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今年3月18日,在線發表在Engineering雜誌論文名《法匹拉韋臨床治療新冠肺炎:一個開放對照研究》上線後不久,論文就一直處於“臨時移除”狀態。被媒體發現稱“首篇新冠被撤論文”。出版商聲明稱:“對這篇文章被暫時刪除感到遺憾,將盡快發佈替換論文,並說明移除原因,或將論文恢復原狀。”

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4月17日,該論文已重新上線。

【摘要】自2019年12月以來,中國已報道了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感染暴發及其引起的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超過16%的患者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並且病死率約為1%–2%。但沒有具體治療的報道。本文中,我們檢查了法匹拉韋(FPV)與Lopinavir(LPV)/ ritonavir(RTV)對COVID-19的治療作用。包括經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並接受口服FPV的患者(第1天:每天1600 mg,第2天至第14天:每天600 mg,每天兩次)加氣霧劑吸入干擾素(IFN)-α(每天兩次500萬U)在這項研究的FPV組中,而接受LPV / RTV治療的患者(第1-14天:對照組中包括通過氣霧劑吸入的IFN-α(每天兩次,400萬/ 100毫克,每天兩次,500萬U)和IFN-α。比較兩組的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病毒清除率和藥物安全性的變化。對於FPV組的35例患者和對照組的45例,兩個組之間的所有基線特徵均具有可比性。FPV組與對照組相比,病毒清除時間較短(中位(四分位間距,IQR)4(2.5-9)d與11(8-13)d,P  <0.001>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討論”部分修改較大

替換後的論文與原論文相比,在語言表達和表格格式方面有一些變動,其中“討論”部分的內容表述變化較大;試驗數據和結論等並沒有顯著變化。

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替換前

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替換後(下圖),圖表3的變化

相較於原論文,替換後的論文在討論部分的表述更加委婉。

原論文在討論部分提出:“研究的侷限性在於,它不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導致患者招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選擇偏差。然而,鑑於同時出現的患者數量多,且該疾病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使用大多數患者無法理解的隨機分配,使患者接受不同的試驗藥物在倫理上是不可接受的。”

替換後的論文則將論文侷限性的表述改為:“由於這不是一項隨機、雙盲、平行的試驗,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進行精心設計的大規模驗證性試驗。然而,鑑於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我們的結果可能為這種新出現的疾病的治療提供有用的信息。”

論文研究了什麼?

該論文是一項由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2000029600)的成果。試驗研究了法匹拉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顯示,法匹拉韋可通過加快病毒清除,達到緩解新冠肺炎進展的療效。

在該臨床研究中,試驗組入組35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法匹拉韋治療,對照組入組45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商品名:克力芝)治療。最後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後病毒清除時間、胸部影像學改善率及藥物安全性。

研究結果顯示,在病毒核酸轉陰時長方面,法匹拉韋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轉陰時長的中位值明顯縮短,分別為4(2.5–9)天和11(8–13)天,具有顯著差異(P < 0.001)。在胸部影像學改善方面,法匹拉韋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改善率分別為91.4%和62.22%。

另外,該研究發現,與克力芝組患者相比,法匹拉韋治療組患者的病毒清除速度更快,胸部影像學改善情況也更好。

法匹拉韋藥效如何?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不少藥物脫穎而出,法匹拉韋屬於其中之一。

據美國《新聞週刊》網站4月12日報道,日本富士膠片公司宣佈,正在日本接受測試、可能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法匹拉韋,也將開始在馬薩諸塞州投入美國首批臨床試驗。

3月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藥物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攻關最新情況舉行發佈會上稱,法匹拉韋已完成臨床研究,顯示出很好的臨床療效。在安全性方面,法匹拉韋已經於2014年在日本獲批上市,上市以來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在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中,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來源:中國科學報。

Engineering雜誌: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論文重新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