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的陸續爆火,為2020年劇集市場再添熱度。

  

從《隱秘的角落》引發諸多針對劇情的解讀和對配樂的關注,到觀眾質疑《三十而已》編劇對林有有的結局安排,觀眾圍繞熱劇的討論,越來越聚焦於上游產業端,對作品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正如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中國電視產業高峰論壇上所說:“在數字經濟時代,觀眾對作品的品質、風格、藝術質量、思想深度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8月3日,以“同心奔小康·記錄新時代”為主題的中國電視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包括上海市廣播電視局局長於秀芬、上海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羅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總經理室總經理,央視副總編輯彭健明、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炯明、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臺長龔政文、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在內的,來自各大電視臺及視頻網站的負責人彙集一堂,探討2020年疫情影響下電視產業的變化與機遇。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危中尋機”,已成為當下電視產業的關鍵詞。而論壇上行業領軍者們所提出的“數字化”、“新技術”、“好作品”,揭示了變局下的產業機遇和未來發展發現。


1

創新融合發展

據CSM全國網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期間全天平均收視率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18.1%,人均日收視時長增加30分鐘,體現了國民對主流電視媒體的依賴與信任。

  

而疫情期間影院的停工,也讓院線的客流直接轉化成了視頻網站的流量。在線視頻行業用戶規模較平日上漲17.4%,視頻平臺會員內容日均有效播放,較2019年春節期間增長74%,宅經濟、網絡經濟走紅。

   

黑天鵝降臨的2020年,從衛視到視頻平臺,都在“化危為機”、“逆勢攀登”。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當前,包括北京廣播電視臺在內,很多廣電媒體都已經步入了改革深水區,我們轉型升級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應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在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看來,未來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廣電人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一方面,深挖頭部IP和全新體育衛視的市場價值,佈局康養和體育產業方面,多層次對接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加快媒體融合也勢在必行。“北京廣播電視臺今年年底將實現所有電視頻道的高清化播出,已經啟動4K超高清製播系統建設,計劃年底將開播冬奧紀實4K超高清頻道,同時積極籌備8K試驗頻道和5G高新視頻臺,紮實推進技術的迭代升級。”


而作為傳統電視媒體的另一代表,中央電視臺在新媒體、融媒體佈局上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總經理室總經理,央視副總編輯彭健明透露:“今年上半年央視新聞客戶端經營的創收上,客戶端我們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這一個客戶端就給我們上半年創造了近三個億的價值。”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疫情給行業帶來衝擊和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和動力。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滲透,影視行業也站在了生態重組的風口。

  

“數字化讓播出平臺和渠道,其內容通過大數據可以更精準更垂直更多樣化,讓用戶體驗影視創作端及內容。可以通過更細分進行圈層破圈,提高口碑,收視點擊、話語熱點提升傳播力、影響力。數字化和內容融合,還讓原先在空間和時間上分離的知識、創意、資源深度的融合在一起,極大地擴大了內容生產和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以提升了數字內容產品的創意力、創作力和創新力。”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如是說。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數字化變革、融媒體,為傳統媒體增強抗壓能力的同時,也讓視頻網站深入思考升級與優化。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直言:“當前,視頻平臺走到了內容轉型與技術變革關鍵期。”

  

2

緊扣時代脈搏

防疫常態化的大背景下,第26屆上海電視節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為主題,而已上線的國際影視雲市場共推介了14部脫貧攻堅的題材重點劇目,彰顯電視產業弘揚主旋律、與時代同行的決心,而主流衛視與視頻網站也愈發注重輸出緊扣時代脈搏、響應國家戰略的新時代好作品。

  

上市10週年的華策集團,曾推出《中國往事》《國家秘密》、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子夜》、2019年獻禮大劇《外交風雲》《絕境鑄劍》等主旋律作品。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華策始終相信精品內容的力量, 以主流價值觀為創作底子的優質精品內容,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深耕內容創作與時代同頻共振,與觀眾用戶同樂共享。”

  

