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近段時間

一組來自遂寧攝影家

在大英縣回馬鎮拍攝的

“巨石河床”的美照刷爆了朋友圈

不少市民在看到照片後

紛紛迫不及待地駕車前往該地

一睹風采!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發現

遂寧攝影師拍出絕美河灘

在大英縣回馬鎮長江壩上,每逢枯水季,一段天工造化的巨石河床就會浮出水面,柔順之水經歲月長河,雕琢出的地貌紋理,特異奇美,無比壯觀。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錯落有致,宛如一個個石雕,彷彿被雕刻過一般。岩石群中,各種怪石林立,姿態各異,岩石之間,蜿蜒的江水緩緩流淌,成為遂寧獨有的喀斯特地貌。

“怪石嶙峋,美不勝收,不想我大英也有與桂林媲美的奇山異石。”“簡直美得靚瞎了眼睛。”在看到美照後,不少網友給予了高度的讚美。

隱患

市民蜂擁打卡留安全隱患

“石龍過江,這是當地老百姓對此地的稱呼。”回馬鎮工作人員介紹。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河床的面積大約在50畝左右,很適合遊客拍照和遊玩,平日裡遊客人次在三四十人左右,節假日時會增加到百餘人。”大英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巨石河床的照片火遍朋友圈後,許多媒體平臺也紛紛轉載,讓此地的人氣一再得到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聞訊後蜂擁而至,驅車前往當地拍照留念,但這也給當地的安全留下了一些隱患。

“由於河床位於涪江邊上,遇到雷雨天氣時會出現漲潮的現象,這對遊玩的市民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當地負責人呼籲,希望大家在拍照遊玩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天氣及水流的變化,加強防範。

規劃

力爭打造成為全新網紅打卡地

通過廣泛的傳播,此地似乎已有成為遂寧全新網紅打卡地甚至全新景點的趨勢,但它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呢?記者專門採訪了遂寧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總規劃師楊華。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由於該河床只會在枯水季才會顯現,因此不具備成為景點的條件。”楊華表示,雖然無法成為網紅景點,但它有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潛質。

“經過這次事件該地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希望大英文旅相關部門要以此為契機,做好精準營銷,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全新網紅打卡地。”楊華說,由於該地正好處於長江壩遺址上,該遺址本身又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該地可通過“文化+旅遊”的傳播形式,不斷吸引“回頭客”前來“打卡”。

據瞭解,遂寧市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對該地進行安全評估,如果順利通過的話,將對該地進行進一步規劃打造。

管理

汛期將至呼籲市民謹慎下河

“猛龍過江”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的枯水季節期間,巨石河床就會凸顯出來,等到雨季來臨後,就會再次“藏”於涪江河底。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目前正處在汛期即將來臨的時期,前去打卡的市民一定要特別注意漲潮的現象,保護自身的安全。”回馬鎮工作人員表示,汛期來臨後,在雨水的沖刷下,河床上的岩石會變得非常溼滑,市民遊客一定要謹慎下河。

此外,在5月雨季來臨之後,市民遊客一定要謹遵當地政府的指示,聽從安排,不要私自登上河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鏈接

長江壩遺址 唐朝詩人賈島故地

“猛龍過江”與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長江壩遺址相鄰,該遺址地處大英縣回馬鎮梨園村東300米處,分佈在涪江右岸的臺地上,遺址分佈面積約240000平方米,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800米。遺址範圍內是大量的農舍和農田,偏西位置原有古建築賈公祠,是紀念唐代長江縣主薄賈島的祠堂,今已無存。祠東原有大墳包,封土堆原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據文獻記載,該墓疑為賈島衣冠墓或為宋代長江縣縣尉兼主薄崔毅墓。崔毅因敬慕賈島亦可能葬於祠旁。今墓葬封土堆亦無存,和賈公祠一樣地表已闢為農田。沿涪江兩岸有一南北向、長約400米的斷面。斷面以東距涪江30—50米新修一弧形防洪堤。斷面高約2.5米—3.5米,因洪水沖刷,文化層完全暴露。從斷面觀察,文化層堆積豐厚,包含物豐富,自上而下可分為五層。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文物專家對長江壩遺址進行現場考察論證後,一致認為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並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管理工作規範、有效,目前該遺址也被列為了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遂寧觀察記者 曹爽 攝影 宋敏

編輯:胡 倩 孫 各

責編:林 敏

審核:李興紅

監製:杜 波

警惕!遂寧大英網紅打卡地隱藏著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