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死亡,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


不僅讓全國人民一直從年前“宅”到了年後,


很多人甚至還因此延遲復工和開學。


所幸,經過一線醫護人員連續的辛苦奮戰,疫情開始得到緩解。


漸漸地,人們開始走上覆工崗位,但疫情還沒解除,依舊不能放開活動。


如果有一天,疫情宣佈結束,你最想做什麼?


1

出門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擁抱藍天白雲


疫情期間,全國封城、封路、封村。


即使難得的出門一趟,也是“全副武裝”。


口罩、手套、帽子、外套,裡裡外外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


就算是這樣,走在街上,內心仍然覺得空氣中都漂浮著病毒,令人惶恐不安。


等到疫情結束那天,我一定輕裝出門:


腳踩人字拖,穿著清涼地去曬太陽,伴著涼爽的風,面朝藍天白雲,張開雙臂,盡情呼吸久違的新鮮空氣。


像匹脫韁的野馬,沿著青青草地,快樂奔跑,讓全身的每一處毛孔,都張開放縱呼吸。


相信你會深刻地感受到,簡單日常的一次呼吸新鮮空氣,在此刻是多麼地彌足珍貴。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2

認真工作,努力存錢


以前,我們總認為,錢就是賺來花的,才對得起我們辛苦地工作。


也曾幻想著,有一天能過上每天吃了睡,睡醒了吃,隨時隨地打遊戲,吃著薯片、泡麵,沒日沒夜追劇的“無憂”生活。


可是真正等到必須宅在家裡,整日無所事事,復工暫時無望,手機裡卻不斷跳出房租、花唄、信用卡的債務信息時,內心是止不住的焦急和慌亂。


等到疫情結束那天,我只想認真工作,努力存錢。


因為我知道,錢,不僅僅能滿足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我抗擊生活風雨的底氣。


想買喜歡的東西時,不因價格而躊躇;心情低落時,能無所顧忌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不再對未來感到惶恐,也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公。


工作和賺錢,是保證我一路向前的勇氣。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3

約上三五好友,逛街、吃飯,玩個痛快


疫情期間,生活雖是難得的安逸,卻也單調枯燥,索然無味。


等到疫情結束那天,定要約上三五好友,手拉著手出門去撒歡兒。


清爽的早晨,去爬山、去踏青、去感受大自然鳥語花香的百般魅力;


悠閒的午後,圍坐在露天的室外,喝著香濃的咖啡、奶茶,分享著各自的喜怒哀樂;


華燈初上的時刻,穿梭在擺滿各種小吃的美食街上,炸串、鐵板魷魚、臭豆腐、甜點、鮮榨果汁……


人生之幸事,莫過於這難得的愜意小聚。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4

珍惜眼前人


以前,我們總認為生老病死離自己很遙遠。


但這次疫情讓我明白,生命其實很脆弱。


每日新增死亡數字的背後,是一條條曾經鮮活的生命,是他人的枕邊人、家庭的經濟支柱、賢惠溫柔的妻子、兒孫承歡膝下的幸福老者……


曾經,因為生活的瑣碎小事,我們可能爭吵過、冷戰過、離家出走過……


然而,等疫情結束那天,我只想回到你身邊,好好加倍地珍惜你


放下手機、遊戲,和你一起做家務、陪伴孩子玩耍,包容你的小脾氣、體諒你的不容易,陪你逛街、吃飯、旅行。


創造屬於我們的生活小確幸。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5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以前,我們總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最後,總停留在:錢包那麼空,以後再看看。


但疫情的發生,讓我明白,有些事,你現在不去做,可能以後就沒機會了。


所以,等疫情結束的那天,我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江南小鎮、邊疆雪域、廣袤草原……


去看看,春的生機、夏的繁華、秋的多彩、冬的銀裝素裹……與每個季節作一次完美的邂逅,盡情體驗祖國山河的爛漫風光帶來的自由和快樂。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6

開始運動健身


當下,青年人的生活狀態是:


①宅。難得週末,實在邁不開出門的步伐,宅在家聽音樂、看電影、不用洗頭化妝挑衣服、也不用跟人客套寒暄,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多自在。


②三分鐘熱度。想要減肥,結果堅持兩天,按捺不住又吃起了火鍋、麻辣燙、小龍蝦……


但疫情的發生,讓我明白,身體健康比擁有萬貫家財更重要。


頹廢自己、透支身體的背後,是死亡的代價。


所以,趁現在開始醒悟:戒掉抽菸、酗酒、熬夜的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正常的作息,早睡早起,堅持鍛鍊。


等疫情結束,去跑步、去練瑜伽,嘗試不同的健身活動,去體驗揮汗如雨的感覺,練出馬甲線、腹肌,感受運動帶來的愉悅心情,見證一個新生的自己。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我選6,你呢?

來源:百度圖片


寫在最後


等疫情結束,摘掉口罩,去做想做的事,去見想見的人。


用心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陽,感受不同的生活光景。


在往後的日子裡,喜樂安康,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