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參加電視節目真人秀、小品等?

新遊集


如今的娛樂圈,越來越多的藝人選擇參加真人秀、小品等節目的錄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收益

這個是最直觀的。真人秀的收入是相當高的。

比如《跑男》,據網傳,鄧超、baby等參加《跑男》的錄製,一季收入高達上千萬。

看過《跑男》的觀眾應該都知道,一季僅有12期,也就是說大約錄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上千萬的收入,這要比拍影視劇,動輒在劇組待個一年半載的來錢快得多。

2.曝光度和知名度

很多人在參加真人秀或者小品等錄製之前,也許只是18線或者素人。

可能觀眾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或者只是覺得這個人有點眼熟。

他們通過參加真人秀、小品等節目的錄製,可以增加曝光度,打開自己的知名度。

如參加歷屆《歡樂喜劇人》錄製的喜劇演員們,通過《歡樂喜劇人》的舞臺,讓更多的觀眾認識了他們。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以前也許只在相聲圈裡火,通過參加喜劇竟演節目,很多人都火出了相聲圈。如孟鶴堂、燒餅、張鶴倫等,都是參加一些相聲小品節目的錄製,讓更多的觀眾熟知。

賈玲團隊的大碗娛樂,第四季《歡樂喜劇人》冠軍賈冰等,更是在參加小品竟演節目,打開知名度後,多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3.粉絲

錄製真人秀、小品等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會增加很多粉絲。

通過這些節目的錄製,能讓觀眾更多的瞭解他們,看到他們生活中真實的樣子,而不再侷限於影視劇裡的角色。

觀眾通過看節目,很容易對他們產生好感,比如可愛,真性情,幽默風趣,會做飯,甚至只是喜歡吃東西,都能圈一大撥粉絲。

比如開始比較早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孩子們結束錄製以後,都有了大量的粉絲,收穫了很多廣告代言以及影視劇邀約。天天爸爸張亮,更是因為會做飯,而火出了模特界。

4.真人秀的要求比影視劇低

參演影視劇,演技是很重要的,而且一部劇就那麼幾個重要角色,演主角,都不一定能火,所以,想要靠影視圈火起來,是需要運氣和實力的。

相比演戲,真人秀就容易的多,只要按照劇本,大概的表現出來,只要不太假,基本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5.小品類竟演為喜劇人提供了平臺

不同於上面說的真人秀,喜劇類的竟演節目相比真人秀就要有難度的多。

他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地創造劇本,表演的時候,又不能NG,所以難度是比較大的。

但相聲小品類不同於影視劇,每年有很多的出鏡機會。

德雲社還好一些,每年都有劇場表演,至少可以在相聲圈出名。

對於其他的喜劇人,以前幾乎只能在春晚的舞臺上表演小品、相聲,其他的平臺是很少的,因此,很難有出頭的機會。

近幾年喜劇竟演節目的興起,迎來了喜劇人的春天,讓他們有平臺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喜劇夢。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真人秀和小品等有這麼多的好處,才有那麼多的藝人湧向這些節目。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趙四喜侃娛樂


不用付出汗水和勞動就有大把銀子進帳,不用琢磨劇本,不用深入角色,也能讓觀眾記住自己。搔首弄姿,插科打諢,出幾個洋相,說幾個笑話,放幾個響屁便可以讓一眾腦殘粉激動半天。不熱衷豈不是傻瓜!這類節目盛行是中國文藝類節目墮落的一個標誌!


彭蠡京客


很多演員熱衷於參加電視節目真人秀、小品等,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r1、為了曝光度。因為影視劇的製作週期長,如果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接戲,也就會出現曝光率不高的問題。想要持續有曝光度,就需要參加真人秀、小品等。\r2、收入的問題。對於一些成名的藝人來講,參加真人秀賺錢快,何樂而不呢?\r3、想為了挑戰更多的可能性。有時候,角色的塑造如果定型之後,選角的時候,就很容易接到類似的角色,這種給觀眾的固有印象,一時很難改變。如果是參加了真人秀,則會讓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對演員來說,也是一種突破。\r4、很多是為了口碑。比如很多演員參加春晚,客串小品,就是為了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