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調查:可以分享一下潼南“太安魚”的烹製方法嗎?

人話簡史


太安魚俗稱“坨坨魚”,出自重慶市潼南區太安鎮,是重慶江湖菜中的一道名菜。[1]太安鎮是川渝交通要道,產嘉陵江鰱魚。在太安停車的司機們發現了這裡的魚味道鮮美自然,並且做法特別,然後流傳到各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太安魚成為重慶一大名菜。

製作方法:

1.切塊。太安魚一定要選鰱魚做,因為鰱魚肉嫩、刺大,免得被卡。然後加鹽、醬油、料酒、味精,再加紅薯澱粉。澱粉稍微多加點,這個量是:比做滑肉的澱粉多,比做酥肉的澱粉少。

2、過油。用大火,讓魚在油鍋裡稍微炸一下就可以全部撈起來。這個工序只是為了使澱粉和魚充分粘合、免得煮散,不是為了讓魚熟。

3、調汁。這是一個關鍵步驟。把油鍋燒熱,放入植物油和牛油,將泡生薑、泡山椒倒進去爆炒,再加適量紅辣椒塊、一大把花椒、一點豆瓣、一點八角茴香、一大勺雞精、一勺鹽,全部炒得香香的,再加醬油、料酒和一點點糖。這個時候ji廚房內的氣味會非常嗆人。

4、煨湯。在鍋內多加點水,煮開之後把魚放入,換小火慢慢地煨。這個時間可以剝蒜。十七八分鐘後開鍋,把蒜拍扁放鍋裡去,再煮上兩三分鐘。這個時候放蒜,是為了讓蒜看上去比較精神,並且也剛好煮出了蒜的香味。關火,放上一大勺子醋,主要是為了去膩。

5、裝盆。最好直接倒入盆中,因為魚非常嫩,筷子都不大夾得起來,一用鏟子,魚就碎了。

做法注意:炸魚時間切勿過長,炸至外皮稍微帶黃色即可,以免影響口感,這個工序只是為了使澱粉和魚充分粘合、免得煮散,不是為了讓魚熟;

  泡姜泡椒,豆瓣醬都帶有鹹,所以鹽不要放多,






凱旋愛電影


太安魚是一道重慶的地方特色美食,出自重慶市潼南太安鎮,因此地做法而得名,製作時把魚塊切成大小均勻的坨狀(魚塊),也被叫作“坨坨魚”,是當地比較比較有名氣的菜餚,其特點就是口感膏腴嫩滑、味道麻辣鮮香,大眾的味道,獨特做法,受到人們喜歡,名聲流傳開來,開始流行於各地。

導讀:可以分享一下潼南太安魚的烹製方法嗎?

太安魚屬於當地一道江湖菜,麻辣油厚,比較粗獷,做法也比較家常,把魚處理乾淨後,剁成大小均勻的塊狀,在醃製裹粉,經過炸制使糊和魚肉更緊相融,使用泡菜一起燉煮,這樣做出來魚肉不易散,更加入味。

製作方法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太安魚能美名遠揚,流傳於各地,肯定有其獨特地方,那麼製作時,有哪些知識點以及小技巧呢?題目下面還寫到“重慶潼南太安魚,烹製方法”,那就說要當地的做法,下面就當地太安魚的做法說說關鍵點。

1.魚的選擇,做太安魚雖然什麼魚都可以,但是當地一般用的是嘉陵江的花鰱魚,這種魚雖然魚刺較多,但是肉質細膩嫩滑,做出來口味更佳,還有一點,必須用新鮮的魚,只有新鮮的花鰱魚做出來太安魚才鮮香嫩滑而複合當地人口味。

2.醃製上粉,太安魚和其他燒魚塊不同之處就在此,其他魚塊大部分都是直接煎炸後燒製,而這道菜需要醃製,還要上粉,而且還要用紅薯粉,醃製是為了增加底味,掛糊是為了使炸出來的魚表面裹著一層保護層,燒製時防止魚肉煮爛,還能吸收更多湯汁,是味道更好,用紅薯澱粉是增加魚肉嫩滑的口感。

3.炸制,炸的時候跟其他炸魚塊也有所區別,其他炸魚塊是要炸到外邊焦脆,裡面嫩滑,而炸太安魚塊時不能炸太過,炸至定型,外表焦黃即可,炸過了魚肉吃起來就不嫩滑了,炸就是為了讓糊緊裹魚塊不容易脫落。

4.燉煮,為什麼要用“燉煮”來形容,而不用燒了?這一步也是其做法具有特色的地方,與其他燒魚塊不同,太安魚一般要經過20分鐘左右小火慢慢煨制入味,用時比較長,讓裹滿糊的魚塊充分吸收湯汁,湯汁也越來越濃稠,做出來的魚塊嫩滑如豆腐,口感醇厚鮮香。

