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丘襄水延千年
浩蕩長江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在其重要支流之一的滁河與襄河流經之地,有一片山崗、丘陵環伺的土地,這裡就是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儒林之鄉——滁州市全椒縣。
文昌閣橋
古志中全椒簡稱“椒”,多見“椒邑”“椒地”“椒民”“椒俗”等語。“椒”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植物名稱,一是山巔、山丘之義。全椒的“椒”取後一種意義,這是由全椒的地形地貌特徵決定的。
據歷史文獻考證,兩漢時期,全椒境內的襄河水系並不發達,滁河沿岸的地域也不在全椒境內,屬於當時與全椒縣相鄰的阜陵縣地界。也就是說,漢初為全椒命名時,縣域之內幾乎全是低矮山地和岡丘,全椒因此而得名。
明代泰昌版《全椒縣誌·輿地志》“山崗”目下夾註雲:“椒,小山也。全椒小山多,故名也。”全椒歷史悠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四年即公元前203年置全椒縣,隸屬淮南國;後陸續多次變換隸屬、改置僑置,短暫廢縣,至隋朝大業初年即公元605年起,復置全椒縣。
此後的1400餘年,僅明朝洪武初期全椒縣被短暫廢除。因此,以“全椒”專用名置縣約1850年以上,政區一直無變化。
襄河兩岸
椒丘襄水造就了全椒“三山五丘二分圩”的特殊地貌,也孕育了全椒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特殊的人文氣息。新中國成立後的考古發掘證實,早在史前已有人類祖先在全椒繁衍生息,商、周、秦、漢時期的生產、生活工具、兵器、貨幣、墓葬用品以及古代採礦坑和冶煉遺址頗多。
而文化遺存更為豐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發現、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320處,縣域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國光樓、神山寺、梅花壟古墓群、襄河古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現有館藏文物580多件(套),一級文物33件(套)。二級文物1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56件(套)。
站在全椒縣最高點南屏山上的筆峰塔遠眺,全椒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了歷代文人雅士所稱道的全椒八景:襄水環清、筆峰毓秀、南嶽晴霄、古城霽月,石潭古渡、赭澗春潮、水簾飛玉、銅井流金,顯示出古邑山川之美、田園之秀。
崇文重教儒風傳
筆峰塔
登八角七層之筆峰塔,每層塔內皆置有碑刻銘文,分別記述了全椒書院稽考、全椒學宮葺理述考、全椒鄉賢譜、全椒進士榜、全椒古代藝文書目、全椒古八景等,清晰可見全椒歷史文化脈絡,古今椒陵文人風采一覽無餘。
吳敬梓紀念館
全椒自古文風鼎盛,文人學士代不乏人。孕育了唐代宰相邢文偉,宋代一門兩相張洎、張璪,明代開國功臣、兵部尚書樂韶鳳,戶部尚書年富,軍事家方瑛,哲學家戚賢,佛界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清代文豪吳敬梓,文學家、書畫大師吳鼒,詩人薛時雨,中國實驗及應用心理學的奠基人周先庚,中國城市規劃和水衛生專業的開山鼻祖朱皆平,中國復關談判研究先驅者汪堯田等鄉賢名士近百人。
最為著名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儒林外史》被魯迅稱為我國第一部真正的諷刺文學作品,開創了中國諷刺小說的先河。
全椒中學
全椒縣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柴發華將全椒縣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傳統概括為三句話:以創建書院搭建文化傳播平臺、以家庭進學呈現文化陣容、以著書立說傳承文化。據他介紹,從北宋崇寧年間的學宮,到明清時期的6座書院,再到民國初年的公學和現代的全椒中學,全椒人辦學、講學的傳統延續不斷。
1902年,全椒歷史上最後一位進士邱景章等人稟準抽提鹽釐票費,多方籌措銀錢三千元,改“襄水書院”為“縣立中學堂”(即後來的全椒中學),率先實行新學制,促成“一桐城,二全椒”之美名。
全椒歷史上至少誕生了85位進士,吳氏家族、張氏家族、金氏家族等門第顯赫,高士頻出,“一門七進士”“四代十進士”不足為奇。全椒縣誌記載的藝文著作有247部,可列出400餘種,不同版本則達上千種。
目前,全椒縣政協文史委主任陸鋒正主持編纂《全椒古代典籍叢書》,是對全椒歷史文化典籍的一次搶救性保護和總結。
地名保護彰靈秀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神山湖
全椒縣悠久的地域歷史文化、獨特的地理景觀、淳樸的鄉土文化和鮮明的方言特色,成為地名群形成、採詞和演變的源頭和土壤,形成了全境地名詞語的鮮明特徵和文化景觀。
如:孤山、臥龍、龍山寺、神山寺、豐樂城、梅花壟、國光樓、太平橋、一棵松、教場圩、馬廠等地名,每一個地名背後都彰顯出全椒歷史文化特有的靈秀。
國光樓
