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N刷的名著或小說?有何推薦?

Mr_Dash


推薦《林肯傳》《羅斯福傳》這些傳記。什麼都需要經歷,沒有經歷就沒有答案,多數時候,經歷就是唯一的答案。

最近在看人物傳記類的書籍,也看了很多企業家的訪談,這些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有幾個共同點——責任感、原則性,有一顆大愛的心,長遠的目標和格局。

看多了自己的內心也會有一種平和積極的感覺,在經歷一些低落挫折的時候,會有一種自我激勵。

這也體現了閱讀的力量,正如喬治·馬丁所說:“讀書的人可以體驗一千種人生,而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青青觀世界


春夏秋冬皆名著。

廿四節氣伴儂行。


振明72


《活著》餘華

雖然書名叫活著,裡面的人卻是一個接著一個死去。福貴一家經歷了中國過去60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逐漸走向沒落衰敗的故事。面對接連不斷的災難,不止福貴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就連普通讀者的我都對生活有了一絲懷疑。

在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憑藉著書名我猜測這可能是一本講述江湖險惡的故事,可當我看完整本書,心情分外的沉重,裡面的人都很“單純”,單純的人性,單純的動機,就像有人要掐殺死你一樣,還告訴你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用什麼樣的工具殺死你的這種恐懼。其實真正害死人的就是窮!

多災多難的命運,和《駱駝祥子》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初單純又不諳世事的我看這本書時,祥林嫂悲慘得我都不忍往下看了…可是主人公不是讀者,他們沒有想放棄的話只要把書合上就可以的權利。所幸的是,駱駝祥子倒下了,而福貴沒有。對於福貴而言,他的所有信念,無論是在家財破敗之後,還是妻離子散之時,都只是活著。而且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都可以窺見他的樂觀主義與單純的心性:“福貴是好樣的,有時候嘛,也要偷偷懶,可人也常常偷懶,就不要說是牛了”、“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我覺得這才是活著的意義,活著不僅是身體機能的延續,更可貴的是精神要有生命力。

中國的很多小說,都是植根於特定時代的產物。《活著》也不例外,其背景是新中國成立前十年到文革時期。作者集中描寫特定背景下一個小人物的悲劇,以小見大,不僅表現了深刻的關於生存的主題,更表現了時代的愚昧性,而其反襯出的福貴、家珍、鳳霞、有慶在悲劇中的樂觀善良則更顯難能可貴,也令人敬佩與心疼。當然了,餘華對於意識形態、政治生活的諷刺遠不及《雙城記》的銳利直接,更顯含蓄委婉、耐人尋味、意味深長。

但是這本書也是沉重的,不像《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一樣能讓我放在床頭一讀再讀。它拷問著時代,拷問著人心。

很奇怪,作為一個90後,並沒有農民般生活的體驗,更不知封建時期吃不飽喝不足的痛苦,但是卻對描寫近現代中國農民的悲慘生活的小說深有體會、感同身受…或許是因為往上數兩代也是農民,而且生活在農村,又真切地體會到三代同堂的親情的緣故。每每讀到這類書,心中常有以後要多孝敬父母等長輩之感,常想即使他們思想上有不對的地方那也是時代的愚昧造成的。想到他們也曾親歷人民公社等各種歷史大事件,便覺恍若隔世…

生活中最精彩的,就是生活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