目前,華策將重點放在建黨100週年的獻禮作品上,革命歷史題材《絕密使命》、反映現實抗疫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英雄之城》等獲得國家廣電總局、中宣部和央視重點指導支持的劇目都在創作中,反映現實題材的重點劇目《八零九零》《向風而行》等一大批優質題材的劇目也在研發和準備中。

在重大主題宣傳方面,北京廣播電視臺也從不缺席。2019年,全臺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的作品就達50部。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持續推出了10多部重大題材紀錄片和通俗理論電視節目,而《偉大的抗美援朝》《偉大的貢獻》《西藏》《紅軍不怕遠征難》《你從井岡山走來》《改革開放 關鍵一招》,以及2020年即將播出的《全面小康 全面解碼》《英雄兒女》等一系列重大題材作品,構建起首都主流輿論的宣傳高地。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北京在行動》等專欄,系統報道北京扶貧攻堅、對口幫扶的工作經驗和成效,文化扶貧電視劇《遍地書香》、原創廣播劇《山後梨花香》、公益直播帶貨"京鄂交響曲""為小康拼一下"等多部作品,共同構建起扶貧攻堅宣傳報道的立體矩陣。

疫情之下,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也在加速挖掘、創制抗疫題材作品。包括首部展現各行各業抗擊疫情的系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首部全民合拍的抗疫題材長紀錄片《溫暖的一餐》,以及《生命日記》《方艙》《上海日記》等多部抗疫紀錄片,《特殊房客》《金銀潭24小時》等多部抗疫廣播劇。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一經問世便獲得多方點贊。

  

下半年計劃播出的6集紀錄片《中國戰"疫"》,是上海廣播電視臺在總局指導下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創制的戰疫作品;主旋律大劇《大江大河2》、紀錄片《並肩的地方是晴天》《小康中國》和外宣紀錄片《行進中的中國》都在規劃之中。而集結國內現實主義題材創作領域的優秀編劇、導演和一線演員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目前已經完成了8個單元故事的拍攝,計劃於2020年國慶期間在一線衛視和互聯網平臺同步播出。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透露,圍繞著脫貧和小康主題,北京臺也推出了專欄報道《脫貧攻堅北京在行動》、文化扶貧電視劇《遍地書香》、原創廣播劇《山後梨花香》、公益直播帶貨“京鄂交響曲”“為小康拼一下”等多部作品和項目。


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臺長龔政文也介紹了湖南廣播電視臺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100週年兩大主題的一系列策劃:音樂史詩《大地頌歌》、電影《第一師範》、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百鍊成鋼》、電視理論專題《從十八洞村出發》《忠義青春在大地》以及紀錄片《中國》等。


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裡的“風向標”

  

作為視頻網站的代表,騰訊視頻也在疫情期間迅速推出了抗疫專題,接入衛健委、央視《新聞1+1》等合作機構、媒體的疫情相關直播,實時傳遞更精準、更權威的疫情信息,並全力調配平臺精品內容,對劇集、綜藝、動漫等品類共百餘部優質作品進行階段性集中免費展播。

  

本屆白玉蘭“最佳中國電視劇”的10部入圍作品中,騰訊視頻覆蓋了7部。其中,聚焦高考教育話題的《小歡喜》以及折射當下大眾現實生活的《安家》,兩部劇在騰訊視頻的累積總播放量達到近120億。

積極應對疫情之外,騰訊視頻也在加大各類內容的投入力度,積極儲備正能量精品內容。

  

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騰訊視頻上線了“小康”主題頻道,對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等各個品類進行了貫穿全年的編排。面對即將到來的建黨100週年重要主題宣傳節點,在國家廣電總局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騰訊視頻參與出品的電視劇《大國擔當之勇敢的心》即將開機。而《特勤第八組》《大江大河2》《彈痕》《我們的時代》等一系列正能量作品,也被納入騰訊視頻的編排規劃之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於變局中開新局。數字化變革、新時代精品工程,電視產業的2020年,與時代同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