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克格勃,是個能力很強的國家機構,卻為何“臭名昭著”?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龍思屹

1940年8月20日夜裡,托洛茨基位於墨西哥的宅邸。

一個名叫拉蒙·梅爾卡德的西班牙年輕人拎著公文包,按響了托洛茨基家的門鈴。

托洛茨基通過貓眼看到是老熟人拉蒙,便打開了門,放他進來了。

拉蒙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文稿,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將其遞給了託翁,聲稱自己是來請他幫忙修改自己這份文稿的。

託翁接過文稿,領拉蒙上了二樓,來到了書房,從桌下抽出椅子,坐了下來,掏出衣兜裡的眼鏡,不緊不慢地戴在臉上,開始一心一意地品讀文章。

站在他身後的拉蒙,額頭上開始不停地冒汗,左顧右盼。在掃視完四周後,拉蒙從公文包裡掏出一把破冰用的鎬子,直直地向托洛茨基的後腦勺砸去。

蘇聯克格勃,是個能力很強的國家機構,卻為何“臭名昭著”?

托洛茨基腦袋受到重創後,並沒有立馬失去意識,而是與拉蒙搏鬥起來,並大呼救命。

聽見呼救聲趕來的家人們制止了拉蒙,將托洛茨基送到了醫院。

由於傷勢太重,托洛茨基於第二日就去世了。

這起刺殺案就是當時震驚全世界的一起懸案——托洛茨基刺殺案。

後來,經過蘇聯的一些檔案顯示,這起案件是由蘇聯秘密警察機構克格勃的前身契卡在背後策劃的。不光是托洛茨基案,克格勃還執行了許多起刺殺行動,為蘇聯解決掉了許多敵人。

也正是因為克格勃經常用“刺殺”這種不光彩,完成自己的目的,他在主流社會的輿論中,名聲敗壞及了,甚至可以說“臭名昭著”,畢竟主流社會還是喜歡騎士那樣,光明正大的“決鬥”般做事。

克格勃是如何成立?

1917年12月,蘇俄政府剛剛成立不久。為了鞏固政權,列寧命令費利克斯·捷爾任斯基建立了一個無產階級的情報組織——契卡。這個組織擁有巨大的權力,可以逮捕任何有不支持蘇俄政府傾向的人、叛徒和外國間諜,幫助蘇俄迅速穩定了國內形勢。

1922年,列寧又對契卡進行了改組,編成了一個新的單位——國家政治保衛局(格別烏)。格別烏的職能相比契卡更加廣泛,增加了試探外國情報和維護治安的“業務”。

赫魯曉夫上臺後,又對格別烏進行了改編,組建了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就是克格勃。克格勃遵從蘇聯領導人的一切旨意,是蘇聯領導人的忠犬,為他們監視著自己的下屬和國民,同時執行著刺殺、干涉別國內政、偷取情報和暗中顛覆別國政權的任務,為蘇聯在冷戰期間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安羅波夫三位領導人在位期間,蘇聯對克格勃的財政支出高達一百億美元。由於領導人的重視,克格勃的規模在此期間空前巨大。

總部機關人員就高達1萬,還有間諜和技術人員20萬,邊防軍30萬,國內外諜報人員175萬。無論是在西歐還是南美,亞洲或者北美,到處都有克格勃的影子。

蘇聯克格勃,是個能力很強的國家機構,卻為何“臭名昭著”?

1957年,美國派出了間諜利比特前往蘇聯進行顛覆政權的活動,企圖通過這些活動來分裂整個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分化敵人,引起他們的內亂。

很快克格勃便獲悉了利比特的身份,他們派出了刺客準備做掉這個間諜。特工斯塔辛斯基接到任務立馬從柏林前往利比特所在的慕尼黑。在利比特經常出現的地方埋伏了兩天後,斯塔辛斯基終於抓住了機會,使用裝有毒藥的手槍擊中了利比特,並在混亂中逃之夭夭,得以全身而退。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在克格勃中效力。

克格勃的毀滅

1991年,蘇聯解體,龐大的克格勃也隨之瓦解,被現在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所吸納。

強大的克格勃,終究還是消亡在了歷史長河中。作為蘇聯領導人專制的產物,它血案累累,行動神出鬼沒,眼線無處不在,讓很多人一提起克格勃,就不禁頭皮發麻。

時至今日,克格勃的事蹟還在民間流傳著。在部分人們心中,它成為了“恐怖”的代名詞。

蘇聯克格勃,是個能力很強的國家機構,卻為何“臭名昭著”?

不過也要公正的說,克格勃作為國家情報機構的職位上,是盡心盡力了的,二戰期間和德國間諜鬥智鬥勇,維護了國家權益。

同時要肯定的是,雖然手段上,讓人很不理解,拿不出手,但是克格勃乾的絕大多數活,站在當時蘇聯的角度,是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很難分對錯。

參考資料:《刺殺托洛茨基》

百科詞條“克格勃”

克格勃三次海外追殺行動,轟動世界——鐵血老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