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看書了?以前最快的讀書速度是多少?

黃腦師


以前是很喜歡讀書的,雖然到不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但也是個書蟲。可是,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就基本戒了讀書這個習慣。雖說是網上資源更多,可是讀起來總是一目十行,看了後邊的忘了前邊的。網上的小說和文章質量也不高,比以前讀的那些經典差遠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過去的畢竟過去了,悠閒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能改變時代,不能改變他人,就只能改變自己,儘量多寫點東西,逼著自己去看書,不要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

以前時間充裕,看的書既多又雜,記得上初中時一個白天加半個晚上就把半部《三國演義》看完了,看完後居然沒有記住多少內容。現在卻能做到精讀,所以說這個時代也有這個時代的好處。


海鷗飛呀飛


我每天都會認真讀書30分鐘到1小時。如果有時間,我會整個週末都捧著書讀,2020年至今已經讀完了31本書,寫了21篇書評,平均4天讀一本書,5天寫完一篇筆記或者書評。


疫情給我們苦難,我們還之以發奮。


書讀多了,讀久了,就成了一種生活態度,真的可謂不可“一日不讀書書”。如果出門忘記帶kindle,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雖然大部分時間忙的根本沒時間看,但,只要有一本書或者電子書在揹包裡,總感覺有一種信仰就在自己身後。


我讀書的最快記錄應該是:1小時刷完一本230頁左右的書,然後馬上寫書評。但是這不是我的常態,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比如說科普領域,我一般速度是3個小時可以讀300頁左右的書,平均速度是:700字/分鐘。


我的讀書群裡有個朋友,真的很神奇,他每個月可以解讀17本之多的書,通常讀完了,書評就寫完了,書評自成風格,一點都看不出堆砌內容的痕跡,令人驚歎。


有一點心得可以分享的是:同一類書讀多了,這一類書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太多思想,內容和案例都是重複的。


總之,讀書要看個人偏好,如果不喜歡快讀,也無需強迫自己刻意加快速度,所謂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沒有理解書中的內容,再快也沒有用。


岑峰讀書


我讀書一直很快。

初二9月剛學物理,一個週六看完初二初三物理教材,在學校的物理競賽選拔裡考了第20名左右,高過了絕大部分初三學生。

博士後的時候,被逼3天看完一本專業教材,被當做專家,給一個廠裡講了6個小時。

小說的話,《達芬奇密碼》一天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