖擊時才會出現的。
第三,研究人員採集與觀察太湖附近的岩石,發現了成分十分複雜的角礫岩、因受衝擊力作用而產生的岩石變質現象以及只有隕石衝擊才會產生的宇宙塵和熔融玻璃。
據上,持隕擊成湖說的學者推斷,隕石是從東北方向按照一定的交角俯衝地面的。太湖西南部對著隕石的前下方,受到的衝擊力最強,所以產生放射性斷裂;太湖東北部則受到拉張力的作用,形成與撞擊方向垂直的張性斷裂。而隕石巨大的衝擊力造成了地殼岩石的破碎,並形成成分混雜的角礫岩和岩石的衝擊變質現象。
鎖海成湖
然而,在有關太湖成因的各派觀點中,響應最多、傳播得最廣的還是20世紀初最先提出並且直到今天還在豐富與發展中的瀉湖說。
平實而論,太湖的瀉湖成因說具有明顯而直觀的說服力。太湖的位置確實在長江與錢塘江的夾縫中,這兩條大河的河口直到今天仍在緩慢而堅定地向前移動著;太湖水面遼闊,卻又十分平淺,這也與海邊的瀉湖非常相似。
當然,我們在肯定瀉湖說的同時,對於其他諸說的合理成分也應給予充分重視。試想,如果缺乏構造下沉或低窪地勢,何來蓄水的湖盆?如果沒有來水的持續與出水的壅塞,何來湖水的維持?也正是在其他諸說的挑戰與質疑下,瀉湖說由粗略到精細,逐步完善了起來。
那麼,按照佔有優勢並逐步完善起來的瀉湖說,太湖的形成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問題的複雜之處在於,瀉湖說內部的各家也有分歧不一的地方。但闡述較為全面的研究結果給我們的答案是這樣的:
首先,依據地層資料可知,現代太湖底部分佈較廣的硬黏土代表第四紀最後一次冰期的陸相沉積,那時,太湖區域曾是一片溝谷切割的陸地,冰後期海水浸進,形成太湖海灣和瀉湖。
其次,太湖的碟形窪地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太湖及濱湖平原較東、南濱海平原低2~3米,這樣的碟形窪地是地殼內應力與海洋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地殼內應力,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穩定的沉降作用,比如近5000年來,太湖平原的沉降速率粗略推算達0.4毫米/年;所謂海洋營力,即河口與海洋帶來的豐富的沉積物質,使得東、南濱海平原沉積厚度大。
同時濱海平原的高度又受著不同時期海面高潮位的控制,幾千年來海面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造成了碟形地貌向海濱方向逐漸抬升的地形。碟形地貌形成以後,海面的上升和下降,通過江河水面和地下水位,影響和控制了太湖水位的升降和湖泊盛衰。由此可以推斷,現代太湖正是在碟形窪地的基礎上,由於海面上升,新月型瀉湖擴大而形成的。
最後,太湖如何最終形成?其間的關鍵過程為:全新世早期,太湖北側已存在瀉湖環境,太湖海灣已現雛形;7000~6500年前,海面接近現代海面高度,海侵達到最大範圍,太湖周圍除丘陵山地外,大部分遭到海水浸淹,廣闊的太湖平原大部分成為古瀉湖。到了大約5400年前,海面略有下降,除太湖海灣繼續存在外,平原內側由於長江南岸沙嘴對海潮的阻遏,出現了星羅棋佈的湖沼群,陸地也有所擴展。
海面的再次回升大約在5000年前後,但海水浸漫的範圍已大為縮小,太湖海灣也逐漸演變為半封閉的海灣。此後,長江攜帶的泥沙不斷加積,促使岸線向東南推進,逐漸形成喇叭形的杭州灣。潮波自東海傳入灣內,引起急劇變形,潮差增大,潮流變急,湍急的潮流在太湖海灣口遭遇山體的阻滯,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堆成沙嘴,形成高亢的海積地形,從南邊封堵了太湖海灣的出口,平原上再次出現較多的湖沼群。
到了4400年前後,海面又較現在偏低,大量湖沼趨於萎縮,大片土地出露成陸。而到了距今約3700年以後,氣候變得溫暖溼潤,海面再度上升,引起潮水倒灌,恰逢雨量充沛,因而帶來洪水成災,湖面逐漸擴展,再經過傳說中的大禹疏通三江(一般認為即後世所稱的吳淞江、婁江、東江,為太湖的主要洩水系統),亦即先民的導流入海,於是奠定了今日太湖的基礎。
到了4400年前後,海面又較現在偏低,大量湖沼趨於萎縮,大片土地出露成陸。而到了距今約3700年以後,氣候變得溫暖溼潤,海面再度上升,引起潮水倒灌,恰逢雨量充沛,因而帶來洪水成災,湖面逐漸擴展,再經過傳說中的大禹疏通三江(一般認為即後世所稱的吳淞江、婁江、東江,為太湖的主要洩水系統),亦即先民的導流入海,於是奠定了今日太湖的基礎。
總之,地殼沉降與海面上升造成的江南碟形窪地,為太湖的形成提供了地貌基礎;長江與錢塘江沙嘴如同鉗子一樣的封鎖,使曾經水深潮急的海灣轉型為瀉湖;再經河口與海岸泥沙的繼續淤積,瀉湖漸成與海洋完全隔離的湖泊:最後經過湖水持續而漫長的淡化過程,終成含千種情愫、帶萬般溫柔的江南之眼——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