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6月16日21時至17日凌晨5時

百色市凌雲縣遭遇強降雨

持續暴雨還引發山洪

多個路段被沖毀

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聯

其中就包括樂業縣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6月18日18:30左右

我們還是沒能等到一個好消息

經過搜救隊員的努力

確認黃文秀的遺體已經找到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我們一塊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6月17日凌晨1:40,百色市凌雲縣下甲鎮各漏至伶站鄉路段受持續暴雨影響,出現多處水漫、塌方,造成交通中斷,兩輛車被掩埋,多人失聯。其中,包括就樂業縣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當時,她是正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遇到山洪沖走了搭乘車輛。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不幸的消息傳來,就在6月18日18:30左右,經過指紋比對,確認黃文秀的遺體已經找到。

黃文秀,女,1989年生,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她是2016年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現任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她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回來建設家鄉,沒想到因為一次山洪災害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一心撲在工作上,她至今單身。父親患病住院,照顧病重父親的同時,她又不能讓父親知道病情,想方設法哄老人開心。與此同時,她脫貧攻堅工作成績斐然。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她寫的關於扶貧的心得體會

字裡行間

透露著極大的勇氣和信心

以及對家鄉深深的熱愛

通過下面原文

一起看看她的扶貧心路歷程↓↓↓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扶貧,從 “新手” 到 “熟路”

(黃文秀三個月前扶貧手記原文)

2019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各省代表團審議時多次談到脫貧攻堅。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作為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我深有感觸。

2019年3月26日,我擔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剛滿一年,一年來,我堅持帶領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

“新手”如何“上路”

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週年愉快”。

還記得初到百坭村的情景,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農村工作的“新手”。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的“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找到問題根源,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為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貧原因和現狀,我堅持用土辦法,對村內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認真查擺問題並聽取民情民意。

但是全百坭村一共有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居住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於我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我沒有失去信心,想起了那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繼續前行。

到了駐村第二週的週末,我將車子小心翼翼地開到村裡,正式開始我的扶貧之“路”。作為村裡首位女第一書記,村民對於我的到來都表示懷疑。“之前來了這麼多書記,全都是來村裡鍍層金就回城裡升官了,你這個小年輕估計也是來走個過場的,我們跟你聊了也沒用。”“跟你說了你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來了這麼多第一書記都沒讓我們村富起來,你一個女娃娃就能行?別在這耽誤工夫了,趕緊回城裡享福去吧。”……聽到村民們這麼說,我覺得心裡憋屈,搞不懂為什麼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嶺、走街串戶,老百姓們卻對我這麼排斥。

我找到了村裡的老支書向他請教,老支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黃書記,你剛來老百姓們對你還不熟悉,他們不願意與你深聊,你也要理解他們。農村其實就是個熟人社會,老百姓們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納你了。”如何才能跟老百姓熟起來,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我一宿沒睡著。要想讓老百姓願意接近我,就得讓老百姓覺得我和他們是一樣的。

從那以後,我到貧困戶家不再拿著個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我進家門我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我就去田裡,邊幫他們幹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我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我,“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的很哩!”不少貧困戶跟我開玩笑說。

經過兩個月的摸底,我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佔比最高。

除了走訪全村的貧困戶之外,我還有針對性地走訪了村內黨員、退休村幹、退休教師以及各村屯的小組組長。他們反映最為集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山上片區5個屯的通屯道路硬化問題。這5個屯在2014年已經修通通屯的砂石路,但南方雨季長、雨量多,多處路段砂石已被雨水沖刷流失,一下雨路面就泥濘不堪,坡度較陡的路段雨季摩托車都不能通行,還有一些路段因泥石流、滑坡等出現了垮塌。這不僅影響了附近群眾的交通出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全村的產業都集中在這5個屯的範圍內,顯然,基礎設施的完善對百坭村的發展至關重要。對於群眾反映的這些問題,我都一一記錄在駐村日記中,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今年,除了兩條路已達到通屯道路標準沒有列入之外,其餘3條路已列入樂業縣2019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六個精準”的論述一直是我開展扶貧工作的方法論,為了實現“幫扶措施”精準,按照縣裡的統一要求,我在村內組織召開了多輪的研判會,針對全村未脫貧戶、已脫貧戶,每一位結對幫扶幹部就自己幫扶貧困戶的收入情況、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彙總。對於已脫貧的貧困戶也不能降低幫扶力度,繼續做好跟蹤幫扶工作,同時建立返貧預警機制,鞏固脫貧成效;對於未脫貧戶則是因戶施策,杜絕虛假和“數字”脫貧。同時,同步做好國家扶貧政策的宣傳,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獲得感”。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我也要讓家裡的孩子在大學裡申請入黨”

和村民漸漸熟悉之後,他們開始好奇我為啥要跑到農村來工作。有一次在全村最遠的長沙屯走訪結束後,該屯的黃仕京堅持要留我們在他家一起吃晚飯。黃仕京家有5口人,父親已經84歲,大兒子是廣西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小兒子則於2018年7月考取廣西醫科大學,家庭開支主要依靠銷售家裡種植的八角和農閒時黃仕京外出務工維持,家中因學致貧。我瞭解到情況後及時為他家申請了雨露計劃,一次性獲得了5000元的補助,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飯間,黃仕京突然問我:“書記,聽大家說你也是大學畢業,還是北京回來的研究生,怎麼會想要到這麼邊遠的農村工作呢?我的孩子以後也會面臨著找工作問題,我真的好奇你當初的選擇。”

我思考了片刻對他說:“百色,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自己的家鄉,面對如此情況,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呢?一位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說過‘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脫貧,並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福利的黨,怎麼能不響應她的號召呢?”同桌的老人家聽了我的話後,當場端起酒碗向我敬酒,表示也要讓家裡的孩子在學校申請入黨,以後讓孩子回家鄉。聽到他的話,我心裡非常感動,自己的工作能夠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共產黨的好,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

2018年行駛過的扶貧之路,對我而言更像是心中的長征,這條路上我拿出了極大的勇氣和極大的信心,克服各種困難,帶領全村2018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完成了屯內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一個屯17盞路燈的亮化工作,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6.38萬元,獲得了2018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全村還有15戶56人未脫貧,百坭村的基本公共服務還有待建設完善,如何推進產業發展還需繼續謀劃,但面對這些,我充滿信心,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目標標準不動搖,貫徹精準方略不懈怠,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搞急功近利,杜絕形式主義,繼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繼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百坭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當噩耗傳來的時候

有人不願相信,有人痛惋

也有人為她默默哀悼

而更多的人都是心疼

大家自發在網上對她進行悼念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很多朋友回憶起她

評價都是陽光、熱情、真誠。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6月16日

黃文秀寄了一箱芒果

給在南寧工作的另一名選調生

6月17日,芒果已經收到

但是……

文秀,你寄來的芒果我收到了

可我們再也聽不到你的聲音了!

她將年輕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廣西失聯駐村第一書記確認遇難

唯願天堂沒有山洪

願這位執著奮鬥在扶貧路上的美麗女孩

一路走好!

來源:共產黨員、八桂先鋒綜合自人民日報客戶端、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