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痛7年,起因何病?

全身骨痛7年,起因何病?| 臨床實戰

病例分享

某老年女性,65歲,7年前出現全身性骨關節疼痛、乏力,近半年加重,活動受限,入院檢查治療。

入院血常規檢查無異常,生化檢查肝功、腎功、血脂等均在正常範圍。

血電解質檢查:鉀3.8mmol/L,鈉147mmol/L,氯118mmol/L,鈣2.36mmol/L,磷0.61 mmol/L↓,鎂0.91mmol/L;24小時尿電解質:鉀28.32mmol/24h,鈉94.2mmol/24h↓,氯99.6mmol/24h↓,鈣111.12mg/24h↓,磷244.03mg/24h↓。尿糖0.26g/24h,尿蛋白67.6mg/24h。

血氣分析和尿酸化功能評價:PH7.384,PaO2 53.2mmHg,PaCO238mmHg,BE-1.9mmol/L,BB 46mmol/L,尿酸化功能,PH 5.9,重碳酸鹽15.1mmol/L,可滴定酸24.1mmol/L,銨離子50.8mmol/L。

甲狀腺功能正常,甲狀旁腺激素51.3pmol/L↑(1.1-7.3pmol/L),骨源性ALP>25U/L,提示鈣營養水平缺乏。甲狀旁腺ECT未見異常。

風溼免疫全項:未見異常,ESR 18mm/h。

25(OH)D38.72ng/ml↓(9-37.6ng/ml),1,25(OH)2D344.21ng/ml(15.9-55.6pg/ml)。X線平片顯示,頭顱、脊柱、骨盆、雙手及雙足骨質軟化,雙髖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骨密度檢查顯示全身骨量明顯降低,骨密度嚴重降低。

骨痛該考慮什麼疾病?

骨關節痛往往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女性出現骨關節痛伴活動受限,大多數要考慮由於變態反應與免疫反應疾病所致,其次考慮代謝性骨痛,痛風性關節炎,骨腫瘤或神經血管性疾病。常見的疾病有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性關節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骨軟化症,多發性骨髓瘤等。問診時要重點詢問相關內容。

通過問診該患者既往有重金屬接觸史,7年前骨痛呈現全身性,出現行動困難,外院化驗ALP明顯增高,血磷下降,提示低磷抗D軟骨病的可能性,但不排除骨腫瘤導致的骨病,因此要重點了解骨骼相關的器質性病變。

上述的檢查中得到患者鹼性磷酸酶升高,低血磷、低尿鈣、低尿磷,甲狀旁腺激素增高,25(OH)D3降低,1,25(OH)2D3正常,骨源性ALP增高,全身X線檢查提示骨軟化,甲狀旁腺ECT未見異常,骨密度檢查全身骨量明顯減少。結合患者的病史和體格檢查結果,初步考慮患者為低磷抗D軟骨病,患者已經出現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軟骨病和骨質疏鬆的鑑別診斷

骨軟化症即軟骨症,是指骨骺板已經閉合的成人中發生骨基質礦化障礙的代謝性骨病,表現為礦化骨減少,非礦化骨基質增加,骨質稀少、骨質總量正常或增加。一般有維生素D缺乏,或者出現對鈣、磷需要量增多的病史,若出現骨痛,手足抽搐、骨骼畸形等典型症狀和體徵,結合相關實驗室檢查,軟骨病不難診斷。

但對於出現椎體雙凹徵或椎體壓縮性骨折出現骨痛時,難以鑑別軟骨病和骨質疏鬆。特別是骨轉換低的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骨組織形態學檢查亦可具有低礦化沉積率和鈣化前沿減少的特點,但是和骨軟化症不同,其類骨質表面積和體積常常正常甚至降低。此外,軟骨病患者血ALP增高,而骨質疏鬆症患者常常正常。

軟骨病的X線特徵

臨床上軟骨病的影像學X線片上有偶然發現的骨質減少,主要表現為骨皮質變薄,椎體小梁缺失、伴有椎體軟化和端板的凹陷(鱈魚樣畸形)。盧塞區(假骨折)是寬2-4mm窄條形垂直於骨皮質邊緣的透亮影,邊緣硬化,長度從幾毫米到幾釐米。這種假骨折在骨閃爍顯像上通常為高攝取。如果患者有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那麼也可以見到其他影像學表現,比如骨膜下的重吸收、骨囊腫的形成等。

軟骨病的治療

引起軟骨病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吸收障礙,維生素D代謝異常,缺磷和原發性礦化缺陷。因此在治療中首先要針對潛在的病因進行處理,要糾正低鈣血癥,同時不能引起高鈣血癥。當尿鈣水平達5mmol/24h(200mg/24h)以上時,應維持該治療劑量。

上述病例中的患者給予活性維生素D,補充鈣劑和中性磷1周後,無力、骨痛症狀緩解明顯,在各種維生素D治療方案中要謹防維生素D中毒,因此在治療中要定期隨訪(每2-4周1次)監測血鈣、血磷、尿鈣、尿磷及維生素D水平,以防腎結石或異位鈣化和骨丟失。

參考資料:

[1] 邱明才.內分泌疾病臨床診療思維[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 餘學峰.內分泌代謝疾病診療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

[3] William F. Young.奈特繪圖版醫學全集.第2卷:內分泌系統[M].科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