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正值壯年的光緒,為何先慈禧一步去世?

無敵通史


先來說說流傳較廣的一種說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緒生病臥床。這時慈禧也生病了。光緒在日記中表明,覺得老佛爺(指慈禧)一定會死在他之前。如果這樣,他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但光緒帝忘記了他身陷瀛臺的危險處境,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他立即報告了慈禧,慈禧得知,遂堅定了殺死光緒帝的決心 。

下面我就此說法試加分析。

第一,根據近年對光緒帝遺骨的檢測,發現其體內、髮辮中砷含量超標,也就是死前確實服用了砒霜,這可證明光緒帝並非病死。

第二,李蓮英的作案動機:據某些宮廷檔案和宮中之人回憶,李蓮英與光緒帝關係並不糟,李蓮英似無殺人動機。但由於李蓮英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他也有可能擔心光緒親政後反攻倒算,或有可能直接受命於慈禧。並且,李蓮英在慈禧太后死後即告老,低調地於北京城中做起了寓公,文革時期打開其墓又發現其僅有首級,說明李蓮英可能知道或參與了某些隱秘之事。因此光緒帝被李蓮英所害之說存疑,又不能推翻。

第三,慈禧太后的動機:這不消我贅述,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矛盾極深,至於不可和解。不過我想說明一個事實:慈禧並不是完全的保守派。慈禧之所以反對戊戌變法,一方面是變法過於激進,諸如實行君主立憲之類。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變法背後的權力之爭。

慈禧太后並不反對變法。之前洋務運動得其首肯,後來清末新政得其推行。慈禧之所以仇視康、梁等人,是因為變法削弱了慈禧的權力。慈禧的權力來源於舊貴族的支持,慈禧太后勢必會為之維護,而維新派選擇了看似強大,實則無權的光緒帝,更使得慈禧太后在維新變法中被邊緣化,這才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最後,說說光緒帝的失誤

光緒帝毫無從政經驗,也沒有應付局面的能力,更不懂得韜光養晦的技巧。

起初,光緒帝就該認識到慈禧太后對權力的痴迷,在變法中應該考慮到如何穩住太后,或是找到一個可與保守貴族相抗衡的力量以推行變法。被囚禁瀛臺後,光緒帝多次表現對現狀的不滿,這當然逃不過慈禧太后的監控,慈禧太后也很難不相信光緒帝會在自己死後加以報復。

光緒帝沒有照片傳世,網上各種光緒照片均為附會,只有一張西逃後回京下轎時的照片,由於是偷拍,看不到正面。在此附上其畫作一幅。


漁人文史


光緒皇帝,這位大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軍入主中原後的第九位皇帝,更是大清王朝滅亡之前的倒數第二位皇帝,原名愛新覺羅·載湉,其父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親王奕譞;其母也就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公元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載淳駕崩,由於年輕上沒有子嗣,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召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入承大統,為嗣皇帝,也就是光緒皇帝。如果要論同治皇帝載淳于光緒皇帝載湉的關係,二人既是堂兄弟,又是表兄弟。慈禧太后讓自己親妹妹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可謂用心之深。

清王朝後期,隨著封建王朝的腐朽無能,可謂多災多難。同治皇帝時期,剛剛鎮壓了太平天國/東西捻軍起義;光緒皇帝時期,剛剛親政就經歷了甲午中日戰爭,隨著清政府的戰敗,國內民族矛盾急劇惡化。

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開始痛定思痛,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圖強,史稱“戊戌變法”。然而這一切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強烈反對,本來將朝政歸還給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是極不願意的,此時的一系列變法措施落實,更是無疑將手伸向慈禧太后的腰包,進一步剝奪這位退居幕後太后的權利。變法引起了慈禧太后保守派的反彈,很快這次變法就以失敗告終,僅僅維持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光緒皇帝也被幽禁在中南海瀛臺,朝政大權再次回到慈禧太后的手中。

其實就在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就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企圖取代光緒皇帝,由於遭到列強的反對,才不得不放棄。

