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既有鬼斧神工的奇觀,又有絢麗多姿的歷史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既有鬼斧神工的奇觀,又有絢麗多姿的歷史

我曾多次乘車,穿行橫亙於川陝交界處的名山——秦嶺。那巍峨險峻的山勢令人歎為觀止,坐車盤旋山中猶如騰雲駕霧,居高遠眺,心胸豁然開朗。


然而,這一切感受卻均不及山中那條鐵路旁時隱時現的小河給我的震撼來得猛烈。它背倚雄偉、綺麗的峰巒,潛行在溝壑間,寬不過數米,清澈透明,潺潺流淌。


當友人告知這便是嘉陵江時,我驚愕得難以置信。這就是故鄉那條寬可行船、鐵橋飛架的大江嗎?就是那條我常在她懷恣意嬉戲,泛著粼粼波光的母親河嗎?


那一刻我靜默不語,一種與生俱來、融進血液裡的親切和濃濃的鄉情在胸中盪漾……


我的父母,當年隨千萬築路大軍來到嘉陵江邊修築寶成線。母親對那段艱難的激情歲月記憶猶新,對那些獻身鐵路、長眠江邊的建設者的音容笑貌都未曾忘懷。


滔滔的嘉陵江帶給我的,是溫馨和甜蜜的回憶。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既有鬼斧神工的奇觀,又有絢麗多姿的歷史


江邊戲水,沙灘上徜徉,留下一行行溼漉漉的腳印;木筏上,從晃悠悠的跳板騰空躍入江心的歡愉,至今還纏綿在心房;矗立在塔子山的來雁塔可以作證,就是在它腳下,我戰勝了恐懼,第一次橫渡了嘉陵江;最難忘河灘那片桑樹林,清香鮮美的桑葚,令人垂涎欲滴,直到守林人來驅趕,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還有那次在渡船上調皮,弄壞了船家的漿……那一樁樁發生在嘉陵江上的事,有如一串閃亮的珍珠,鑲嵌在少年成長的履歷中,每每憶起,就牽出對故鄉深深的眷戀。


我的故鄉在蜀道名城廣元。嘉陵江繞過崇山峻嶺,衝破險灘峽谷,沿途聚集、壯大著力量。它堅強、勇敢地奔流三百公里至此,即將向下遊傾瀉而去。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對它有迴腸蕩氣的描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險惡的山水,難以逾越的天塹,令人望而生畏,多少人傑梟雄,仰天長嘆競折腰。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這一地理奇觀,儼然又是一座絢麗多姿、光彩耀人的歷史大舞臺。各路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臺,上演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大劇。他們鑄就了故鄉厚重歷史、燦爛文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信手拈來幾個別具特色的地名,三國古戰場之風就撲面而來。


籌筆驛——當年諸葛亮北伐時,在此運籌帷幄,製作木流流馬,寫出了後《出師表》。


戰勝壩——張飛與馬超挑燈夜戰的河灘壩子。從這地名中,凸現出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鏖戰場面。


擺宴壩——戰勝之軍擺宴暢飲之地。想來那場景,定是杯盞交錯、划拳行令,豪氣衝雲天。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既有鬼斧神工的奇觀,又有絢麗多姿的歷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女皇武則天,生於斯長於斯,八歲方才離開。誰又能說,女皇忍辱負重、堅韌不拔性格的形成,與哺育她的嘉陵江沒有關係呢?


文學大師巴金先生,父親是清朝最後一任廣元縣令。五歲那年,他隨父親在此生活三年。後來他在《最初的回憶》中,深情地回憶了這段生活。在之後的《隨想錄》裡仍然多次提及,可見巴金先生對嘉陵江畔這方土地愛之深、情之切。


這裡又是一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紅四方面軍在此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沿江數萬兒女參加了紅軍,血沃中華。


撫今追昔,故鄉嘉陵江的歷史,宛如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戰天鬥地的奮鬥史、英雄史;宛如氣勢恢宏、跌宕起伏的命運交響曲。我受其薰陶,浸染其中的兒時快樂日子,在記憶裡餘音嫋嫋、繞樑不絕。少年的快樂時光,在光芒四射的人生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在它的襯托下,那些閃亮珍珠,方才更加熠熠生輝。


“小弦切切如私語,大弦嘈嘈如急雨,大弦小弦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玉盤,便是我故鄉之魂——嘉陵江。(文:胡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