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己渡人——面對痛苦,如何自渡


渡己渡人——面對痛苦,如何自渡


有人這樣問我:

時常感到痛苦、疲憊,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地在生活了,但是那些不理解你的人還要落井下石 ,煽風點火,因此TA感到不清楚活著的意義,難道人來到世上就是要來受罪的嗎?

痛苦,每個人都會面對,不論具體而言,是何種的痛苦,也不論痛苦產生的原因為何,更不去探討活著地意義,這篇文字裡,我們只談談,在面對痛苦時應該如何去應對,去自己療愈自己。

因為,剖析原因雖然重要,但是在剖析自己之前,平靜地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有痛苦,也很重要。


以下是正文:


首先,自渡的過程可能需要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所以請務必不要過於焦急,也無需刻意強行改變自己

我要首先聲明的這一點可能令人非常沮喪,並且也有可能成為你正在或者即將遇到的事實,但是,但是,也請不要放棄不要嘆息。

以我個人感受和經歷而言,我在9年之前,就意識到,我活得太“壓抑”太“沉重”了,我需要“和解”,與生活與周圍環境與我的人生達成“和解”,我需要換一個姿態換一種思想生活,當時還改了自己的QQ簽名“和解吧姑娘”,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很擰巴,哈~哈~哈~哈~

所以,所以,“知”與“行”之間有鴻溝,而這條鴻溝,不是一句“你想開點”就能跨過去的。它可能是你長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以及你的思維習慣,也就是你的思維對你所經歷的一切產生的解釋影響甚至決定的,而且,這些影響因素之下,還會有心理學上被稱為“人格特質”的因素在發揮作用。

如果你比其他人更敏感,可能只是你的稟賦與他人不同,無須為此感到不安、自責。


其次,對於一些頻繁地、比較嚴重地受到情緒、感情和思維困擾的朋友,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或者治療幫助

請注意,這一點有兩方面的限定一是困擾的頻繁程度和嚴重程度;二是是否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第二點需要通過專業的心理測量和評估來確定)。

何為“專業”?如何判斷?這個話題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不在此討論。

最可靠的當然還是去正規醫院掛心理科的號,做大幾百道題去評估,不知道題主和大家看到心理科會不會有“這沒必要,沒這麼嚴重”的內心OS,但我還是想表達一點,去看“心理科”其實完全無須大驚小怪和談虎色變。

說一個個人的體驗,在去心理科做完鑑定之後(我害怕自己有抑鬱症而不自知 , ‍,有點惜命),我反倒認定自己沒啥毛病了(因為當時醫生辦公室是個套間,我在裡屋做題的時候,聽到了其他就診者的困擾和問題,和他們相比,我簡直不能更健康了)。

另外,目前也是有一些心理類APP,會有一些簡單的專業心理評估的,比如壓力測試什麼的,還是相對專業的,關於網絡資源,有相當多的內容,僅供娛樂吧,所以可能需要慎用。


做好“長期戰”的準備和排除需要專業心理干預的情況之後,我們就可以考慮如何來行動、來“自愈”了。


第一步,學著觀察自己、看到自己,也看到其他人、看到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痛苦、麻煩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只需要看到自己內心的起伏、頭腦中念頭的來去,只是像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與行人一樣,或者可以想象將自己的念頭打包成“行李”,然後將其送上傳送帶,無需評價 、無需判斷、無需下任何定義。

同樣地,看到生活中那些令人痛苦、疲憊的人和事

也同樣地,你還可以看到春天的風、雨、花、草與陽光,可以看到藍色的天空和他人的微笑

在看到上述的種種之後,在心裡默默地念:我看到了,我看到你了

如果願意,你可以閉上眼,嘗試放慢呼吸,嘗試慢慢地、放鬆地、自然地呼吸,不用刻意控制呼吸深、淺、長、短

就這樣慢慢地感受呼吸 ~~~

如果你感到有負面的情緒 ,可以繼續說: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很憤怒、你很痛苦、你很無助,我知道你很辛苦,我知道你的感受 ……

進而你還可以想象,自己“分裂”成兩個自我,其中一個溫暖的自己張開了懷抱,去抱了抱另一個需要被擁抱的自己 ‍。


第二步,可以試著去了解並練習冥想、正念,甚至瑜伽

不知道在做了第一步的行動之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但第一步我所描述的其實就是在冥想了

現在手機上有冥想APP, 或者微信裡有冥想小程序,喜馬拉雅裡也有引導冥想的語音(但播客質量參差,可能需要花時間找一找,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我 推薦)


第三步,如有興趣和需要,可以自學心理學相關知識

可以選擇從“心理學導論”類開始看起,對“人的心理”會更有更全面的認知,避免偏信某一種理論

也可以選擇從一些經典的、自己感興趣的小書看起

不管是教材還是經典心理學著作,豆瓣上有太多推薦啦,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找找哈~


第四步,讀書、聽音樂、看電影、找可以好好聊天的朋友聊天、出去走走

其實很多問題,可以從哲學、從文學、從許多文藝作品中找到共鳴、得到慰藉

雖然從短期來看,很多文藝作品欣賞完之後,可能會更鬱悶

但從長期來看,讀書聽音樂看電影的過程,其實是在“看世界”的過程,有人需要通過“出去走走”的方式去看世界,甚至會因為“走不出去”而對現實的生活更加地不滿,

但其實看書、聽音樂、看電影,也是在看世界,看著“別人”的世界演繹著和你有可能相同,有可能大相徑庭的故事

當然選擇看什麼書籍、音樂、電影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朋友家人,有時可以為我們提供支持性的環境,但也不能指望任何人來無條件地撫慰我們的靈魂,而且最尷尬的事,有的朋友可能很不會安慰人呀


第五步,慢慢地等待生活回饋給你的微笑和陽光

慢慢來,彆著急,任何問題你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

and 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


送上我的瑜伽老師常用的一句引導詞作結尾,祝大家都可以開心:

“不刻意、不勉強,但也不懈怠、不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