5.味型,太安魚是用泡菜作為輔料燒製而成,一般都是選用當地自己老壇泡菜,煮出來的魚味道鮮香酸爽,再加入辣椒、花椒,使味型麻辣中帶著酸爽,非常開胃。

以上就是潼南太安魚製作時需要掌握的要點以及小技巧。

實踐操作

太安魚其實就是一道當地比較普通的家常菜,就是製作相對其他燒魚多一些步驟,以及融入當地特色泡菜的做法,但是味道是相當不錯的,下面就介紹太安魚的具體做法。

~~【太安魚】~~特點:麻辣鮮香,嫩滑酸爽

第一步:準備食材

主料:花鰱魚1條

輔料:泡姜10g、蒜10g、泡蘿蔔100g、泡辣椒20g、紅薯澱粉適量,雞蛋1個、辣椒3g、花椒3g。

調料:鹽適量、雞精3g、味精3g、蠔油5g、生抽4g、胡椒粉3g、陳醋8g、白糖3g、料酒20g、豆瓣醬15g。

第二步:開始製作

1.把魚處理乾淨後,去掉魚牙以及肚內黑膜等比較腥的部分,然後剁成大小均勻的塊狀放入盆中。

2.先用鹽把魚抓捏清洗一遍,這樣可以去腥,然後把魚塊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加入食鹽,胡椒粉,料酒,雞蛋抓捏均勻,最後放入紅薯澱粉,上粉醃製入味。

3.泡薑切片,泡蘿蔔切絲,泡椒一分為二即可,蒜一半切片,一半切末備用。

第三步:開始製作

1.鍋中倒入乾淨油炸魚塊,油溫燒到6層熱,油麵有微微青煙,然後依次下入魚塊炸制,不能炸太過,魚塊定型微黃即可,倒出瀝油備用。

2.鍋中留底油,加入少許豬油,放入辣椒、花椒爆香,再放入蒜片和泡菜炒香,再加入豆瓣醬炒出紅油,大火燒開。

3.湯汁燒開後放入炸好的魚塊,放入雞精、味精、蠔油、生抽、胡椒粉、白糖,轉小火慢慢燉煮20分鐘左右。

4.燉煮過程中不能動魚塊,只能晃動鍋,以免魚塊粘鍋糊掉,當湯汁快乾時,陳醋從鍋邊噴入,放入蒜末增加香味,收濃湯汁,即可出鍋裝盤。

==》【太安魚】疑惑解答

問:上粉為什麼要用紅薯澱粉?其他澱粉不行嗎?

答:其他澱粉也可以,但是效果沒有紅薯澱粉好,紅薯澱粉顏色發黑,質地較粗糙,但是吸附能力強,用來上粉裹糊炸東西能更好預防水分流失,做太安魚炸魚塊可以使魚肉更加嫩滑入味。

問:醃製魚塊時為什麼還要加入雞蛋?

答:加入雞蛋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讓魚肉更加嫩滑,二是可以使魚塊炸出來的魚塊顏色更加金黃漂亮,雞蛋在醃製肉類或其他掛糊中也是這個作用。

==》【太安魚】製作技術總結

1.太安魚當地一般用花鰱魚,但是魚類不受控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魚類。

2.魚最好選用新鮮的魚,這樣做出來才更加鮮香嫩滑,不新鮮的魚做出來起來口感比較粗糙。

3.花鰱魚腥味較大,所以醃製前可以用鹽抓捏清洗一遍,這樣可以減少腥味,然後再醃製入味,腥味就會小很多。

4.上粉不能多也不能少,魚塊上粉後不能太乾,又不能太稀,能均勻裹滿魚表面,微微流動最佳。

5.炸的時候,下鍋油溫控制在180℃左右,油麵微有青煙,先下入較大的塊狀,再下去小塊,炸至定型微黃,不要太乾。

6.燒製魚塊時要小火慢煨,也不能用去動魚塊,此時魚塊很軟很嫩,一動就碎,只能慢慢晃動鍋,不讓粘鍋就行。

7.第一次放入蒜片是為了熗鍋,最後下入蒜末是為增加蒜香味。

8.陳醋是揮發性調料,不能過早放入,最後起鍋前從鍋邊噴入,能更好激發醋香味,增加食慾。

最後總結

太安魚是重慶特色地方美食,出自潼南太安縣,以其地方做法而得名,其味道麻辣鮮香,口感嫩滑酸爽,太安魚本地做法一般選用新鮮的花鰱魚,魚肉剁成大小均勻的塊,然後醃製上粉,再經過炸制,選用地方特色泡菜燉煮而成,讓人看到聞到香味就食慾大開。

好啦!以上就是我對潼南太安魚烹製方法的一些見解,我是水墨尚食,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方法,請關注我,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幫忙評論、點贊、轉發,最後感謝閱讀。


水墨尚食


我是小李,非常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基本上我每個星期都會做一道潼南“太安魚”來吃,所以關於潼南“太安魚”烹製方法的問題,您聽我的建議準沒錯,按照以下步驟來烹飪太安魚最好吃:

1.首先準備食材和料頭

準備鰱魚 1000g、雞精 5g、食用鹽 5g、蔥花 10g、油 20g、幹辣椒 8克、薑絲 15g、香菜 20g、澱粉 30g、火鍋底料 30g。

2.然後處理食材

將準備好的鰱魚切成自己喜歡的小塊,之後放入澱粉攪充分拌均勻,這一步的目的是使魚塊炸制的時候不爛,最後把香菜切成小段。

3.之後將料頭爆香

鍋燒熱後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7成熱後加入蔥花和薑絲,將其中火翻炒20秒炒幹炒香,20秒後再加入準備好的辣椒和火鍋底料,開大火把火鍋底料炒香炒化,這一步驟大概持續1分鐘。

4.最後烹飪魚塊

料頭炒化爆香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之後放入準備好的魚塊,中途加入食用鹽和雞精,煮制10分鐘後大火收汁出鍋,最後撒入香菜即可完成。

好了,以上就是潼南“太安魚”最好吃的烹飪方法和步驟了,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有幫助,如果喜歡的話不妨關注我吧,再次感謝您給了我這次回答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