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唐代詩人王昌齡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很多人認為,其中說的是李廣,但事實上這首詩歌頌的是衛青。因為,漢與匈奴之間的龍城大捷是衛青人生中的第一戰,而李廣致死也未曾到過龍城。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李廣祖籍隴西龍城,但在王昌齡寫這首詩的時候,李廣的老家並不叫“龍城”。

反觀詩歌的最後一句“不教胡馬度陰山”。我們可以看出這就是描寫衛青的。在漢代陰山就是朔方城一代。李廣當年守城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和遼西地區(也就是右北平),距離陰山有著一段距離。而衛青數次出征,都與陰山有著密切的聯繫。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匈奴內亂

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6年)冬,匈奴帝國的軍臣單于病死了,他的弟弟右古蠡王伊稚斜謀反。趕走了俊臣單于的太子於單,從而成為匈奴帝國的新主人。太子於單無奈之下,為了保住性命,只能趕赴漢地向漢朝投降,被漢武帝冊封我涉安侯。但很可惜,幾個月之後他便與世長辭了。

因此,後世有很多人猜測,是漢武帝劉徹記恨於單上三輩對漢朝的侵掠,而設計暗殺了於單,但筆者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縱觀漢武帝劉徹一朝,對來降的匈奴貴族的處理手法,暗殺之說很顯然是不成立的。事實上劉徹也是一位喜歡搞“統戰”的人,於單之死,筆者認為應該就是水土不服導致的。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漠南之戰——起因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伊稚斜單于在登基之後,自然也是要立威的,對於匈奴人來說,最好的立威方式,莫過於對大漢帝國發動入侵了,因此,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單于對漢朝進行了新一輪的大進攻,這年夏天,匈奴數萬騎兵攻入代郡,殺死了代郡太守,掠奪漢朝百姓數千人,秋天又攻入雁門,殺掠千餘人,絲毫不將大漢邊軍放在眼中。

元朔四年(公元前124年)棟,匈奴數萬騎兵再次對漢朝邊地代郡,上郡,定襄進行無差別功績,大殺大掠了一番,並趁機攻入了剛剛收復不久的河南地。對於匈奴的種種挑釁,漢武帝劉徹始終選擇隱忍,直到元朔五年(公元前123年)出使西域長達十三年之久的張騫返回長安之後,漢武帝劉徹才決定再次遠征匈奴。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張騫的此番歸來,並不是空手而歸的,他帶回了匈奴和西域諸國的主要情況。漢武帝劉徹十分開心,當即便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博望侯,作為漢朝處理對匈奴征戰問題的高級顧問。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漢武帝劉徹派遣衛青為統帥,發動了對匈奴的漠南之戰。

漠南之戰——經過

在河套平原北方,橫著一道巨大的陰山山脈。陰山附近各個山谷,是匈奴繁衍生息的主要區域,當時匈奴帝國的王庭,就在陰山南麓。由於作為陰山南麓屏障的河南地被漢朝軍隊奪回,匈奴王庭直接暴露在漢軍的攻擊之下。這對匈奴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他們想要趁漢軍立足不穩之際,通過不斷地進攻奪回河南地。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面對匈奴幾條戰線的進攻,漢朝採取了重點反擊的策略,決定派出大軍主要打擊匈奴右賢王一部。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2年)春,漢武帝劉徹派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率領軍隊出右北平,攻打匈奴左部虛張聲勢加以牽制;以衛青為統帥,直接統領三萬本部精騎,任命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國丞相李蔡為輕車將軍。衛尉蘇建為遊擊將軍,總計十萬餘兵馬,為主力攻打匈奴右賢王一部。

朔方城便是漢軍此番征討匈奴的後方基地。當時,匈奴右賢王的王庭,在今天的狼山以北。由於張騫熟悉匈奴,西域的地理虛實,漢武帝派他協同漢軍出征。這位博望侯作為漢軍的嚮導。可謂是盡職盡責,他知道哪裡有水草,哪裡可以停軍休息,可以說就是匈奴境內的活地圖。因而此番遠征漢軍一路上並無飢渴之憂。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匈奴方面,右賢王並沒有將漢朝的進攻放在眼裡。他認為自己所處的位置在戰略的大後方,漢軍遠行不會抵達自己的領地,因而在,終日飲酒作樂,沉迷酒色。但他沒有想到,衛青在得知右賢王未曾防備漢軍之後,親率騎兵急行軍六七百里,自朔方渡河,行至五原稍作休整,然後,連夜潛出高闕塞,奇襲匈奴右賢王的王庭。

這天夜裡,漢軍猶如天兵臨凡一般,喊殺聲自帳外響起,匈奴右賢王猝不及防之下,被漢軍殺得大敗。驚恐之餘,他也不管兒孫親戚,只帶著一個愛妾,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向北縱馬狂逃而去。不過,這位右賢王逃跑之時還不忘帶著愛妾,是不是真愛就不好說了。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戰役總結

此番奇襲殲滅戰,衛青所部漢軍以微弱的代價,生俘右賢王 以下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人,牲畜數十萬。由於衛青再建新功,大喜之餘,漢武帝劉徹馬上派出使臣,帶著新刻的大將軍印,在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封衛青八千七百戶,其三子皆為侯爵。

但衛青很謙虛,始終推辭不受,聲稱此次成功,皆要歸功於諸將,事實上,衛青辭功也並非沒有道理的,連番大戰衛青對大漢帝國的功績,已然不亞於漢初三王,若繼續封賞下去,總一天他會走到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境地,那時,大漢帝國還會有他的容身之處麼?

漠南之戰:漢匈之間的巔峰對決

對於衛青的謙遜,漢武帝劉徹十分欣賞,於是,便大加封賞,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等人,都因功被封為了列侯。右賢王雖然大敗,但事實上卻並未傷及根本,當年秋天,匈奴出動萬餘精騎進攻代郡,斬殺漢朝都尉朱英,掠奪千人而逃。

漢武帝劉徹知道,漢軍必須要鞏固陰山一線的防護,如果不讓匈奴傷筋動骨,他們肯定會很快恢復對大漢帝國的強大攻勢。

感興趣的朋友加個關注,點個收藏,喜歡的話也可以讀讀我的這幾篇文章開疆拓土:車騎將軍衛青收復河南地

龍城之戰:漢武帝劉徹首徵匈奴

漢武帝——劉徹的反間計因何失敗

少年時代的漢武帝因何立志誓滅匈奴 是否是自尊心作祟呢

帝國雙雄:冠軍侯——霍去病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