兩年後,也就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十四日八國聯軍攻破北京,第二天,慈禧太后就帶著光緒皇帝逃亡西安,直到最後簽訂《辛丑條約》,才得以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後,光緒皇帝恢復到以往的帝位生活,但依然在慈禧太后的嚴加控制之下,當著傀儡皇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緒皇帝生病臥床,恰逢這時慈禧也生病了。於是光緒在日記中寫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覺得老佛爺(指慈禧)一定會死在我之前。如果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他立即報告了慈禧,說:“皇上想死在老佛爺之後呢!”慈禧聽了,恨恨地說:“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於是就在光緒皇帝病重之際,慈禧太后下令將醇賢親王奕譞之孫,也就是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養育在宮中。十一月十四日酉時(下午6時左右),光緒皇帝駕崩,終年38歲,慈禧太后就讓溥儀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繼承皇統。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下午2時左右),慈禧太后在儀鸞殿也跟著去世。


安定郡小書生


慈禧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的女人,她是一個狠角色,看看和她有關的4個愛新覺羅家的皇帝,我們就能猜出光緒的死是否她有關。

慈禧執政時乾綱獨斷,又愛面子能花錢,貪圖享樂。


一、咸豐(奕詝) 慈禧是他妾

人們都說皇上有三宮六院,妻妾數千人。慈禧是1852年入的清宮,當時只是一名貴人。慈禧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心計,在一年內就晉封為懿嬪。

母以子貴,1856年她隨後生下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於是直接封為懿妃。可惜咸豐帝壽命太短,31歲就崩於承德避暑山莊。



二、同治(載淳) 慈禧是他親母

同治皇帝登上大寶之位,她便和皇太后慈安並尊為兩宮太后,徽號“慈禧”也是這時所得。

慈禧對兒子學習的要求極為嚴格,這讓同治更加厭學。

“垂簾聽政”初心是幫助年幼的兒子,後來權力的掌握更加讓她欲罷不能,按照規定,年幼的皇帝長到14歲就可以結婚、親政,但這一天周治等到了18歲,他所有的行為完全籠罩在慈禧的陰影之下。可以說他對於母親既怕又恨。

同治的妻子阿魯特氏,與慈禧相處非常不和睦。慈禧竟然不讓皇帝和這個正宮娘娘一起睡覺,讓他去指定的妃子那裡。同治所幸去宮外的妓院尋花問柳。

作為一代帝王,他根本沒有什麼威信,他精神一直不好,再加柳巷去的多了,身體就垮了。最後含恨而終。



三、光緒(載湉)慈禧是他“親爸爸”

因為同治帝結婚晚,臨死也沒有一兒一女。慈禧就選定載湉為新任皇帝,說是年紀小可以培養,其實就是想自己還可以多幾年操縱大權。

“垂簾聽政”繼續著,光緒帝直到16歲才親政。在軍國大事,新皇帝還是要向“親爸爸”請示批准。

在皇帝的婚事上,慈祥又是橫加干預,非讓他選自己的侄女。

馬關條約後,光緒把李鴻章革職留任。他也想成為有作為的君主,於是採納了康有為建議,進行百日維新,但過於急進,以失敗告終。慈禧也將光緒囚禁起來,再次臨朝執政。


四、清廢帝或宣統帝(溥儀)慈禧是推薦人

溥儀的母親蘇完瓜爾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光緒帝沒有兒子,1898年,慈禧太后懿旨由載漪的兒子溥儁做“大阿哥”,後來又被她廢除。

1908年,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雖然沒有血緣關係的,但三歲不懂事的溥儀又可以任她擺佈。同年11月14日,38歲的光緒帝38歲去世,慈禧便推出了自己早已謀劃好的接班人。

新君繼位,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可就在第二天,慈禧去世。


結語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牝雞司晨”,說母雞報曉是有違自然規律的,皇室內也多不讓女人干涉政治。在慈禧掌權的年代,我國吃了很多敗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同治、光緒、溥儀都是在她的權力陰影之下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