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為“戰”貧彙集更多社會力量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系列網評之228:

劉懷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未脫貧的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近日,31家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聯合發出倡議,動員社會力量結對幫扶掛牌督戰貧困村,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該倡議的發佈,既彰顯出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的責任擔當意識,也為這些貧困村能如期實現脫貧注入了信心與動力。

掛牌督戰貧困村,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脫貧攻堅又帶來新的挑戰。比如一些地方出現扶貧項目暫時停工、農產品傳統購銷渠道不暢通、農民工外出務工受阻等問題。面對嚴峻形勢與緊迫任務,特別需要廣泛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投入更多資源,保持來之不易的脫貧良好勢頭。

人心齊,泰山移。脫貧攻堅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主動請纓,積極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結對幫扶掛牌督戰貧困村,能有效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圍繞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人員就業、銷售扶貧產品等方面,投入人、財、物等資源,切中當前掛牌督戰貧困村的難點,有助於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扶貧產業不振等問題。

不過也應清醒看到,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存在專業人才儲備不足、對貧困村情況不清等情況。為此,各地相關部門要及時搭建信息發佈和需求對接平臺,做好協調溝通,讓幫扶舉措切實落地落細落實,並持續跟蹤對接幫扶情況,為社會力量提供便利。還要因地制宜出實招,推動社會力量幫扶模式不斷創新,打造扶貧新業態,讓社會力量與貧困群眾利益聯結越發緊密,形成良性互動,讓“戰”貧力量敢打拼,讓貧困戶脫貧的後勁更足。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越到最後越要鬥志昂揚,彙集更廣泛的“戰”貧力量,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持續推進,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