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40左右的自由從業者,在職工養老保險斷繳後,自交養老保險划算嗎?

丁子湖大公雞


樓主您好,年齡40歲左右的自由職業者,在職工養老保險,斷繳以後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划算嗎?無論以任何情況來繳納養老保險,那麼總之而言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越長,對於自己來說是越為划算的,因為你的累計繳費年限越長,意味著你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會更高,所以說對於自己來說是比較有利的。

那麼如果說你40歲左右斷交了自己的養老保險,其實儘量還是不要出現中斷,因為40歲距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將近20年的時間,所以這麼長時間的中斷對於自己來說是不划算的,那麼我們一定要正常的去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當然如果說你40歲以後沒有工作單位,我們可以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加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

所以說自己交養老保險還是非常划算的,因為你多交的這個錢,實際上最終受益的是你本人,自己誰也拿不去,我們養老金待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累計繳費年限來決定累計繳費年限越高的個人,那麼最終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相對來說是更高一些的,所以說在這樣的基礎上,按照自費的形式去繳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年齡40歲左右的自由職業者在職工養老保險斷繳以後,自己去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划算嗎?作為自由職業者而言,那麼中斷養老保險的繳費是無法來進行補繳的,重新交費只能夠從現在開始計算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當然重新交費對於自己來講是非常划算的。

因為你重新交費以後,就意味著你自身的累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會有所增加,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自己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會有所增加,因為畢竟你的累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增加以後,那麼自己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會增加,所以說重新交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作為靈活就業的個人來說,儘量不要出現中斷的繳費年限,因為出現中斷的繳費年限是無法進行補繳的,對於自己來說就會造成實際的損失和影響。

我們將來在辦理退休的時候,那麼主要還是取決於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還有就是累計繳費年限,當然累計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自己是可以干預的,也就是說你可以適當的提高平均繳費指數,也可以適當的提高累計繳費年限,那麼最終都可以獲得一個較高養老金的待遇,所以很明顯繼續參保對我們自身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選擇。


懂社保


大家都知道退休有一份養老保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保障,年紀大了之後都要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準備。一些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會因為年齡這麼大了失業,這種情況下是否應當在養老保險斷繳時自己續繳呢?自己繳保險劃不划算?

實際上,一旦牽扯到參加養老保險劃不划算?就非常複雜了。

養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則

養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如果同一時間按照繳費基數較高繳費,養老金待遇相比會更高一些。其他因素相同,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待遇會越高。這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主要依據是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的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計算公式是根據國發2005年38號文件全國統一的。個別人員會有過渡性養老金,但是情況複雜,不討論。現在自己參保繳費,增加的養老金待遇就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有關。一般來講,如果不考慮視同繳費年限等因素,每多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0.8%~2%的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按照60%基數多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跟個人賬戶的餘額有關,每多繳費一個月都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一個月的餘額。每年還會根據國家公佈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近年來一直是7%~8%。


如果現在的社平工資是5000元,20年後退休社會平均工資是2萬元,那麼60%基數,現在繳費一年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是160元。如果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和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一樣,那麼現在繳費一年,未來產生的養老金是82.8元。這樣算起來,現在每年繳費7200元,未來每月產生242.8元的養老金。這樣算起來,豈不是很划算嗎?

養老金划算與否?

實際上,有些人並不考慮現在的投入和產出。只是考慮,萬一自己沒有領到養老金就去世怎麼辦?說實話,參加養老保險主要為的是應對未來的長壽風險。如果考慮提前去世的風險,風險越大越沒有必要參保。

退休以後,我們的養老金還會年年增漲。增漲的方式主要也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主要考慮到了公平原則、繳費年限照顧和養老金水平照顧的原則以及傾斜照顧原則。儘管養老金待遇較高的人增加的比例會低一些,但是增加的錢數肯定還是養老金較高的人多一些。繳費時間越長增加的養老金也越高。

所以說,不管什麼情況,只要有負擔能力,還是建議長時間繳納養老金更好一些,畢竟我們都要為我們老年之後的收入做準備,能攢一點是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