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常戶外跑、買麵包,“法式生活”有多倔強?

_

_

_

_

“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相關。”來勢洶洶的疫情,讓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中。面對這場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其他國家如何應對疫情,那裡的居民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在他們那兒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們的經歷又能為我們提供哪些借鑑?為此,我們從今天起陸續推出《睡前聊一會兒》的海外抗疫隨筆,邀請人民日報駐外記者和我們一起聊聊他們的見聞和思考。

——黨報評論君

_

_

_

_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家裡餘糧還夠嗎?”“精神狀態還好嗎?”最近一段時間,身在法國的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國內親友各式各樣的問候,他們牽腸掛肚的背後,是法國日趨嚴峻的疫情形勢。的確,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的蔓延態勢超出很多人的預料:3月1日確診僅百餘例,目前已有9.5萬餘例。為遏制疫情蔓延,連日來法國出行限制措施不斷升級,民眾的工作生活也發生了極大變化。

今天,我們不聊讓人沮喪的疫情情況,不妨來說說崇尚浪漫和自由的法國人在疫情面前的那些“變與不變”。

3月16日下午,為拍攝疫情下的巴黎而在埃菲爾鐵塔附近晃盪了2個多小時的我不會想到,這竟然是我這段時間以來的最後一次“長時間外出”。那時,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著名景點均已關閉,老佛爺、巴黎春天等商場關門落鎖,往日人滿為患的咖啡館、小酒館也已空無一人。路上哪怕有稀稀疏疏的行人,但大多行色匆匆不作停留……因為病毒的肆虐,以浪漫閒適著稱的“法式生活”,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16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法國處於“衛生戰爭狀態”,宣佈17日中午起,法國人應留在家中,最大限度減少出行並避免與外界接觸。禁令實施以來,法國彷彿按下了暫停鍵。政策的雷厲風行和疫情的持續蔓延,讓法國民眾對疫情的態度發生了巨大改變。一項針對3011名法國大城市居民的民調結果顯示,81%的法國民眾擔心身邊親近的人感染新冠肺炎。他們對疫情狀況的擔心與日俱增,出門戴口罩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但另一方面,面對民眾出行需攜帶紙質出入證明、違者將面臨135歐元罰款的新規,不少法國人並不能嚴格遵守要求。據統計,開始“禁足”以來,法國警察累計在街頭實施了950萬次檢查,開出了56.8萬張罰單。近日,巴黎市政府宣佈10點到19點禁止個人戶外運動,但10點之前和19點之後“扎堆”跑步的景象隨之出現。

照常戶外跑、買麵包,“法式生活”有多倔強?| 睡前聊一會兒•海外抗疫

圖片來源:新浪網

“關不住”的法國人讓政府傷透腦筋:衛生部官員在每日例行的記者會上不厭其煩地強調“待在家裡”的重要性,夜間的埃菲爾鐵塔也曾在塔身上打出“待在家裡”的口號,馬克龍總統的推特賬號的背景也變成了“保護生命、待在家裡”。如今,“禁足”已經進入第四周,原定4月15日的解除出行日期已明確被推遲。

事實上,儘管仍有人出門跑步,也有不少跑友用更安全的方式保證運動量。法國男子圖盧茲在自家陽臺跑了6個多小時,折返將近6000次,完成了一次特別的馬拉松。這種堅持背後,是法國居民儘量保持正常生活節奏,避免生活方式發生劇烈改變。

不能去公園曬太陽,那就在樓下草坪享受片刻春日陽光;無法和朋友相聚咖啡館暢聊,那就每天電話粥煲個痛快;不能貼面吻和擁抱,那就碰碰腳或者來個飛吻;吃不到法餐叫不了外賣,那就自食其力、捯飭糧食和蔬菜……事實上,“法式生活”的形式也並非不可移易,換個方式同樣也能保持浪漫和優雅。

對於我的鄰居奶奶來說,她保持正常心態的方式就是,每天早上都會去麵包店買一根法棍。作為“維持法國生活不可或缺”的例外行業,大約3.3萬家麵包店仍在堅持營業。就像無數個清晨裡他們曾經所做的那樣,很多法國人用每天僅有的一次外出機會來到麵包店,保持著生活的煙火氣息。“這讓我覺得生活還在繼續,一切都充滿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鄰居奶奶笑著對我說。

法國女作家蕾拉·斯利馬尼在《世界報》上連載了題為《隔離日記》的文章。她提到和孩子們解釋為什麼不能出去,說一切就像“睡美人”:“為了避免公主扎到手指後死去,仙女們決定讓她和她周圍的所有人都沉睡百年。我們也一樣,得在家休息,總有一天,王子會有一個吻喚醒公主,我們又可以重新相擁。”

期待“王子”快快出現,我們得以相見,深深相擁並將生活的一切細聊寒暄。

這正是:疫情突如其來,生活節奏打亂。維持內心安寧,浪漫優雅依然。

(文 | 劉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