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再好,也治不了非瘟!中藥不是簡單的抗病毒藥丨尋“中”記

編者按:

中醫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發揮的作用再次引起了“中藥熱”,中藥在防治重大傳染病方面已經顯示出了獨特的作用。而在畜禽養殖業,不論是用於動物保健還是作為替抗方案,中獸醫藥都引起了養殖業者的注意。在正式迎來減抗禁抗、恢復生豬生產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的今年,中獸醫藥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農牧前沿開啟“尋中記”,從企業、專家學者、一線業者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中獸醫藥的最新產業資訊。

中藥再好,也治不了非瘟!中藥不是簡單的抗病毒藥丨尋“中”記

真的得了非瘟,中藥是治不好的

  • 文/農牧前沿 劉程
  • 圖/錦繡大地提供

3月24日,農牧前沿邀請了華南農業大學郭世寧教授做客農牧學堂直播間,講解仔豬的中藥保健方藥,吸引了1.08萬人次觀看(仔豬拉稀腹瀉如何用中藥調理?3月24日晚19:30,給你全套仔豬的中藥保健方案!)。直播期間,一位獸藥廠家網友提出了問題:“研發中藥產品到底是遵循古法比較好還是應用現代醫學方法好?”對此,郭世寧教授認為,不論是哪種研究方法,最關鍵是這個藥物要在臨床上有效果,有療效才是好藥、好產品。

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或許也會有不同的答案。石家莊錦繡大地動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繡大地”)總經理王立峰認為:“做中藥還是應該按照古中醫的思想來做,研發創新也要基於古法。”據悉,錦繡大地研發生產中獸藥已經將近20年,一直堅持“古法做藥”,公司95%以上的產品都是中藥。近日,

農牧前沿採訪了王立峰總經理,聽聽他對中獸藥的看法。

中藥再好,也治不了非瘟!中藥不是簡單的抗病毒藥丨尋“中”記

石家莊錦繡大地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峰


只強調某一成分會忽視中藥的整體作用

為什麼錦繡大地堅持用“古法做藥”?


王立鋒:中西醫的思路不一樣,用西醫的思路來管理、研究中醫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很多中獸藥企業用現代醫學的方法來研發產品喜歡研究某一種成分,比如說研究金銀花會看它的綠原酸含量是多少,研究黃芪會看它的黃芪多糖含量是多少。我們不是,我們不會強調某一個成分,我們認為研究中藥要完整的看待這個藥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麻黃這味藥,麻黃含有麻黃鹼,麻黃根也含有麻黃鹼,但麻黃是發汗的,麻黃根是斂汗的,兩者作用剛好相反,如果只看麻黃鹼這個成分,怎麼能做到對症用藥?


中醫是古人傳了幾千年留下來的東西,講究八綱辨證、五臟辯證,古人做研究的時候肯定也不是現代人的思維。動物也一樣,豬、禽、牛羊的體質都各不相同,用藥也不同,我們已經有一套針對動物的比較成熟的辨證方法。


真的得了非瘟,中藥也是治不好的


用中藥防治非瘟是否有效?


王立鋒:我們也有防非瘟的產品,效果還不錯,臨床上有很多數據支撐。去年剛上市三個月,單品月銷量就突破了140萬。但我們的核心觀念是調理豬的體質,使它不易被病毒影響,也就是在解決豬的易感體質上做了一箇中藥處方,增強體質,而不是很多人宣傳的抗病毒作用。


中藥再好,真的得了非瘟也是治不了的。現在好多人都把中藥簡單的理解成抗病毒藥,這是不對的。雙黃連、清瘟解毒散、麻杏石甘散等都是抗病毒藥,但它們也有區別,用藥的時機和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不懂中藥的性味歸經,或者不懂中藥的使用時機,那他一定好多時候都是用錯了,用得沒有效果。

現在中藥原材料價格暴漲,而養殖業看重成本,因此有觀點認為中獸藥沒有機會了,您怎麼看?


王立鋒:這是不對的。現在很多做中獸藥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種植基地,包括我們也是,常用的藥材基本上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再者,價格有漲就有跌,比如附子最貴的時候能漲到80元一斤,最低的時候才10元一斤,這時候就看公司運作資本的力量了。如果公司運作資本的能力不強,什麼時候觀望什麼時候進貨都有沒基本的判斷只能跟風的話,那這個企業的機會確實不多了。


發酵中藥中,菌的作用可能比藥材本身還重要

很多人都說中獸藥產業沒有創新,您認為什麼樣的創新才是有價值的?


王立鋒:我們始終認為中獸藥產業的創新要基於古法,而不是鑽空子的創新。比如有些人在產品裡添加了綠原酸就宣稱這個產品有金銀花的功效,這種鑽空子式的“創新”就不可取。基於古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怎麼理解呢?比如藥方裡有薄荷的話,古法是熬藥時最後十分鐘才下薄荷,因為熬太久薄荷藥性會喪失。但這種方法在現代養殖中就不方便使用,所以我們設計了一些工藝,把薄荷做成精油,這樣就算熬煮的時間長了薄荷也能發揮藥效。

除了炮製工藝外,錦繡大地還做了哪些創新?


王立鋒:說起創新,我們在中藥發酵方面也做了好多年,去年我們的發酵中藥產品銷量最大的時候,一個月賣了100多噸。發酵中藥其實就是有益菌和中藥的相互作用,有益菌藉助藥材的營養繁殖,同時幫助藥材細胞破壁,把其中的有效成分帶出來,然後一起到動物機體產生作用。但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適合發酵,比如一些清熱解毒或者烈性的藥材就不適合,它們和有益菌相互影響可能導致彼此都沒有作用了,所以市面上很多發酵中藥產品說還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都是瞎說的。做發酵中藥有很多篩選工作要做,我們一直在篩選什麼藥能發酵,什麼不能發酵。

發酵中藥還有一個問題是含水量比較高,影響銷售。發酵中藥通常含水量在30%左右,因為它需要一個發酵的環境,水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通過各種工藝在控制水分的同時不影響其效果,我們現在最低能做到10%的含水量。


中藥再好,也治不了非瘟!中藥不是簡單的抗病毒藥丨尋“中”記

中藥再好,也治不了非瘟!中藥不是簡單的抗病毒藥丨尋“中”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