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曹彬,趙匡胤,楊業等武將,為什麼還是缺將呢?

忠貞之志


我認為之所以說北宋缺將,缺少的不是武將本身,而是北宋“重文抑武”的國策抑制了武將的權力,很難發揮出武將本身的作用。

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後世評價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是因為宋朝在與北方諸朝的戰爭中往往敗績,納歲幣歲銀,所以宋朝也是被歷代詬病為“弱宋”,更是引申出了“北宋缺將、南宋缺相”的觀點。

北宋“重文抑武”的國策和較為和平的歷史格局。宋太祖趙匡胤作為後周大將,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奪了柴氏江山,他必定不會重蹈覆轍,所以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領軍大將對自己的威脅和造反的可能。同時在中央設立樞密院來負責軍務。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其他任何官員都不得過問。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事則須聽命於樞密院同時,還實行“更戍法”,禁軍的駐屯地點,每隔幾年更調一次,而將領卻不隨之更動,防止軍隊為將領所私有。

因此造成“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軍隊沒有戰鬥力,導致在與遼夏金三朝的戰爭中總以失利告終,敗軍之人豈可言名將?加之宋真宗時期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維護和平局面長達一百多年,邊境地區偶爾會有小摩擦,在這樣的和平年代,怎麼可能名將輩出呢?至於北宋滅亡之時,為什麼沒有名將站出來,那是因為北宋滅亡得太快,金人一戰圍汴京,二戰破汴京,轉瞬之間,二帝被虜,北宋滅亡。


唐明國亮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壓制武將,這樣的大環境自然無法培育出大量能征善戰的武將。

一、重文輕武使得武將沒有建功立業的舞臺

北宋的存在狀況並不好,北方契丹和西夏一直都是嚴重的威脅,這樣的環境本該是武將上演傳奇的絕好空間,但是北宋的重文輕武國策,生生地掐斷了武將展示才華的機會。

除了建國初期的曹彬、潘美等名將外,整個北宋中後期,名將寥寥無幾,好不容易出現的狄青、王德用後來也備受壓制,狄青最終因猜疑鬱鬱而終。

宋太祖

重文輕武是北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必然結果,在文人士大夫和武將之間,皇帝最終選擇的是士大夫,而武將成為犧牲品。

二、重文輕武並非是不變的,形勢嚴重之際,武將終究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說這樣的話,其實有些悲哀。南宋初年,面臨金人的軍事壓力,宋高宗不得不依靠武將,對武將給了極高的待遇。南宋末年,蒙古入侵,這時期依舊只能靠武將來支撐危局,構築抗擊蒙元的防線。

但是這樣的變化,是基於軍事壓力嚴重,而且即便如此,朝廷中的文官對前線武將還是時不時的打擊迫害,讓很多武將含冤而死,甚至怒而降敵。

“做鐵莫做針,做人莫做軍”,這是宋代一句諺語,它深刻揭示了武人沒有尊嚴、地位的現狀,這樣的環境自然讓很多人以做軍人為恥。


微史春秋


北宋缺乏產生名將的土壤。曹彬、趙匡胤與楊業,皆是五代十國期間產生的名將。

之所以說北宋缺將,缺少的不是武將本身,而是北宋“重文抑武”的國策,抑制了武將的權力,很難發揮出武將本身的作用。

畢竟宋太祖目睹之前藩鎮割據的亂象,自己也是靠兵變上位的,對軍事將領是有很大戒心的。禁軍制度,更戍制度和監軍制度,都是對武將的極大約束,在這個制度下,再有才能的武將,也發揮不出來。

 

趙匡胤突然駕崩以後,他的弟弟趙光義經過一系列的手段得以繼位。趙光義通過繼續提高文官的地位來壓制武官,武將的地位自然也就越來越低。

而南宋所謂不缺將,也就是北宋滅亡之後各地義軍將領奮起抗金那段時間特別不缺。那個時代湧現出來的將領,其實很多是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入伍了的,比如著名的中興四將,只是在那種制度下受到諸多節制,實在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綜上,北宋“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軍隊沒有戰鬥力,導致在與遼夏金的戰爭中失利,敗軍之人豈可言名將?加之宋真宗時期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維護和平局面長達一百多年,在和平年代,怎麼可能名將輩出呢?由於北宋滅亡得太快,金人一戰圍汴京,二戰破汴京,轉瞬之間,二帝被虜,北宋滅亡,名將產生之後,己是南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