位於城內古襄河北岸的國光樓,原名“尊經閣”,清嘉慶年間改名“奎光樓”,辛亥革命後稱“國光樓”,原為明清全椒士人講學之所,與全椒古學宮、書院、孔廟以及古代鄉賢祠、名宦祠同為一個建築群落。
如今,孔廟和鄉賢、名宦二祠都不復存在,惟有“層層飛閣枕襄流”的國光樓,還在默默地陪伴著身邊由古代學宮和書院演變而來的兼有百年以上現代學制校史的“安徽全椒中學”。
據瞭解,吳敬梓青少年時代常登此樓憑欄遠眺,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對此樓的宏偉規模,亦有詳盡描述。“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唐代詩人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中所寄道士的修煉之所即為全椒的神山,建於唐代大曆年間的神山寺香火延續至今。
近年來,全椒縣注重地名文化保護與傳承,著力打造歷史印記,相繼出臺了《全椒縣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發佈了《全椒縣第一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等指導性文件。
成立了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規範了命名、更名和標牌設置,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編印了《千年古縣全椒(地名文化調查材料)》,出版地名故事集《不盡的鄉愁》,開展“尋找最美地名故事”等活動,在命名、更名中,讓具有歷史、文化、地理等特徵的古老地名再度“活”起來。
鄉土文化美名揚
願望
每年農曆正月十六,全椒縣的老百姓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都會匯聚到全椒襄河上的太平橋上走一走,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結紅帶,以此祈禱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橋上心情
許海峰為2019年“走太平”活動鳴槍助威
椒子方芳、奚秀蘭、王璐瑤回家鄉來“走太平”
作為全椒獨有的傳統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此習俗最早起源於古代楚地的“走百病”,大約在清康熙以前,民間諺語有了“太平日”“走太平”的說法,全椒這一風俗的名稱逐漸由原先的“走百病”演變成了“走太平”,原先的活動場所“賀櫓橋”也被改稱了“太平橋”。
“民俗反映時代的發展變化,表達百姓心中的願望,走太平的這一傳說正是百姓祈求平安康泰,期盼官員勤政愛民的心願所致。”陸鋒說。
如今,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太平的人次由十幾萬發展到超過50萬。近兩年更因為許海峰、方芳、奚秀蘭、王璐瑤等祖籍全椒的“椒子”們回鄉“走太平”而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龍山寺
悠久的歷史孕育形成了全椒燦爛的鄉土文化。
神山寺廟會、龍山寺廟會、二月二龍抬頭界首廟會等民間節日盛況空前;全椒民歌、手獅舞、八朵雲、老漢推車、雙龍舞等民間藝術得到保護和傳承,深受區域百姓的喜愛;方言、俗語、熟語、諺語文化已開展研究和整理;全椒龍蝦、管壩牛肉、馬廠酥笏牌、馬廠羊肉面、古河獅子頭、全椒貢面、周崗雪棗等具有地名特色的名優特產得到廣泛讚譽。
2014年,全椒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椒民俗鄉土文化有原生態、自發性、時間悠久的特點,也與地方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陸鋒介紹,比如全椒民間舞蹈“八朵雲”就有上千年曆史,經過多次歷史演變後,表演內容也逐漸演變為歌頌新社會、新生活、新風尚,深受全椒百姓喜愛,體現了民間藝術強大的生命力。
八朵雲
如今,全椒縣以服務群眾為方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走出了一條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徵相融合的文化發展之路,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城鄉建設中,新建了一批歷史文化建築,完善了新襄河水利風景區的人文功能配套,打造吳敬梓故居、太平文化廣場等歷史文化展示區、民俗文化集聚區。
此外,奎光國學書院的國學講堂,民間文藝社團的地方劇種創作,“八朵雲”等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文化場館和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以及文化藝術創作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古老文明得以承續,優秀文化得以弘揚。
作者:全椒文旅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運維:滁州學院蔚然新媒體中心
小編:鄒燁
聯繫:[email protected](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